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妍嫄  张亚明  何旭  杜翠翠 《现代情报》2021,40(12):100-113
[目的/意义]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对健全舆情引导机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借鉴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基于公众风险感知异质性与交叉演变性双重视角,通过剖析突发事件驱动的风险感知交叉演变机制,构建了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求解出基本再生数。[结果/结论] "北京新发地疫情"网络舆情实证与仿真结果表明,公众风险感知异质性越小且受突发事件影响越大,网络舆情最终扩散规模及产生的影响越大。突发事件恶化将促使交叉演变向高度风险感知倾斜,加剧网络舆情传播;突发事件好转将促使交叉演变向低度风险感知倾斜,有助于控制网络舆情大规模扩散。政府面对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降低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实现网络舆情有效干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然而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调查荆门市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现状,了解消费者主观风险感知程度与食品的客观风险之间的偏差,为科学防范可能因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偏差引起的食品行业震荡和社会混乱提供提供风险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3.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使全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许多谣言相继产生。2011年3月16日,我国爆发食盐抢购风潮,这场风潮是由关于核辐射将污染我国海域和食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导致的。本文以我国"抢盐"谣言为研究对象,对"抢盐"谣言传播的始末进行梳理,分析此次"抢盐"谣言的传播特点,并探讨预防和应对重大灾难性事件谣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的食品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供给能力迅速扩大,供给产品多样性增加等趋势,在了解我国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和框架结构的基础上,第一时间构建适合我国食品行业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食品物流设备专业性、加强高级作业系统建设、保证信息系统的商业智能化,才能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4,(8):32-35
以调节焦点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来自5个城市的646份问卷的实证研究,探讨消费者对食品显性质量和隐性质量的感知水平,以及因食品质量安全危机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建立并验证消费者衍生多样化寻求行为的理论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更为关注隐性食品感知质量,相比显性食品质量,它更容易引起感知风险和认知失调,并进而影响调节焦点,这其中防御焦点相比促进焦点会对消费者衍生多样化寻求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食品加工企业质量风险突发事件的认知行为和认知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对食品质量风险突发事件的含义和特征分析基础之上,将食品加工企业质量风险突发事件对决策者个体认知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源于情绪波动;间接影响源于情境压力、社会网络、信息媒介.对直接影响采用数理描述揭露本质;对间接影响基于对影响来源的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突发事件对决策者个体认知的影响结果并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为通过控制影响因素改变认知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家国  李俊 《软科学》2011,25(9):44-47
研究突发事件风险在定价推动型供应链中传递的效应和规律。以博弈论思想为指导,分析了突发事件风险在定价推动型供应链中传递的过程,建立了相应的风险传递模型,计算了供应链双方利润对成本的风险弹性系数。研究表明:需求敏感系数越小,市场需求总容量越大,供应链双方面临的定价风险就越小;扩大需求总量和减小需求敏感系数有利于减少供应链利润对成本的风险反应,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对于削弱成本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有库存的情况下,生产商通过巧妙的定价策略将成本变动的风险更多地转移到零售商利润的变动上,一个合理优良的定价策略对于定价风险分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HACCP体系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政府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普遍关注和食品传染病的持续发生是HACCP体系得到广泛应用的动力。我国食品企业实行HACCP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全面推行该体系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及食品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本文将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提前进行网络谣言监控和预警是立体化防控网络谣言、增强社会稳定、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发生后极易在网络上引起热点舆情、网络危机信息的传播同时为网络谣言的扩散提供良好的土壤,无形中增大了政府部门应对谣言的挑战。[方法/过程] 本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网络谣言危机预警模型,拟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监控、预警仿真及风险的量化评估。实证分析案例选取天津"8·12"爆炸事故与"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通过计算机对这两起突发事件衍生的网络谣言建立预警模型,并对模拟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在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危机预警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仅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预警的准确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来,食品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食品添加剂是食品行业一个重要的发明,但一提到食品添加剂,人们总是会往不好的方面联想。尤其是今年来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食品添加剂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得人们谈"剂"色变。但食品添加剂所涉及的范围众多,若想要规范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原则,则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体系。本文就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我国现在食品添加剂在哪几方面的疏忽导致其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即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市场监管不严格以及人民群众对食品添加剂不了解这三部分,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为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指明一条道路,使食品行业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振杰 《科研管理》2020,41(6):149-156
本文明晰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对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的影响路径,在理论上探究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度能够产生的抑制效应,引入了交互和中介检验方法分别进行检验。通过对疫情期间民意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疫情期间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对民众的信息公开满意度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在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和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但存在调节效应,即在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与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质量的交互影响下,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得到了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2.
