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渡边澄子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研究者,对野上弥生子等近代女性文学家进行深入研究,是日本著名的女性文学批评家。著有:《野上弥生子研究》、《不败女人的生活方式》、《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等,本文以其对樋口一叶的研究为中心,对渡边澄子的著作《日本女性文学论》进行解读。近代女性主义文学作家努力地追求自我、力求摆脱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束缚,她们用妙笔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将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和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与困惑都凝结于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是近代日本女性文学。本文以樋口一叶为中心解读?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一书中渡边澄子的日本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在经历了中古时期、近代、现代的发展历程,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随着各时代的不同而具有符合当时时代特色的形象特征。纵观日本文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就"女性形象"的发展做一个研究。从封建王朝到资本主义,女性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中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则是本文着重讨论的主题。即从中古时期、近代到现代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因此,笔者将按发展时期分为中古时期、近代、现代三个部分,结合该时期的社会背景、思潮及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日本中间文学第一人"的渡边淳一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有些日本媒体评价他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但是他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都体现了渡边文学对现代女性的关注。基于此,通过对渡边文学中女性具体形象的分析,来探索渡边文学的精髓,进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渡边文学中男女两性地位及性别意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夏雅君  杨健 《英语辅导》2010,(3):225-227
在英国文坛,荒岛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从《鲁滨逊飘流记》到《蝇王》,英国文学史上产生了一系列以荒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这三部荒岛经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重新审视历来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对西方各国的女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女性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追求与男人平等的政治权;第二阶段是二战后女性主义的兴起以及20世纪后半叶美国妇女文学的发展对女性主义的影响;第三阶段是女性主义批评.  相似文献   

6.
女权主义思潮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虽有继承性,但更重要的是她的开拓性。她敏锐地意识到男性作家存在歪曲女性形象的现象,并提倡女性应该寻找自己的文学传统,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而这三点仍是当代女性主义者争论的焦点。可以说,伍尔芙是女性主义的先驱者,其思想和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几乎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胡严艳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2):69-71,76
女权主义思潮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虽有继承性,但更重要的是她的开拓性。她敏锐地意识到男性作家存在歪曲女性形象的现象,并提倡女性应该寻找自己的文学传统,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而这三点仍是当代女性主义者争论的焦点。可以说,伍尔芙是女性主义的先驱者,其思想和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几乎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虹影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塑造了大批女性形象,她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试图借助相关女性主义理论,以她的三部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K》《上海王》)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虹影小说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9.
杜十娘与辛瑶琴是冯梦龙在《三言》中塑造的两个女性文学形象,作者对这两个形象的角色把握倾注着自已的文学思想,个性情怀,因此在审美向度、贞节悖向、理范情维等方面均表现出作者对这两个文学形象既相同又相异的适度把握。  相似文献   

10.
王耀华 《海外英语》2012,(2):183-184
张爱玲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一位传奇的女作家。该文尝试对张爱玲的自译作品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解读,并从关注女性,女性原作形象再现,增补和强化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查尔斯·狄更斯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以19世纪维多利亚社会广阔的生活为背景,以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及阶级的审美要求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完美女性形象。与英国传统文学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强调外表美丽以及品质高贵等大不相同的是,狄更斯心目中的这些完美的"天使"主要以质朴、柔弱以及顺从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69 Sixtynine))日本作家村上龙创作的一部风格独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几个性格各异的男性。但与几个男性主要人物相比,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个性却更加鲜明。这反映了作者村上龙对女性持有的一贯态度和对女性艺术形象的塑造特点。村上龙的大部分作品,对女性的认识主要来自年幼时的生活经历,并且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的特色都可以从《69 Sixtynine))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3.
山田咏美是现代日本女性文学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创作了以现代日本女性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天国的右手》即是其代表性的小说之一。本文站在后现代性文学的立场,通过阐述该小说的女性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来探究作家通过文学这一形式来张扬现代日本女性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意图,并由此来对这一表现形式予以审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日译本《通俗三国志》与《诸葛孔明鼎军谈》的比较,指出作者元祖竹田出云熟知《三国演义》或《通俗三国志》,《通俗三国志》可能是该作品的语言表现的直接源泉。《诸葛孔明鼎军谈》一方面继续发挥刘备的正统性,把曹操彻底塑造为反面角色,另一方面则遵从净琉璃把"保全安泰作为闭幕"的结尾特点,使三国的大将最终和解,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剧作在充分利用三国演义故事的同时,增添女性形象。剧中女性角色活跃,以女性的牺牲成就剧中人物的成功,构成净琉璃所要求的悲剧场面。然而,《诸葛孔明鼎军谈》的过度中国化,可能使日本观众接受起来感到困难,故而没有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女性作家的创作相当活跃,水准也相当之高,作品频频入选芥川、直木等纯文学奖项。以至于大江健三郎将女性作家团体视为开创日本“新小说”的主力军。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日本女性文学的三次高潮来探究现代日本文学繁荣于女性文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从《海上花列传》伊始,海派小说的叙事形象开始建立,也可以说“女性”的叙事形象开始建立。张爱玲和孔慧怡以她们独特的女性体验在翻译、编订《海上花》英译本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女性视闲。从书名翻译的选择、原文序和楔子等的删除并加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三个方面,均可说明女性视闻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凸显女性身份的。通过分析女性人物形象刻画中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可以窥见译者精湛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7.
施济美的文学创作生涯呈现了一个明显的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她笔下的女性形象逐渐丰满,女性世界逐渐拓展,她和她的人物一起从女性神话蜕变为真实的自主的独一无二的女人.在她1947年以前的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神秘气质和牺牲精神使得她们成为女性神话塑造的玩偶,不具有生命活力,也缺少辨识度.1947年以后的作品则呈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她们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迷宫的思考与感受.  相似文献   

18.
《日本灵异记》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佛教说话集,其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儒学典故。不过,先行研究中并没有指出其中某些中国元素的出典,也没有考察借用的意义,更没有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对中国文学吸收和改造的方法。本文以"轩辕黄帝之阴阳术"为考察对象,考证出其应出自中国史书《史记》,认为作者景戒将《史记》中关于"轩辕黄帝"与"阴阳术"浓缩成一语,并将其与佛教人物和因果报应相比附,实现儒学向佛教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解读张洁和陈染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男性形象的残缺。在女性写作中,解构男权中心的文化传统,重建女性自我是一普遍特质。但是在这之中男性以残缺的、物的形象出现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镰仓时代大量宋诗传入日本,当中就有不少苏轼之作.而日本五山时期又是苏轼诗词流行的繁盛期,僧人们纷纷学习起了东坡诗作,受其影响,他们创作的诗文中与苏轼相关的痕迹也随处可见.僧人们或通过提及苏轼之名,或引用其诗词来表达自身的喜爱、敬佩之情,这在一定层面上也反映了苏诗给这个时期的汉诗文所带来的影响.文章着重介绍日本五山文学中与苏轼相关的诗句,分析五山僧对苏诗的受容情况,浅谈苏轼五山文学中的形象及其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