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摆在读者面前的却又是千真万确的铁一般的事实:一本封面美观、印刷精致、高高陈列于书肆架上的36万字的个人“学术专著”,竟然是长段长段地、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录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百衲本”!这就是董书城所著的《中国商品经济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责任编辑许俊普)。从前言开篇第一句起,洋洋二千五百余言,除了变换一个“因此”的位置,删去原文的一句承接语外,居然与李埏《经济史研究中的商品经济问题》(载《经济问题探索》1983年第3期)的后半部分一字不差。这样明目张胆的大规模剽窃,即使只此一段,已  相似文献   

2.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收到两本今年3月号的刊物,一本是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主办的《现代世界警察》,一本是中国妇女杂志社主办的《世界妇女博览》。两本杂志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一篇同一内容的重头稿,题目均上了封面。前者为《未成年父母的境遇》(小韦编译),后者为《探寻“少女妈妈”的真实世界》(海歌编译)。出于从事了多年国际新闻编辑和新闻翻译工作的敏感和习惯,我把两篇译文对照起来粗粗读了一遍。谁知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二者之间竟有不少截然相左的文字,令人无所适从。好在手头恰恰有一份两位译者所依据的英文母本“The  相似文献   

3.
香港波文书店一九七八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六百作家评传》中“黄庐隐”一节的“作品介绍”部分,提及她的一本所谓《爱国》的作品,并注明“此书不知出版年代及书局”。根据这一线索,笔者多方寻查,最后在北京首都图书馆觅到了这本署名为“庐隐女士编著”的中篇小说。的确,这本书上没有标明出版年代及书局,仅注“热情文艺小丛书”字样。全书共有十五个小标题,正文前有“爱座之前并序”。“序”开宗明义写道:世界是爱的世界,人类是爱的人类,假使宇宙没有了伟大的爱,一切都归消灭!”看来,这是一本宣传“人类之爱”的作品了。可是读遍全文,却令人失望。书中所宣扬的只不过是男女之肉欲性爱,是见异思迁的爱,是拈花惹柳的爱,  相似文献   

4.
评论肩负着针砭时弊的重任,一般地说,时弊不是个别行为,而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倾向。对此的评论,在弄准事实的基础上,当然可以直点其名其事,这样做,尖锐泼辣,痛快淋漓。例如,在本研究“剖事析理”中列举的评论《“枪口”向谁洞开》那样,令人拍案叫绝。但是,象株州县委那位副书记那样竭力推行地方保护主义,公然发表对抗法律“宣言”的反面典型毕竟是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发现事实的报道。是否善于抓取和报道有意义的事实,是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 刊载在《陕西日报》1994年10月6日一版的消息《专员县长为公厕剪彩》,就是这样一则很会抓取和反映有典型意义事实的好新闻。 其一,它报道了一件不多见的事实。新闻贵新,这“新”首先是体现在所反映的事实是罕见的。我不主张说“人咬狗”式的反常事件才是新闻,但是新闻事实确应该是不多见的。“剪彩”似乎也曾形成过风,报道它的  相似文献   

6.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这一点已经世有公认。这个栏目从1994年4月1日正式开播至今8年半,它的成功实践可以给新闻界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从媒体上得知《<焦点访谈>红皮书》出版发行的消息,我就赶紧去买了一本,而且很有兴味地把它通读了一遍。 收获,确乎不少。这一方面与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焦点访谈”这个专栏节目,且不断从中得到启示有关,同时与我自己在主笔着《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可以搞“对口学习”,读起来更感  相似文献   

7.
林兴仁 《现代传播》2002,(5):126-127
《节目主持语用学》是一部运用多种学科探索主持人话语运用内部规律的语言学专著。通读一遍 ,感觉一股清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气息扑面而来。中国社科院社会应用语言学研究室主任陈建民研究员认为 ,“这是一本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的书 ,也是我国第一部从语用学角度探讨节目主持的著作”。 (见“序言”)这是公允的评价 ;最近听说这本书在广东获得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政府奖。具体分析 ,我觉得《节目主持语用学》有这样几个特色 :一、运用现代语言学多种学科分支的研究成果 ,以当今我国主持人语言运用现状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 ,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耐心地向用户传递辨识能力,既比单纯地提供真相、破除谣言有力得多,也比“这么荒唐的谣言也能信”式高冷的讽刺友善得多. 翻翻去年一整年我写的评论,关于媒介素养方面的评论,写了差不多20多篇,影响比较大的有《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防火防盗防朋友圈》《全民捉奸狂欢,正义凛然地造谣义愤填膺地信谣》《稀里糊涂地感动,不明不白地捐款,最后急吼吼地求真相》等.有朋友说:“你干嘛总那么较真,不累么?”我说:“再不较真,我们终将娱乐和愚昧至死.”看到腾讯推出了“较真”这样的专业事实查证平台,感到很欣慰,媒体的责任本就应该是“求真”和“较真”.  相似文献   

9.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规律还是宣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为民  张宪春 《新闻界》2002,3(2):13-15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规律这一命题,在新闻学界一直被认同,例如《新闻界》2000年第4期赖新蜀同志的文章《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但它是否是个真命题或是规律,我认为很值得商榷。一、用事实说话的含义“用事实说话”这一概念包含着两个子概念:事实和说话。《辞源》关于事实的解释是:“事情的真实情况。”《现代汉语词典》(1999版)关于说话的解释是:“用语言表达意思。”也可理解为’说理”(《新闻舆论学大辞典》123页)。因而,“用事实说话”可以解释为:运用一定的真实事情说明表达一定的道理(意思…  相似文献   

