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串、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是进行电路计算的基础。下面介绍几种巧解方法。 一、等效电路法 例1 三个电阻R_1为13欧、R_2为6.5欧、R_3为1.3欧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 (A)大于1欧 (B)小于1欧 (C)等于1欧 解析:把R_2看成是两个R_1并联的等效电阻,把R_3看成是10个R_1并联的等效电阻,这样R_1、R_2和R_3并联就等于13个R_1并联,所以,总电阻R=R_1/(13)=1欧。故应选(C)。  相似文献   

2.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1/R=(1/R_1) (1/R_2) … (1/R_i) … (1/R_n)=sum from i=1 to n (1/R_i) (1)这种方法可称为“倒数法”或“电导法”。当各支路电阻相等时,R_1=R_2=……=R_i=…=R_n,则R=(R_1/n)一般说来,实际的并联电路各支路电阻往往是不相等的。能否有办法让各支路电阻变成相等呢?下面让我们来研究图1所示的电路。该电路两支路的电阻R_1>R_2,如果用R_(21)和R_(22)两个支路代替R_2支路,R_(21)=R_(22)=R_1,如图2所示,两图表示的电路并联总电阻相等,图2是图1的等效电路。它们的并联总  相似文献   

3.
<正>在"欧姆定律"的学习中,一些往往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中滑动变阻器的移动问题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电压表的示数不能调节到保持不变等问题上难以理解,究其原因,是没有总结解这类题型的方法,若能够巧用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就能方便快捷地解决上述问题。一、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的内容和推导(1)内容:如图1所示,电阻R_1、和R_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_1两端的电压为U_1,R_2两端的电压为U_2,则U_1/U_2=R_1/R_2。  相似文献   

4.
问题1 如何判断图1所示电路中电阻R_1、R_2的连接方式? 解析:电路中混有多个电表,往往妨碍对电路中电阻连接方式的分析判断。遇此可采用删简的办法先排除干扰,再根据电流的分、合情况进行判定。 初中阶段所涉及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理想化的,可认为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电压表的电阻为无限大。因此,可进行如下删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对电阻较多的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往往感到困难。这里,着重谈谈如何利用等势点的性质,来简化电路计算的问题。如图1所示的电路,每个电阻的大小皆为R_o,求等效电阻R_(AB)的值。对电路进行分析:电路由四支同样的分支电路并联而成,每一支路由两个电阻R_o串联而成,等效电阻应为: R_(AB)=1/4×2R_o=1/2R_o。要很快找到这样的关系,是不太容易的。若采用下面的方法,学生就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对于外电阻为R_外,内电阻力r_内,电源电动势为ε的直流电路模型来说,当R_外=r_内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且p_(max)=1/4R_外=1/4r_内。这一结论,可用来求解某些电路的最大功率问题。但是,如果对问题的性质不做具体分析,不搞清问题的条件,只是用“结论”去生搬硬套,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果,学生在演题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毛病。下面试就两种典型情况做一浅析。在下面的两个电路中,已知R_1=18欧,r=2欧,R_2为可变电阻,ε=6伏。问题: (1)R_2为何值时,其自身消耗功率最大?最大值为  相似文献   

7.
题目如图1所示,闭合电路的电动势为 E,内阻不计,外电路的电阻 R_1与 R_2并联,且R_1>R_2,电流表的内阻为 R_A.将电流表接入电路的 a 点(即串联于干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I;若将电流表接入电路的 b 点(即与电阻 R_1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 I_1;若将电流表接在 c 点(即与电阻 R_2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 I_2;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相似文献   

8.
现行初三教材“研究串联电路”一节,其核心任务是推导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导体电阻的大小关系。它的推导过程是: 设串联导体的阻值依次为R_1、R_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图8-27),那么, U=IR,U_1=IR_1,U_2=IR_2 把上列各式代入U=U_1+U_2中,得到 IR=IR_1+IR_2 所以R=R_1+R_2 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验到,上面的推导过程有两点不足:其一,由于学生只知道“导体的电阻”,至于“电路的总电阻”,学生对它还需要有一个感知认识过程,假如就这样将“电路的总电阻”以及“U=IR”直接抛授给学生,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其二,该推导过程得出结论很突然,也显得有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等量的负电荷,这是因为( )。 (A)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B)丝绸上一些负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经摩擦后产生了正电荷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2.现将电阻值分别为R_1和R_2的两个电阻器串联后接入电源电压为12伏特的电路中,测得电阻R_2两端电压为9伏特;若将电阻R_1、R_2并联后接入某电路中,测得通过R_1的电流强度为1.5安培,则通过电阻R_2的电流  相似文献   

