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景如画须细看,最动人处是天然。”然而在我们当前的课堂中,随意性、多变性、硬拽性俯拾皆是。“个性”成了时尚,“对话”成了新宠,“感悟”成了主流,而且派别各异,派系林立,使语文课堂显现出扑朔迷离、气象万千的“繁荣”景象。而崔峦老师多次强调的——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却难以寻觅。  相似文献   

2.
游戏人生     
我曾经立下誓言,绝不会放弃三样东西:一是伟大的事业;二是珍贵情谊;三嘛,那当然是妙趣横生的游戏啦。各位同胞,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推开通向“游戏世界”的大门吧, GO!   游戏真可谓是多彩多姿。小的时候我们一大帮“娃娃兵”整天都在玩“过家家”,一会儿扮“阿姨”,一会儿扮“叔叔”,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等大了点儿,那些“小不点儿”的专利已被无形的时光送走,“枪”呀、“刀”呀又成了我们这些“黄毛小子”的最爱,整天打打闹闹、疯疯颠颠、爬上爬下,常常弄得成了“小花猫”。出门时脸上是“春光灿烂”,回到家就成了“…  相似文献   

3.
"V成"结构的变异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成”结构是指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V成”将事物甲和事物乙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其变异情况比较复杂,本针对常规性“v成”结构的构成条件,从三个方面对变异性“V成”结构作了简要描述,并对变异产生的修辞手法、变异带来的修辞效果进行了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传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突出表现之一是语文课堂几乎成了教师施展身手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了“舞台”下的“看客”与“听客”。语文课堂话语权利分配极不协调:一方面是教师的话语权无限膨胀,教师对文本做出“权威”解读是天经地义的,教师对参考书中“公共理解”的传授与阐释不容质疑;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话语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被无情剥夺了课堂话语权的学生基本处于失语或人微言轻的状态,他们的个体解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5.
有一则字谜,谜面是“四十五天”,谜底是“胖”字。这个字谜是拆分汉字形体结构制作的。“胖”可以拆成“月”和“半”两个字,一个月三十天,再加上半个月十五天,就成了四十五天。“胖”字的含义是人体肉多、脂肪多。四十五天跟“胖”有什么关系?很让人费解。  相似文献   

6.
陈根荣 《江苏教育》2007,(11):38-38
“快慢班”,一度成为教育的热点、焦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终因其“蜕变”(违反新《义务教育法》),而成为众矢之的,被勒令叫停,成了不应有的教育“闹剧”!笔者以为,问题不在于“快慢班”.而在于其变质:“快慢班”是教育“行政化”、教育“产业化”、教育“功利化”的必然“乱象”。“快慢班”成了教育“三化”的“替罪羔羊”。  相似文献   

7.
《促织》一末写道“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将成名比喻成“得道之人”,而说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是“鸡犬”。其实成名的所谓“得道”即“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激各千计”的富贵生活不过是各级官吏分给他的一杯羹。各级官吏因为进贡蟋蟀而加官进爵,得意之余“抚军不忘所自”,“宰悦,免成役”,“抚军亦厚赉成”,成名才侥幸过上了“裘马扬扬”的世家生活。成名的贫富贱贵全在那些贪官虐吏的一念之间,成名只不过是当时千万可怜百姓中幸运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在讲读课教学中,有一种危机感,就是普遍存在着忽视读书的倾向。一是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把讲读课上成了“讲听课”;二是教师的繁琐提问和学生欠思索的回答,把讲读课上成了“问答课”;三是脱离语言文字,讲故事情节,讲科学知识,把讲读课上成“评书课”、“常识课”。  相似文献   

9.
钱穆认为,西方文化是外倾性文化,其精神要义是“开物成务”;中国文化是内倾性文化,其精神要义是“人文化成”。他解释说,“开物成务”就是:“无此物,创此物,是为‘开物’。干此事,成此事,是为‘成务”’。因此,外倾文化“偏重在物质功利,不脱自然性”。而中国文化的“人文化成”,则是从“人文”里化出东西来,象几个化学元素融合化出新事物一样。“中国文化之内倾,主要在从理想上创造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  相似文献   

