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宾 《科学生活》2007,(10):38-41
环境恶化,气候突变,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这些并不只是少数人才应该担忧的问题,地球家园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能做些什么以拯救地球和我们自身?  相似文献   

2.
柯南 《科学大众》2008,(4):38-41
喜马拉雅山是地球上最雄伟的山系,如果从太空里看喜马拉雅山是个什么样子呢?卫星照片的样子肯定会令你大吃一惊。2007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一组最新的卫星照片,让我们见识了地球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一面。科学家还给这组照片起了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名字"地球艺术"(Earth Art)。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我们时常会埋怨天气的异常,或者是风沙过于厉害,或者是水涝连绵不断。其实,不管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可以明显感觉到地球气候异变。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这一切让人不禁要问,地球究竟怎么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异变的元凶。气候暖化使得两极的冰雪融化、海水增温、洋流改变。世卫组织表示每年将有16万人因温室效应的外围影响而丧生,2020年死亡人数更会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万人远离家园。第三世界将因洪水、饥荒、干旱和农作物歉收大举移民,欧洲老年人将死于热浪……后天,人类会在哪里?环境的问…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了文明,也改变了地球的环境。我们相信,如果没有人类,地球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使我们想到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人类因为某些原因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活动终止了,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5.
从幻想到"现实"最近宇宙开发者或宇宙迷们频繁使用"地球化"一词,大众传媒也在科学专栏里将它作为一个课题讨论。那么"地球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所谓"地球化",是指改造不适合生物生存的非地球天体的环境,使之变成像我们地球这样舒适的巨大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15-I0016
科技日报讯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个“错误”大概算是“马丁利”所作的第一个预测吧。科学家打造“虚拟地球”演绎物种兴衰 可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 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告诉我们,如果所有的蜜蜂消失了,环境会怎么样;大熊猫灭绝后,世界将有什么不同;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就是微软科学家开发的“马丁利(Madingley)”模型,也是第一个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的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黄土是记录着几千万年来地球环境变迁过程的三部书之一,读懂了它就能预测很久以后地球气候的大趋势。刘东生便是打开这本书并读懂了其中很多内容的人,他因此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8.
正在人类文明中,关于"末日"的预言存在了几千年之久,给人们带来过恐慌,但一次次被证明是无稽之谈。可是,宇宙有生有灭,总有一天,星辰的变动会影响我们居住的环境,末日会在那个时候到来。当末日到来时,我们的地球会怎样呢?末日什么时候来让我们先保持乐观。假设我们能够成功避开自作孽导致的核能浩劫,躲开能够消灭地球生命的超大号小行星撞击,也能够在周围其他超新星爆发产生的致命辐射下顽强地活下来,那么我们就能撑够60亿年,目睹太阳变成一颗红巨星。那时,太阳会不断膨胀,最终会膨胀到地球轨道附  相似文献   

9.
地球会遭到天外星体的撞击吗?地球在最近期间经历了哪些宇宙碰撞?这些碰撞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人类目前的防范策略是什么?发生在20世纪的大碰撞通古斯:西伯利亚的大破坏20世纪最重大的陨石撞击发生在中西伯利亚的一个边远地面。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数以百计的波德喀马尼亚通古斯河谷的居民目睹一个巨大的火球呼啸而来,光焰万丈地出现  相似文献   

10.
环境方面 1、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气候学家斯蒂芬·施奈在他的新作《地球实验室——我们输不起的行星级赌博》中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今天的地球已成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人类在其中正自私地进行着各种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实验。他在书中指出,我们需要思考地球及其各子系统,包括生物  相似文献   

11.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在最近数十年内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显然.在人类积极活动的影响下,地球的地理状况势必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许多人可能还没有想到,就在不远的将来——21世纪中叶,地球上的气候将普遍地急剧变暖;其后果之一是,地球上的自然条件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归根到底,在地球表面,能最持久地起作用,因而也是最强大、最有影响的力量是生物界的力量,即自然界生物体总和的力量。生物从太阳吸取能量,制造出化合物。当这些化合物分解时,其中所包含的能量又会促进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嫦娥飞天     
中国人何时也可在月球上留下一行足迹,在那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些期盼将伴随"嫦娥1号"卫星的发射,一步步变成现实。对科学家而言,月球依然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月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地球和月球是兄妹关系、母子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关系?月球能告诉我们有关地球的新信息,如地球的起源、地球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13.
正"小璐你怎么不说话呢?你在想什么?""我一直在思考,地球被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如果有一天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将何去何从?""新闻报道人类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可以选择星际移民!""如果另一个‘地球'上有外星人,人们如何与他们联系,会不会和他们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星球大战呢?""我们可以用手机、电话、电子邮件、无线电等多种方式联系,但是,外星人能够听懂地球语言吗?找一个星际翻译应该比较难。"两个人通过网络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与外星人联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时候还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7-I0018
牛顿的引力理论正确预测两个互相吸引的天体(比如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它们的轨道基本是椭圆形。但如果有3个天体(比如太阳、地球和月球)互相作用,它们的运行轨道有什么规律?这就是著名的"三体问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的气候是由什么决定的?气象学家认为,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地球旋转轴线向黄道面倾斜角度的改变,渗入地壳的地球动力变化,还有大气层和世界洋(地球的整个水界)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大气层和世界洋的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真正的"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壳浅部的一种现象.然而事实上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无底洞".  相似文献   

17.
正失去一切生命的地球将更加炎热。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地球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因为像地球这样适合生命居住的环境在宇宙中十分稀少——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迄今为止却仍没有发现另一个地球。事实上,这个观点反过来也成立,即生命对地球而言同样不可或缺。假如失去生命,地球便不再是现在的地球了。生命曾给地球带来了什么?或许只有剥夺了地球上全部生命之后,我们才  相似文献   

18.
赫顿对地球历史的看法—— “目前探索的结果是,我们没有找到开始的痕迹,也没有发现结束的可能性。” 赫顿比达尔文提前半个世纪预言—— “最适应气候和土壤的植物将会不断茁壮生长。但是,最茁壮的植物必定是种子成熟、繁殖力强的植物。这些植物会越来越适应它们生长的土壤和环境。” 赫顿认为地球的更新周期—— “就像动物的身体一样,地球在损耗的同时也在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9.
"老师,这是什么?""老师,这个怎么做?""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老师,老师……"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我们永远不知道孩子接下来会问出什么问题。但是,孩子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是无视?直接回答?还是……今天,我就从我与孩子的一个故事讲一讲我对于孩子问题的理解和问题背后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大美湿地     
《百科知识》2012,(3):66-68
正说到湿地,你会想到什么?是秋风中摇曳的芦苇,还是晨光里嬉戏的水鸟?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绰约风姿,还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缠绵浪漫……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