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9)
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明确了我国公司实行认缴资本制。新《公司法》实行认缴资本制,在在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的缺陷。因此,我们要着手采取一些灵活的措施,完善债权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3.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6,(5)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革为登记制,这一制度的改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一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降低公司设立门槛,激发社会投资活力,鼓励创业、拉动经济增长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但是,公司资本制度作为平衡股东权利、债权人利益以及社会公益的杠杆,在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公司债权人的保护也将面临历史性的难题,尤其在我国目前债权人保护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2):134-137
2014年3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实施,其中最低注册资本和实缴制的取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最低注册资本的废除是中国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变迁的重要体现。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债权人保护和\"无赖公司\"的法律规制问题,完善信息披露、政府的监管重心从事前向事后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还需要在实践的发展中完善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5.
卫力思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7):92-93
欧盟的第二号公司法令以及我国的公司法都是在法定资本制的基础上朝着保护债权人,灵活运用公司资本的目的出发进行修改的。但修改结果体现在最低注册资本方面却都仅减少了注册资本的数量,而未对其有实质性改变。该文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着眼,提出了在减少最低注册资本的基础上引用资产信用、偿债能力作为衡量指标,从而进一步接近保护债权人,灵活运用资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李启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3):32-34
长期以来,我国公司法的理念是建立在资本信用基础之上,确定最低资本金制度,以维护交易安全与债权人利益,其实,资本信用与资产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表层看,是公司资产和信用;从内容看,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7.
金海平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4(2):50-51
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公司的一大特点,它降低了投资的投资风险,保障了投资的利益。但交易中的风险并没有消灭,而是转嫁给了公司的债权人,即增加了公司债权人的交易风险,如果平衡二的利益关系,大多数国家的公司立法中都作出相应的规定,对此,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也规定了一些保护制度,如公司资本制度,债权人异议制度,公司债持有人的保护和公司破产清算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万广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3):101-104
我国修改后的《公司法》实行认缴资本制,在认缴资本制下,股东可以分期缴付出资。从法经济学视角分析,对认缴股东所享有的股东权,立法的态度应是原则上承认,例外情况下限制,即凡股东出资原则上一概享有同等的股东权,不因是实缴或认缴而有区别,但法律规定或股东间约定可以限制认缴股东的股东权;就股东权具体权能而言,《公司法》区分股东各具体权能,承认认缴股东的共益权,否认其自益权。这种理解与《公司法》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和立法目的相契合。 相似文献
9.
2014年3月1日新修订的《公司法》取消严格的实缴制,而改为认缴制。公司的注册资本制度日益宽松,市场的投资环境愈加开放,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这一制度的转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其中的一大主旨始终不离债权人的保护。因此,我国公司债权人制度应着力于加强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限制利润分配,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以及增设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等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公司合并对公司债权人的债权实现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应以损害公司合并效率为代价。新《公司法》很好地确立了这一立法价值取向,但是在保护债权人制度的具体设计上,却存在诸多的缺陷,特别是没有规定债权人权利损害的救济请求权,对债权人的保护殊为不利,需要立法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1.
邬云霞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109-112
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公司债权人,公司制度设计时应保护其合法的利益,然而在我国《公司法》中对公司债权人保护有许多不足,公司法中更侧重对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为此,应从5个方面对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予以完善,具体包括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公司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的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到来,各国掀起一股资本制度改革的浪潮.我国也必须顺应这一世界潮流,否则将会为时代所抛弃.但是顺应不代表盲从,因为各国的立法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而且不论是从法社会学角度来看,还是从价值目标的理性选择来看,授权资本制都不适宜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情况.所以借鉴和吸收其先进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改进法定资本制才是我国资本制度改革之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既不能继续沿着法定资本制度的路子走下去,但也不能就此认为我国已经有适宜折衷资本制生长的本土资源。由于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在性质上的明显差异,决定了它们应各自实行不同的资本制度,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坚持法定资本制,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实行折衷授权资本制或认可资本制。 相似文献
15.
债权和债务关系是国家博弈和互动的工具和筹码,在英国霸权体系和美国霸权体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债权是维持英国霸权体系的工具,同时也是发生霸权更迭时的重要筹码,债权国是英国霸权体系的挑战者.而债权却不是美国霸权的体现,债务才是美国维持霸权的工具,美国体系中的债权国会被迫帮助美国维持霸权.一个国家是债权国还是债务国并不是判定这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标准,不能够由美国在英国霸权体系下成功称霸的历史来预测和暗示当今美国霸权体系下债权国的未来和霸权更迭模式.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变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阶层与教育获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别日益扩大,从而使教育不平等问题愈加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的学校制度能够降低出身的不平等或者降低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因此,当今学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弥补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即通过建立“公平教室”、创建“功能共同体”、改革考试制度等,以促进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许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43-49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既传承了传统代位权制度,又对传统代位权制度进行了扬弃和创新,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立法特色。但我国代位权制度仍有不少缺失和漏洞。从我国现有代位权制度出发,对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完善我国代位权制度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公司资本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桂荣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3):39-42
章对两大资本制度做了简要评介,分析了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理论基础、现实背景和实施效果,重点探讨了公司资本制度在立法设计上存在的部分缺陷。笔认为现行公司制度存在着对技术创新趋势关注不够、物资比重过大;不注重企业实际经营能力、资本制度规定过严;增资条件过严而减资条件太简单等三方面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