10.
1.在电路的一条导线上任取两点A和B,则R_(AB)趋近于0。根据欧姆定律公式U_(AB)=IR_(AB),U_(AB)趋近于0。 2.(V)内电阻很大,而(A)内电阻趋近于0。(V)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R_并=(R_用·R_(V))/(R_用=R_(V))=R_用/(R_用/R_(V) 1);因(V)内电阻特别大,R_用/R_(V)趋近于0,则R_并=R_用。故不改变用电器的电阻。(A)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因为(A)内电阻趋近于0,看  相似文献   

11.
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_1的最大阻值为20欧,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R_2为定值电阻,  相似文献   

12.
黄美芳 《物理教师》2003,24(9):31-32
梯形电阻网络是一个独特的网络,它是由电阻的串并联构成,在一些实际线路中会遇到这种联接,对它求解等效电阻更会在一些物理竞赛中出现,这种类型的题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极有益处。1 梯形电阻网络的特点和等效电阻的计算 图1是一个N级梯形网络,它由N个电阻R_1,(N-1)个电阻R_2以及负载电阻R_0组成,当N→∞,这就是一个无穷的梯形电阻网络,各级等效输入电阻用电  相似文献   

13.
给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每人实验器材: 万用电表(1只),电阻四只(阻值不等,如:E_1=2kΩ、R_2=4kΩ、R_3=10kΩ、R_4=5kΩ),连接导线若干,开关1只。首先让用同学们测出每只电阻的值。同时练习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档。(10分钟) 然后,让同学们将电阻联成附图所示电路用万用表测AB端电阻。测两次,一次K断开,测得值为R断;一次K闭合,测得值R_合。让同学们比较R_断和R_合,交换电阻的位置再做几次,记录每次实验R_断和R_合的大小之间关系。(15分钟)  相似文献   

14.
例题 (2004年北京市中考题)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20V;R_1、R_2、R_3,为定值电阻,但是它们的具体电阻数值都没有标注,知道它们的阻值可能是,闭合开关S,在断开S_1、S_2与闭合S_1、S_2两种状态下,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1:10,电路消耗的功  相似文献   

15.
题目: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丝串联在电路里,每根电阻丝上都插有一根火柴头,已知电阻值R_1>R_2。通电后,哪一根火柴头先燃烧起来,为什么? 错解:因为R_1和R_2是串联,在通电时电路中的电流I相等,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相等的时间内,R大的放出的热量多,所以R_1上的火柴先燃烧起来。 解析:实际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设两电阻的长度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要求:“能比较灵活地运用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按照这一要求,近年来各省市中考物理试题中的计算题灵活性有所提高。 请看下面几例。 例1 在串联电路中,两电阻R_1=4Ω,R_2=2Ω,电路电压为9V。则R_1、R_2的电压分别为U_1=_V,U_2=_ V。 (1997,湖南省中考题) 分析与解:画出如图1的电路,对整个电路和各段电路用欧姆定律,有  相似文献   

17.
[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一定,电阻R_1:R_2=1:3,K闭合前后R_1消耗的功率之比为4:3,则K闭合前后电源输出功率之比为多少?  相似文献   

18.
在电路中将某一元件或支路去掉,余下电路用等效电源E_0和等效电阻R_0串联的电路代替.E_0等于余下电路的开路电压,R_0=(E_0/I_0),其中I_0为断开处被短路时,短路导线上的电流.该方法只有当E_0≠0时适用.例1如图1所示电路,求R_3上的电流I_3.  相似文献   

19.
电学多项选择题不但能考查学生对电学公式的掌握情况,还能考查学生识别串并联电路及电表的测量对象的能力,故此类型题综合性较强。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验,总结出下面的求解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助益。 现以1996年河北省中考一道电学多选题为例,谈一下解这类题的方法。 题目:如图1所示,AB间的电压为3伏,电阻R_1=20欧,R_2=R_3=40欧,则( )。  相似文献   

20.
在解答有关电学习题时,一些同学由于方法不正确,或对概念、规律掌握的不牢固,容易出现很多错误。下面就常见的错解问题举例说明.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将AB间的电阻R_1改换成R_2(R_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