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活力,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启示。江苏省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从"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的视角,践行"由德育活动向德育课程转变"的理念,认真探索"星星论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为什么开发,开发什么——基于德育目标和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图片报道     
安东 《江苏教育》2008,(18):35-35
2008年8月22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系列活动“星星论语”,在该校善艺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课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夫子庙小学以《星星论语》课程为主干构建校本课程群,传承孔子教育思想、努力实现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左庙右学"是中国独特的历史现象,夫子庙小学地处夫子庙,具有得天独厚的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开创新型学校文化的便利条件。学校通过调整文化定位、经历文化建构过程、凝练核心理念,以"星星论语""、尚礼教育"、"乐学课堂"、"小小孔子研究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课程、活动及环境营造,逐步提升学校师生的文化自觉性与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学校名片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景色旖旎的秦淮风光带中心。于1907年就夫子庙学宫而建,校园古朴清幽,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学校从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角度,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构建了以"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星星论语"校本课程群,走出了一条充盈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之路,显示出独有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学校现已为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名校,国家教育部领导赞赏学校"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全国中小学中具有最显著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课程体系-课程群-课程"架构狭义的课程群概念,探讨了高校课程群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关键、成果体现及评价等问题,并指出课程群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师是课程群建设成败的关键,网络化教学资源、综合性实践内容、课程群教学团队是课程群建设成果的具体体现,同时简化课程群评价指标体系,以增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在百年附小"金钥匙"文化的润泽下,"金钥匙"课程应运而生。"金钥匙"课程由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提高性课程三个层级的课程群组成。"金钥匙"课程的实施,注重基础性课程"校本化"、发展性课程"统整化"和提高性课程"社团化"。"金钥匙"课程的评价,体现"主体多方""内容多维""方式多元"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当前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通过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立项资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它们分别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师培养的问题、文艺学课程群诸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课程群建设中见"物"不见"人"的现状将会得到有效的扭转,各课程之间的任务将更为明确、职责更为分明,课程群的集团优势和整体效应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课程群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的对接将会更为有效和及时,课程群也会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和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单纯的单一课程建设,课程群组化可以构架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结构,以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性,有效减少课程间的重复与脱漏,实现资源优化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文章阐述了构建英美文学与文化课程群的必要性,并探讨了英美文学与文化课程群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课程群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文化和旅游融合新话题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文化旅游的地位,对涉外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传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该大背景下探讨以培养学生文化传播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文化与旅游课程群建设,从解析课程群构建的理念入手,分析群内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课程群目标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课程群解构、整合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原典到经学教本再到现代教材,《论语》的发展过程契合了传统教育的特点。在先秦时期,它主要以"言行录"的形式在儒家学派内部传承;汉代以降,"五经"教育兴起,《论语》成为"五经"教育的辅助课程,主要作为童子学习的内容;宋代以降,《论语》成为"四书"教育的必修课程,科举考试又进一步增强了《论语》的重要性,《论语》也变为偏重成人学习的内容。民国以后,由于政府废止中小学堂读经,《论语》逐渐脱离童子学习的范畴,成为学科规范下的教材内容。在《论语》的传承过程中,人们逐渐建构起兼顾童子与成人的课程设计,体现了传统经学教本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该课程群课程的相关性与综合性为基础,分析了该课程群在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工作安排、知识点衔接、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设置以及课程群教学网站建设等五方面对该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科课程群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中小学在建设学科课程群时要把握三点:一是明确学科课程群建设的"风向标",具体涉及确定学校发展愿景、解析核心素养理念、界定各学科的学科素养;二是从学科课程群的分类、组织原则、组织逻辑、组织方式方面确立学科课程群构建的"整合链";三是在学校文化、课堂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搭建学科课程群运行的"支架台"。  相似文献   

13.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从民办独立高校课程群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探讨了在课程群中"数据结构"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该课程在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4.
课程群建设是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模式,深入理解课程群建设的内涵,对确保课程群的划分和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何着手课程群建设下的具体课程改革,使其真正融合到课程群中,也是当下课程群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下环境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4个方面,探讨了环境化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学校课程与学科知识之外,适当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思考习惯,使其成为终身学习者。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空间,拓宽了课程资源格局,学生在参观、体验、思考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提升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学习任务群"中,可把握语文课程与博物馆教育整合实施作为实践切入点,在"当代文化参与"中认识、建设与传播博物馆文化现象,在"跨媒介阅读交流"中开发利用信息化环境下博物馆资源,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考察博物馆文化场景内立体化的语言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对课程群包含的内容进行研究,程序设计课程群应当以"程序设计"为核心,注重实践与方法。对课程群课程体系及实践课程体系研究,分析了各门课程包含的内容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实践课程的内容以及与理论课程比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采用"材料科学四面体"的研究分析方法,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指导思想,合理的进行课程整合与合并,循序渐进地构建专业知识群。设置《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制备与加工》和《金属学与热处理》五门课程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之间紧密衔接、相互支撑、有序融合,充分体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材料设计分析能力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实施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课程建设是高校推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课程群建设理念,从特色课程开发、公共艺术课程群构建、艺术教学方法改革、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将一门门独立、分散且具有食品文化艺术特色的公共选修课打造成一个多学科渗透互补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群,打造具有食品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新品牌。  相似文献   

19.
《语文月刊》2013年第七期“语文观察”栏目刊登了深圳市田东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组文章。田东中学把阮语》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项目,编写了《论语分主题读本》一书,作为校本教材在初一、初二年级中开展活动。他们依托《论语》这本书,“走进经典,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课程伴随学科的分化与综合而交叉融合形成课程群,使得原本独立的课程与课程群内其他相关课程形成一种新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建设好课程群,实现“一荣俱荣”的协同进化,成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自身既具有综合性特征,又与摄影、摄像、多媒体设计等其他课程紧密关联而构成课程群.因此,从课程群协同进化的视野来分析《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论文从为什么、是什么与怎么做三方面探讨《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何通过协同进化促进竞争、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