10.
明朝末年,有个县遭了灾,村民们推荐全村最聪明的一个老者去报告灾情,希望官府能减点税。老者来到县衙,县官问他:“小麦收成了几成?”老者答:“五成。”“棉花呢?”“三成。”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对语学科的定位是:“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定位是对沉陷旧教材理性说教泥潭中的语教师的真正解脱。以往,很多教师把语的“思想性”误解成了政治思想教育,教师生硬说教,强行灌输,把语课上成了“政治课”,使人性的真、善、美蒙上了“灰尘”,难以打动学生心灵,形成良好人格。  相似文献   

12.
眼下,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令人忧虑,一些“名著新编”图书在中小学生中广为流传。这些所谓“新编”,将古典名著篡改得面目全非——譬如把《水浒传》“新编”成“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武松成了潘金莲的“情人”;把《西游记》“新编”成孙悟空偷吃伟哥,引发了一系列的尴尬。  相似文献   

13.
把“老师”说成“老希”,“葡萄干”说成“帕塌干”……3岁半男孩童童说出的话,别人怎么也听不懂。童童的妈妈带孩子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才知道孩子是由于学习外语过早,导致出现了“大舌头”现象。孩子学外语不是越早越好吗,怎么会因此变成“大舌头”呢?  相似文献   

14.
"蒟酱"小考     
“蒟酱”是2000多年前川南焚人酿制的一种果汁饮料。对“蒟酱”的记载见于多种古代典籍。但“蒟酱”究竟用何种野果酿制而成,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分析了多种说法,认为“蒟酱”这种果酒系焚人用川南盛产的“拐枣”酿制而成。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课下对“别枝”的注释是:“这里作树枝解释。原意是另一枝。”为什么会认为“别枝”的原意是另一枝呢?原来在古代没有“另”字,要用到“另”字的意思时都写作“别”。这样古代的“另”字就兼有了“别”和“另”两个字的的意思。到底解释成哪一个字就得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了。“别枝”在此处解释成“另一枝”并不妥当。因为讲不通,所以又由“另一枝”再进一步解释成“树枝”。这同样很牵强:为什么“别”字的意思完全消失了?词义变化的轨迹不清楚。我认为“别”字在这里就是离别的别,“别…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一书中的“无为”、“清静”,被后世学们曲解成“就是不要制度、法律、化、教育等,使人无知无欲,回到原始社会”。其实,从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无为”的意思是不做局部私欲功利之事,“清静”的意思是消除私心杂念,总而言之,是“大公无私”。庄子把“无为”、“清静”发挥到了极端,使世人视为逃避现实,洁身自好的警世命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被后世曲解成了具体事物,其哲学意义被秣杀了。《老子》被误解了两千多年,是中国化史上的一大遗憾,发扬老子道德思想的光辉是时代所需。  相似文献   

17.
当下有一种观念十分流行,认为中国企业败于执行。近两年来财经媒体、各类论坛和“大师”培训无不谈“执行”,“执行”成了最为时髦的流行词汇,大有不谈“执行”就有不懂管理之势,《执行力》一书也大行其道(在美国并不流行)。把企业的成败归因于执行,是无数“谬误”的典型之一,中国企业家的脑袋成了各种“巫师”、“巫术”的跑马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党的“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口号响亮的提出,“和谐”一词成了出现频率极高的文字,备受众人关注。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它是各类美好事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阅读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于是,“和谐”也就自然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9.
米力 《青海教育》2005,(7):49-49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长期采用的是“灌输一方式,教学的艺术成了纯粹的“灌输技术”,教师成了知识的“漏斗”,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缺乏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政治课堂枯燥乏味,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教学领域看,陈旧的教学观念,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你注意过“A”字吗?在语文中,它是汉语拼音中的一员;在英语中,它是英文字母之首;在物理中,它是电流的单位……“A”似乎在哪儿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A”,在26个英文字母中排行第一,如果把26个英文字母比喻成一件事,那么“A”就当之无愧地成了事情的开端。“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做好“A”的艰巨与重要。就像学骑车,学会在车上掌握平衡难,但学会了掌握平衡,“骑”就不成问题了;学游泳,憋气难,会憋气了,“游”就容易多了。“A”,从外型看,像个山峰。我给它取了个美丽的名字:“成功的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