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觉醒》描写了主人公艾德娜从一个丧失主体意识的传统家庭妇女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体意识的新女性的过程。这里具体分析了艾德娜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原因和其后为追求独立与自由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指出艾德娜最后的自杀并不是向命运屈服,而是叛逆的另一种形式,是对男权社会的无言的反抗,是对刚刚苏醒的主体意识的捍卫。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的生存现状出发,分析了主人公埃斯特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然后详细阐述了为了建构女性主体意识,埃斯特在自杀未遂后对通过安装子宫帽对父权社会做出的反抗。  相似文献   

3.
由于互动教学重在双向交流,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全篇讲解"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吸取,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阮籍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杰,历代对阮籍及其诗歌评价颇多,众说纷纭。阮籍生活的时代有其独特性,他的处世思想及政治态度的形成与时代相关,他以极端的行为方式来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极度不满,表现在诗歌内容中,则是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思考,即强烈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S.J.沃森的处女作《别相信任何人》是一个关于主人公克丽丝失去自我、寻找自我的故事。本文从克丽丝的迷失、造成她迷失的主要原因和最终觉醒的过程探讨自我身份迷失和追求的话题,从克丽丝的情人麦克、丈夫本和儿子亚当、朋友克莱尔三方面分析克丽丝迷失和失忆的主要原因;从纳什医生、精神病院、日记、照片、房子和酒店等方面分析克丽丝觉醒的全过程,最后得出结论:自我身份对每个正常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
阮籍的82首五言《咏怀诗》渊源一直以来颇受关注,以梁代钟嵘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咏怀诗》源自于《小雅》,以清代何焯为代表的一些人则认为《咏怀诗》源出于《离骚》。探讨角度不同,因此结论不同,从所呈现的雅正精神以及创作主体忧生之嗟的思想、时代背景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与《小雅》的渊源关系,从以美为美、以恶为恶的审美倾向选择与"诗缘情""发愤以抒情"的创作动机方面来看,《咏怀诗》则与《离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阮籍与庚信两位诗人的现存诗歌中均有以五言古体为创作形式的咏怀诗,二人的咏怀诗都体现了在高压政治统治下郁郁寡欢的苦闷矛盾心理,反映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感想。但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不尽相同和受时代风的影响也不同,二人的咏怀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要求音乐创作者在创作音乐作品时,首先必须考虑赋予其音乐作品之生命、情感、信念与意愿,其次才是使其作品符合当时社会对艺术作品的美学倾向或是其它的非艺术因素的要求。一首优秀音乐作品的创作,是建立在音乐创作者自身所拥有的专业技术和具备完善的音乐创作主体意识基础之上的,为此,本文将简要论述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实现研究生德才并进主体意识的觉醒,是研究生教育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根本性举措,首要在于把握研究生德才并进主体意识觉醒的现实规律。探索发现,研究生德才并进主体意识的觉醒主要包括“自醒”“唤醒”以及内外联动“促醒”的三种机制。其中,“自醒”是理性思维激发、自我需要牵引以及自我反思助推的“自醒”机制,“唤醒”是正向激励和负向强化的“唤醒”机制,“促醒”是“趋利避害”本能的、认知接受、情感体验以及行为反馈的“促醒”机制。  相似文献   

10.
阮籍《咏怀诗》中有一些独特的意象反复出现,如"白日西颓"、"秋"、"坟墓"以及神仙意象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凸现出对生死问题的强烈关注——由对万物的生命活动以及神仙世界中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最终悲剧性结局,进而怀疑一切生存行为的价值,绝望之后"虚妄"感油然而生。阮籍是在时间的维度上以死观生,承受着"虚空"的重压,可以说,阮籍的深刻、苦闷、焦虑都源于此。阮籍《咏怀诗》中对生死问题的体认超越了同时代的人,表现为一种悲天悯人的天地精神。这是一种关怀终极生命的人类精神,它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延展到当代,给予我们以对待生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性别(gender)差异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规定和塑造的结果,女性从性别体认开始主体性意识的觉醒。父权制文化正是以男女不同的生物机制作为压迫女性的自然根据,进而构造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女性则以身体的实在感确立了其在世界中的独立存在和主体位置。以身体的平等意识表达现代人的生命伦理观,以主体"在场"的方式建构起女性"解放"与"平等"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人本法律意识内涵丰富,由来已久.一方面体现了弘扬人道的实证法思想和倡导民本的授权理论.另一方面还体现出重民生、轻权利,重人格、轻利益的两种理论倾向.这构成了中国传统人本法律意识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曹七巧被评论者定性为一个人性被扭曲和异化的女性形象代表。然而,曹七巧在自己悲剧的一生中,有着对自己命运的思索和认识,显示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曹七巧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她的颠覆性行为也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言语主体意识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外语学习者首先要有强烈的主体学习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进而付诸行动。近年来,在外语教学领域,通过分析言语主体意识的动机、态度和性格等入手,探讨言语主体意识的重建问题已经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国难蔓延与中央政府的威权衰落,不仅使民众打通了“救己”与“救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更形成了强烈的主体地位自觉.在具体的救国实践探索中,民众逐渐认识到了只有彻底打破既有政治秩序才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唯一出路,进而在历史斗争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民众主体意识在近代勃兴的过程基本上就是对其自身与时代关系的认知演变过程,因而对于在现代如何处理其自身与时代关系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对近代民众主体意识形成过程及其现实张力的考察证明,对现时代的民众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发挥主体作用,而其前提又是立足现实理性反思近代民众主体意识,进而实现主体地位的再自觉.  相似文献   

16.
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是指编辑主体的编辑实践当中对出版物质量所作的一种价值界定,它是编辑主体的创新意识,价值意识,竞争意识等等主体意识的综合与凝聚,是一种为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而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当代编辑需主动采取措施,树立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既是社会主体推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主体发展的基本诉求。社会主体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自觉的主体。提升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是实现文化自觉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实现文化自觉就是要实现主体文化自觉。主体文化自觉的根本意义是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实现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使每一个社会主体更自觉、更主动地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社会主体的社会组织形式来看,必须着重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和人民政府的文化自觉。从社会主体的个体形式来看,必须着重实现领导者的文化自觉、文化人的文化自觉和全体公民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及其培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层出不穷,然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是多维度的.因此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培育其感恩意识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去建立长效机制,构建知恩图报的舆论教育体系;把感恩教育与成才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员育人的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构建识恩、记恩、谢恩、报恩的自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Critical Studyin' is a Black Studies-inspired, morally engaged pedagogy. With roots in anti-racist teaching, it is focused on race, ideology, and educ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of seven, preservice educators after taking a course that was based on Critical Studyin' and offered in a College of Education at one university in the Southeastern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ers employed 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 techniques to the analysi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course documents. Findings highligh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agency as they engaged in critical interrogation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among race, culture, and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of Black Studies as a pedagogy teacher educators can enact to orchestrate disrup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environments necessary for anti-racist teaching. It adds further support for culture-centered approaches in educator preparation that scaffolds preservice educators in their development of justice-oriented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试论跨文化交际中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过程,交际双方都应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并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跨文化交际实践与研究应树立平等意识,不应存在文化迁就倾向。我们在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应重视维护和研究如何用外语来推介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