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8月12日下午,金乡县肖云镇某村4名少年到河边玩耍,不慎落入水中。在此经过的中学生李目辉听到呼救声,先后奋力救出4名少年,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无法上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1987年2月19日,合肥市汽车售票员陆忠与歹徒搏斗时惨遭杀害;1988年1月10日,泰安教师于之贞捉贼时不幸牺牲;1988年3月2日,空军一级飞行员李鹏礼在哈尔滨街头与歹徒搏斗,最终惨死在血泊之中……镜头二镜头一  相似文献   

2.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可谓是家喻户晓,现在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个曾经伴随在我们童年记忆中的典故。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  相似文献   

3.
成尚荣 《中国德育》2013,(16):21-23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我们对见义勇为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对少年儿童要不要见义勇为也发生了一些争论,提出少年儿童不应提倡"见义勇为",而应提倡"见义智为"。从"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的变化,不只是一个口号的变化,概念变化的后面或深处应当是有更深更根本的变化,那就是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包括策略、方式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意义很大、很重要,是我们认识与教育的重大进步,应当支持。不过,概念的变化不是简单的,有一些问题还需持续、深入的讨论,比如,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亚里士多德理论中的德性与实践。亚里士多德将实践的逻各斯称为明智。明智不仅是实现行动目标的手段,而且间接地影响着行动目标的抉择。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学说中,感情和实践一样在人们获得德性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实践和感情都是存在着过度、适度和不及的连续体。过度和不及都是应当回避的恶,适度是应当追求的德性。  相似文献   

5.
林涛 《新疆教育》2013,(16):95-95
近年来,我们身边出现了许多未成年的见义勇为者,有时为救别人,不仅牺牲了自己,而且也没达到救助目的。因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见义”应当“有为”,未成年要充分考虑到自身能力和“为”的最佳方式,争取通过智慧取得最佳效果,不作无谓的牺牲。因此,我们更提倡“见义智为”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自私的德性》集中体现了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之一的安·兰德的思想。它宣传的是个人主义、理性利己主义道德观,安·兰德本人称之为客观主义伦理学,其核心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赞美自私的“德性”。这种自私的“德性”是建立在她所谓的“理性”基础之上的。本文认为,她所说的“理性”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所谓自私的“德性”也是不可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哲人崇尚理性智慧,追求理性人格,据此探寻知(智)性与德性的统一。古代中国哲人崇尚伦理智慧,追求德性人格,据此探寻德性与知(智)的统一,两种看似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实则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二者共同追求人生的大智慧、大德行、大境界,追求知与识、识与智、智与德、德与行的和谐统一。今日重温两种教育思想,探寻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共通性,对我们思考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德性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分析:评析德性即知识;德性即知识的完善;对德性即知识的批判。由此,对苏格拉底论理学思想进行了一个总的概括。  相似文献   

9.
友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对友爱的渴望与追求,一直是人类长期以来的努力目标。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性友爱论”的主张,认为友爱是一种德性品质,它是幸福之基础、自然之本性、高尚之善意。德性友爱根源于每一个个体的理性自爱。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对我国“三农”问题的研究中,多数学不仅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而且诉诸了丰富的个人情感。运用理性分析和情感诉求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三农”问题研究中,只有理性与情感互补,科学与人相融,只有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才能把“三农”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才能更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伦理学思想为学科基础,以理性与情感为切入点,在政策理性研究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博弈关系提出政策理性情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其政策情感与政策理性二者的博弈关系探讨入手,指出政策理性情感的实现基础的理想人性的构建和实现的伦理途径的突破,即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博弈关系实现的可能性。因而,全文以政策理性情感的价值与意义为结论,最终落脚于教育政策的选择科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文学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师生情感交流,分析情感交流的心理基础,探讨促进情感交流的策略和方法,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探求。  相似文献   

13.
一 教育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德性解放、人生幸福的达成问题,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发展及人生幸福是创造教育观念和创造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超越“知识本位”的创造教育观,就是要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发展与提升,重视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成长,也即教师的创造教育观念必须回到“德性本位”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14.
德性问题主要是一个思想道德品质问题。激活德性修养理性自觉的机制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创生制度安排的实践需求;创生氛围安排的精神需求;实践教育、阅历反思的增量体验体认;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意识;自我的理论思维经验教训的正向积淀。  相似文献   

15.
关怀教学是诗意的情感教学,是德性的教学,也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建构的实践教学。它要培养的是情感丰满、有智慧、有德性的实践者。因此,关怀教学致力于促进学生智、德、情的统一发展,主张在实践中生成德性,并使师生在建构关怀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幸福的情感,以敞亮师生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16.
理性与德性: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体现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政策理念,实现了公共财政的制度安排。建立在教师绩效评价基础上的分配方案,由于政策目标多元、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理性不充分、德性不完美,执行中出现了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评价失度、教师前台与后台角色冲突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应通过建立分目标体系和团体导向的分配模式,进行刚性制约和柔性协调的结合,实现从主体注重工资到关注绩效的转变,进而实现学校组织行为向学校组织治理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仁爱德性,作为一种好的行为动因和心理特质,是源于自然之"生生动力"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人之优秀的"品质结晶",构成了儒家伦理的立论根基。基于仁爱德性的儒家伦理,根据体验论建制下的"天人同一"境界,旨在阐发和追求一种道德行为者本人与"他者"内在依存的、情感的人道主义生活理想。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个体性与社会性、规范性与自由性、理性与感性、多元与一元等关系的统一,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统一.因此,理性与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势必能够推进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法本质”的阐释、人性的论述,加之方法论来佐证法的“理性”性。进而揭示法的道德性基础,力倡法的人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