10.
最近看到一本粗制滥造的工具书——《常用文言实词讲解》(颜亨福编,重庆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心中颇为不快。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为有这样的“工具书”问世而深感不安。《常用文言实词讲解》(以下简称《讲解》)是一本近50万字、一次印量就达13万册的工具书。编者在《前言》中明确指出:“为了给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提供参考材料,同时也为帮助语文爱好者和中学生学习古典文学,我们编写了这本讲解文言实词的工具书。”可是,当我们翻了一遍这本为广大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工具书之  相似文献   

11.
闲谈编辑与名家稿件■马斗全前不久才买了一本《秋雨散文》,抽出时间从容读了一遍。阅读中,总觉得有些字句欠当,有的竟是错用,使人感到甚别扭,不能不提出来。以《皋兰山月》一文为例,“让兵士拿来边陲的版图”,错将“版图”当“地图”用了。又说林则徐和左宗棠当年...  相似文献   

12.
写作新闻一方面要报道事实,另一方面又要用事实“说话”,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精心选择事实,讲究角度;必要时,还要对所报道的事实加以评析。《住手!北约》这篇述评,将事实与评论融为一体,既有对新闻事实的叙述,又有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议论,摆事实,讲道理,述评结合,说理透彻,用自己的思索,引导和启发读者的思索,令人信服,令人开窍,令人解渴。用事实说话,力透纸背,是本文写作的特点之一。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第一阶段的4轮轰炸,与后来持续70多天的狂轰乱炸相比,不过是个序曲而已。但就这个作为“序曲”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3.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界常讲的一句话,前年和去年分别在《新闻传播》和《新闻界》发表一篇文章,一个讲这是新闻写作的规律,另一个说这不是新闻写作的规律。我感到双方都不同程度地没有说到“点”上,不能在是否“规律”的层面上讨论。而应从理解“用事实说话”本身是一种什么行为开始。 “用事实说话”是个带有介词的动宾结构短语,核心是“说话”,“用事实”是方法。明确这个短语的意思,事情就好说了。 既然“用事实说话”的核心词是“说话”,那么这是一种典  相似文献   

14.
郝慧丽同志:大作拜读。新闻学研究生关心现实的新闻理论研讨,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很高兴和你交换一些看法,供你参考。大约是八十年代中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林帆教授提出“新闻是‘事学’”这样一个论题。今年他又在《新闻大学》夏季刊上发表了《新闻即史》的文章,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尊意如何?我是很赞成的。关于新闻的定义,从目前来看似乎还很难统一。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少不了“事实”,都离不开“事实”,都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那么,什么是事实?有个叫彭漪涟的哲学家,给事实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事实是人们对“呈现于感…  相似文献   

15.
当夜班编辑的难得上街逛逛,一上街多少必有收获——这是我的一点经验。却说这次上街的“收获”是,走过书亭,停下来看看书报广告,才体会到现在风气果然大为“开通”了。有一本《××杀手团》的广告中说:“本书惊险之极,看后冷汗浃背!”又有一本翻译小说的广告是“作者没有避讳(?)易遭诋毁的性爱描写,因为充满高尚情操的性爱本身也‘令人震感,令人销魂’…”还有“收获”哩,走过一家打烊的商店,有人在门前贴出一张大幅的手写广告:《香港、澳门新闻》,內容是《台湾色情之都》、《琼瑶两次婚变之谜》等等。此  相似文献   

16.
常人说“十年磨一剑”,我这个笨人的这把“剑” (《中国美学之旅》)可整整磨了二十年。 写这本书,缘起于最初自己想读这类书。6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出版,别人不知怎样,对于我这个毕业不久的大学文科生,却不啻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迫不及待地买了来,兴冲冲地当然也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紧接着,就是想找一本 《中国美学史》读读。寻来找去,我才知道,当时只有《中国文学史》,根本就没有中国美学史之类的书籍。“文革”期间,我又偷偷读了一遍《西方美学史》,仍然是似懂非懂的,但阅读《中国美学史》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独特的新闻敏感,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闻记者面对足以令人怦然心动的新闻事实时,凭着新闻敏感,亳不犹豫地拿起手中的笔或举起相机按动快门把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下来,应该说这是新闻敏感和职业技能强的一种体现。然而,有时面对这样的机会,却需要我们以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去干预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牺牲和抉择。这对新闻记者来说,不能不是严峻的考验。一  今年 4月 27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第十四版,刊登一组题为《危难之际真英雄--目击落水者绝处逢生…  相似文献   

18.
“曹文轩现象”的出版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轩已经“火”了快十年了。在90年代,这个儿童文学并不十分走俏的年代里,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竟“火”遍了海峡两岸,而且一“火”就是近十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业内人士称,这是“曹文轩现象”。共和国50周年大庆的前夕,报纸刊出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和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奖名单。曹文轩一下于又得了三个奖:《草房子》分获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红瓦》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曹文轩现象”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论百读不厌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赵树理先生的《李有才板话》。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一件事实:他读了这本书觉得好.可是不想重读一遍。大家费了一些时候讨论这件事实。有人表示意见.说不想重读一遍.未必减少这本书的好,未必减少它的价值。但是时间匆促.大家没有达到明确的结论。一方面似乎大家也都没有重读过这本书.并且似乎从没有想到重读它。然而问题不但关于这一本书.而是关于一切文艺作品.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是作品的不同吗?是读的人不同吗?如果是作品不同.“百读不厌”是不是作品评价的一个标准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索一番.  相似文献   

20.
阎连科可谓“中国最具争议性作家”,他的每一部长篇都引发广泛讨论,毁誉参半。《炸裂志》依旧是这样的命运。这令人好奇,阎连科作品的这种争议性究竟缘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