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雅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今后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提出,践行博雅教育理念,体育实践要以终身体育为前提,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体育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体育舞蹈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是体育与美育的结合产物.通过体育舞蹈的德育教育功能、体育舞蹈的智育教育功能、体育舞蹈的体育教育功能、体育舞蹈的美育教育功能以及体育舞蹈的心理素质教育功能来论证体育舞蹈的素质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体育舞蹈的素质教育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鹏屏 《体育函授通讯》2002,18(1):15-16,39
体育舞蹈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是体育与美育的结合产物。通过体育舞蹈的德育教育功能、体育舞蹈的智育教育功能、体育舞蹈的体育教育功能、体育舞蹈的美育教育功能以及体育舞蹈的心理素质教育功能来论证体育舞蹈的素质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42-43
对小学体育舞蹈教学模式实施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摸索出针对小学生体育舞蹈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对培养学生自信和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基于外国语小学的定位和"我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确定了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办学方向,形成了的"特色鲜明、开放多元"的学校,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外小体育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实施与拓展。东湖路校区以体育舞蹈为切入点,根据年段特点整合拓展教学内容,科学确定年段目标,形成了恰恰、伦巴、牛仔舞等完整拉丁课程体系。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了学生阳光儒雅的气质,使每个学生都有了一技之长,凸显学校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全社会提升体育舞蹈教育的认知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享受体育舞蹈教育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中体育舞蹈在学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审美意识中的特有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体育舞蹈教育紧紧围绕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审美意识等核心,以全面培养学生体育舞蹈方面的兴趣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基础动力,向学生全面素质提升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体育舞蹈的动作要素,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了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教育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体育舞蹈是一种优美的人体动态艺术,是向大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舞蹈课实施的尝试,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将有助于体育舞蹈的教学改革和审美教育的深化,进一步加强了体育舞蹈在美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具有学科、师资力量等综合优势。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调查分析,认为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并对构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师和教学、竞赛等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申玲 《搏击·武术科学》2016,(4):133-135,14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体育舞蹈的功能价值:体育舞蹈的德育、教育价值;体育舞蹈的健身、健心价值;体育舞蹈的审美、欣赏价值;体育舞蹈的创造性、智育价值。其次,从以下三个角度来阐述体育舞蹈在中小学开展的必要性。从学生角度来讲:舞种多、易掌握、安全性好;从学校角度来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的连续性要求;从实践角度来讲:高校体育舞蹈的成功推广、青少年选手在国际大赛上的突出表现;最后,分析得出结论:体育舞蹈在中小学课堂开展是必要的,提出体育舞蹈在中小学体育课堂开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邵进南  李欣 《体育教学》2013,33(5):58-59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坐落在大连市中山路507号,和美丽的星海公园隔路相望,学校创建于1955年。目前,学校有20个教学班,学生675人,教职工54人。学校始终秉承"涵养博雅教师,培养博雅学生,浸养博雅家长,润养博雅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博爱之心"做教育,以"雅致文化"育人才,大力倡导"兴博学之风,做儒雅之人"的校风,践行"雅思雅艺雅涵雅行"的学风。学校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艺‘双3+1’项目"(即: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至少掌握3(必修)+1(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对大学教育的作用 ,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 ,同时对师生体育舞蹈教学的兴趣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 ,折射出体育舞蹈所具有的魅力及高校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体育舞蹈在我国许多城市发展势头良好,当前我国已然发展成为体育舞蹈大国,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体育舞蹈的学习的行列中来.本文从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规范化的视角出发,努力深化体育舞蹈教学和体育舞蹈教育实践,尤其是使一些希望以此为事业的学生有良好的、扎实的专业基础,进一步推进、完善我国体育舞蹈社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舞蹈融音乐、舞蹈于一体,是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通过分析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个性以及音乐与动作的关系来阐述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教育应与舞蹈教育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化传承的理念”,该文针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强调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理念优化的重要性:体育舞蹈的“文化传承”,是中西方文化互促共进的发展需求,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要求。分析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优化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二是构建“四个课堂”的教学模式;三是建立“双向运行”的管理体系。建议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结构优化应当以“四个课堂”为切入点,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科学系统地整合教学与训练、课内与课外、普修与提高、校内与校外等方面,构建全面立体、供需平衡的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姗姗  汪阳帆 《精武》2013,(19):49-50
体育舞蹈是集体育、艺术、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不但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吴有多元化的教育价值。随着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中的广泛开展,受到了很多爱好者的追捧。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来充分体现出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有关于体育舞蹈教学的创新型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舞蹈是体育与美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之一;它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和谐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并接受更高级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将具体阐述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诠释体育舞蹈在体关教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美学     
G802关于体育舞蹈美学价值的研究=Research on theaesthetic value of dance sports[刊,中,A]/单亚萍(浙江大学体育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44-145参6(MYL)体育舞蹈//美学//美育教育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的一项运动,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阐述了体育舞蹈的特征,并从不同的角度、新的视眼、方位来剖析和审视体育舞蹈与美学的关系,充分展现其不俗的内涵,进一步强调了体育舞蹈在美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和美学角度对体育舞蹈审美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体育舞蹈作为身体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具有以下审美特征:1)体育舞蹈的竞技性。体育舞蹈应以真和健康为评判标准,追求身体审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展示其竞技之美。2)体育舞蹈的社交性。应以善和道德为评判标准,直面鲜活的人生,体现生活之美。3)体育舞蹈的艺术性。应以音心相映,身心合一为评判标准,追求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艺术体育教育,进一步提高了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为艺术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体育舞蹈是一项寓艺术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一体的体育运动,青少年参与体育舞蹈练习不仅能够提升身体素质水平,还能很好调节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青少年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1]。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西安市未央区10家代表性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或俱乐部的经营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找出培训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完善对策,更好地促进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将体育舞蹈MCAI课件应用于体育专业院系的实际教学中,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评价分析.主要结论:引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理念,既可以拓宽教学方法,又顺应当前体育教育的改革趋势,得到学生和相关专家的认可.建议:加强体育舞蹈教学课件的研发,有针对性地增加体育舞蹈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增加教学对比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