刘智  张岩 《科研管理》2011,32(9):100-107
公众记忆操纵理论认为,通过改变信息发布参数,影响与选择目标人群的记忆,能够使信息准确、有效地传递至目标群体。将此理论首次引入到公共危机管理中,通过调整公众记忆的线索依赖、重复和新奇等参数,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对公众风险感知影响的动态调整模型。研究发现,合理地选择公共应急信息发布的时间、频次和信息类型等,影响与选择公众的记忆,能够很好调控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公众心理恐慌。通过此研究以期为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部门科学、有效地发布应急信息提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食品供应链的视角出发,提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概念及内涵。采用内容分析法,根据国内外文献分析、实际调研及专家访谈的结果,探究供应链视角下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及其产生根源。在此基础上,利用ISM技术,建立风险因素结构模型,给出供应链视角下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而揭示供应链视角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生成机理。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演变规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胡峰 《情报科学》2022,40(4):79-89
【目的/意义】应急情报是公共危机决策的保障,但是其在赋能风险治理的过程中却可能孳生各类情报风险 湍流。全方位感知公共卫生应急情报风险是发挥应急情报风险治理功能的前提。【方法/过程】构建基于循证的公 共卫生应急情报风险三维感知框架,从公共价值、科学证据、主体智慧三个维度对公共卫生应急情报风险进行广谱 系、全景式透视。【结果/结论】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结合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演化周期,运用三维感知框架对每一维 度子系统引发的应急情报模块化风险进行识别,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域中互相影响、缠绕的“风险湍流”的“问 题清单”。【创新/局限】引入循证理念,构建全流程的应急情报风险三维感知框架,通过公共卫生应急情报风险识 别,最大程度地发挥“风险情报”资源束和策略集功能。本文只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个案分析,未来,可进行应急 情报风险测量及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大量调研及专家访谈,提出诱发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的九大关键动因。在此基础上,利用ISM技术,构建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传导动因的五级递阶结构模型,从而清晰表征各种风险传导动因之间相互影响的等级层次关系。进而揭示驱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在食品供应链上进行传导的最直接动因和最根本动因,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各诱发动因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后果影响的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16.
摘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催生了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在享受新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会对新兴技术所引发的未知风险产生一定的恐慌与抗拒心理,并经由特定的渠道进行扩散,产生风险感知的耦合效应。因此,掌握社会系统中新兴技术风险感知的扩散规律,对于新兴技术风险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界定了风险感知扩散的耦合概念,分析了新兴技术风险感知在社会系统中的“耦合—演化”扩散机理,构建了风险感知的社会扩散量化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探讨了内、外部不同要素对新兴技术风险感知扩散的耦合影响及风险感知社会扩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个体对新兴技术风险的心理距离与公众参与新兴技术风险治理程度的增加,风险感知在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叠加效应逐渐减弱,独立效应逐渐增强,风险感知的扩散效率逐渐降低;而随着个体对传播者信任程度的提高,风险感知在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吸引效应作用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7.
马颖  丁周敏  张园园 《科研管理》2015,36(6):168-176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依靠网络获取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因此,网络舆情在推动突发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传染病模型理论,构建了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演变中的模仿传染模型,研究网民在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模仿传染机理和行为,并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对模型进行仿真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以期为食品安全事件利益相关者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网民的传染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心理台风眼效应"描述了民众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非理性恐慌心理和行为,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纾及其团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发现并命名的现象。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查身居5类疫情不同风险地区(极低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对于武汉市疫情的安全担忧和风险知觉,又发现了"心理台风眼效应",即:国外受测者反而比国内受测者对武汉市疫情表现出更多的安全担忧或害怕;随着所处地区风险水平的升高(从极低风险地区到极高风险地区),民众对武汉市疫情的风险知觉反而降低。也就是说,在空间上越接近高风险地点的民众心理越平静,越远离高风险地点的民众反而更对高风险地点的风险感到恐慌。基于"心理台风眼效应"的研究发现,提出4条有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核能利用从未止步,人类对核安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在福岛核事故5周年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之际,文章针对革新型核能系统,从安全目标、设计理念、安全评价和风险认知4个方面对核安全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思考,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四项革新"的建议:(1)安全目标从技术重返社会;(2)通过革新型反应堆技术,避免无限制复杂化纵深防御来解决安全问题;(3)重视理论引导的安全评价方法,采用系统化评价体系;(4)在政府/工业界/社会之间建立"第三方"并通过其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