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大华 《化学教与学》2012,(8):95+84-95,8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l质量守恒定律[实验5-2]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反应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顾立新 《化学教学》2007,(3):34-35,26
1 案例描述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九年级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新课程增加了两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其中[实验二]是这样的: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反应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学习化学第一次接触到的重要基本定律 ,初中化学课本中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起反应来加以演示 ,但实验装置中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 ,而且将烧杯倾斜使两溶液接触时 ,也不易操作 ,甚至会使溶液倒出 ,造成实验失败。本人作了如下改进。向锥形瓶里加入硫酸铜溶液 (约 1 5mL) ,插入橡胶塞的胶头滴管吸入氢氧化钠溶液 ,擦去滴管口附着的溶液后 ,塞紧瓶塞 (这些操作可在实验前准备好 )。把锥形瓶 (1 0 0mL)放在天平盘上称量 ,待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 (砝码不取 ,游码不动 ) ,将滴管内的溶液滴入锥形瓶里 ,观察发生…  相似文献   

4.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三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化学基本定律.该定律的内涵,可以按照实验感知、现象透视、结论推广、理论追溯四个步骤加以探究. 一、实验感知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瓶口用带有玻璃棒的橡皮塞塞住(塞子塞好后玻璃棒要能跟白磷接触),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伸入瓶内的一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同时将白磷点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将其放到托盘天平上,发现天平依然平衡.  相似文献   

5.
现行初中化学新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4-2〕,我们发现在烧杯中倾倒混和液时,不慎洒出,就会使实验失败。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图1 演示质量守恒装置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带磨口的锥形瓶容量250mL。2 实验操作a.在锥形瓶内加入约50mL硫酸铜溶液。b.用胶头滴管吸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把橡皮塞塞好。c.把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重后,不需要取下,直接轻捏胶头滴管,使氢氧化钠溶液滴下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天平两端仍然平衡。该装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揭示化学反应规律,是中考的必考热点.本文试就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探究实验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中考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方向.一、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例1(2004年潍坊市中考题)实验室用图1的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依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步骤:先将装置放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取下,小心地把碳酸钙颗粒加入稀盐酸中,待全部反应结束后,再称量装置的质量.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解析:本题通过严密的实验,再现这一定律的发现过程,旨在考查质量…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课本中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两个。[实验4-1]:在底部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有几点不足:①操作与要求高:因为玻璃棒灼烧至红热后应迅速插入到锥形瓶中,还要能使玻璃棒与瓶中的白磷接触(白磷必须放在瓶中间,玻璃棒长…  相似文献   

8.
1.由产生气体引发的物理现象例1 某同学用图1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已将天平调节平衡,现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 (填“偏向α方向”,“偏向b方向”或“无偏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课本70面图4-2,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要用课本装置,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两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甚至可能使溶液倒出,造成实验的失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赛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且擦去滴管口附近的溶液后,小心地将带有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塞到锥形瓶口中(不要撞乳胶头)。将锥形瓶放到天平左盘内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附图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不取),…  相似文献   

10.
赵继模 《今日教育》2007,(7S):64-64
一、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唤起创造思维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尽可能从介绍课题开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了“天平为什么平衡”的问题后.紧接着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镁带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大?如果在演示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的锥形瓶口不用橡皮塞塞住.前后称量是否再相等?  相似文献   

11.
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按课本上的装置实验 ,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 ,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 ,甚至可能将溶液倒出 ,造成实验的失败或误差。为了克服上述不足 ,可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塞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 ,并擦去滴管口附着的溶液后 ,小心地将带有橡皮头滴管的橡皮塞插入锥形瓶口中 (不要碰撞乳胶头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左盘内称量 ,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不取 ) ,将滴管内的溶液滴入锥形瓶内 ,生成蓝色沉淀 ,再将锥形瓶…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人教版化学课本第96页(实验4-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有以下不足之处:a.为了避免锥形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必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并根据玻璃棒下端位置,将白磷放在细沙上,操作起来比较烦琐。b.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称量时可能产生天平不平衡的现象,使学生产生疑虑。原因有:①将红热的玻璃棒插入锥形瓶时部分空气因受热而溢出锥形瓶。②用酒精灯将玻璃棒灼烧时玻璃棒不免被粘污。c.将橡皮塞取下,在锥形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五氧化二磷时不免使少量五氧化二磷的浓烟散失…  相似文献   

13.
一、评价实验方案型 例1 有人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一、评价实验方案型 例1有人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相似文献   

15.
质量守衡定律验证及固、液反应装置要点实验设计钟祥市中山中学卢正国(431903)一、实验装置二、操作程序及现象1.在锥形瓶内放入1g左右的锌粒,将E内空气排出后塞上双孔塞,关闭C上活塞,并向其中加入20ml左右的稀硫酸,而后放在天平的左盘,用砖码使天...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出版的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02页安排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托盘天平略)。此实验装置虽然改变了旧版教科书中涉及的2个化学反应的弊端[1],但在实验中,当向密闭的锥形瓶里注入稀盐酸时有时会发生冲塞现象。另外,每次实验后注射器里都要再次吸入稀盐酸,操作不够简便。现对该实验进行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五单元中,安排了四个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一个是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无水碳酸钠固体,在试管中加人浓度为1:1的盐酸,把试管放入烧杯中,放在天平上称量,然后将盐酸倒入  相似文献   

18.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的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锥形瓶、玻璃棒、气球 【设计实验】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相似文献   

19.
例1天平两端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内盛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将原子数相等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左盘和右盘烧杯中,反应完毕后在哪盘烧杯中加入多少克同种金属,天平才能平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化学教学》96.8期"一种多用途的实验装置"(下称《装》文)文中"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完全是95年普通高考化学试题中27(1)题的翻版,《化学教学》95.10期文章"对一道高考试题的异议"(下称《异》文)已对该题作详细评述,文中观点本人十分赞同.27(1)题命题者及《装》文作者可能基于这样的认识:天平称量的是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又是千真万确的科学真理,所述实验又都是在封闭体系内进行的,与环境无物质交换,当然应当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也即反应停止后再把装置放到天平上应保持平衡.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该端上升!问题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