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基于“焦作现象”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焦作作为一个成功转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其发展过程--"焦作现象"不仅已成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成为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学术术语.作为时下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典范,由"焦作现象"而生的"焦作模式"是否在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焦作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吗?通过对"焦作现象"的解读,剖析了"焦作模式"的实质,指出应该注意资源型城市转型在必为过程中更需科学而为之.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源的消耗殆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已迫在眉睫。在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该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路径,可以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业、第三产业等方式来调整自身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政府应该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法律法规、政策、资金、保障体系等诸多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产业结构转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甘肃省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对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的判断分析,指出甘肃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在产业结构、水资源、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挑战与困难,并根据转型的困难以及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分别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丰裕型城市和资源型城镇或矿区三种类型,提出了具体的转型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以平顶山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的战略模式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翀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6):112-113,151
唐山市处于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成熟期,因此从现在开始实施经济转型战略、正确定位,及早实现经济转型,对城市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从唐山市经济转型的目标选择、模式选择及主导产业的选择三方面对唐山市经济转型的定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杭州和深圳作为中国城市治理转型探索的先行城市,其探索历程揭示出了三个转型趋势,即:城市规划从技术决策走向公共决策;城市建设从经营城市回归营造良好的人居和营商环境;城市管理从技术革新走向制度创新。这些转型体现了中国的城市发展开始从利益一体型模式逐步向利益协调型模式的转变,从高度依赖行政手段的全能型模式向有序结合市场机制与社会自治的治理型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肩负着经济转型的历史使命。文章从黄石城市转型现状出发,依据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基本理论,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经验,对黄石城市转型的必然性、机遇及转型方向做了分析,并对黄石城市转型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城市建设理念正在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并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关专家和基层政府部门人士建议,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无论从应对日益趋紧的国外压力和国内压力讲,还是从实现经济转型抢占产业制高点的角度看,都应尽快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战略,通过选择"低碳化"的城市发展路径,以此为主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幼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淮南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处在中年发展阶段。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优越的区域位置,且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旅游开发和大力发展是许多资源型城市发展及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选择之一。积极发展淮南的旅游产业不仅为其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为其将来转型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数字化战略迈入新阶段,如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城市数字化发展是数字化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以《2021城市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中数字化发展竞争力百强榜的部分城市为样本,从组态的视角,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来解释营商环境与城市数字化发展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政务环境是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要素,数字人才和数字化基础建设对促进城市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主导均衡型”、“技术主导均衡型”、“组织主导环境型”以及“弱均衡型”是驱动城市实现数字化发展的四种有效路径。各城市应重视政府在各城市数字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不能忽视数字化人才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立足于自身营商环境建设需求,选择合适的城市数字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是实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转型时间、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的原则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式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全球"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是世界学习型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本文通过对各国学习型城市发展进程和实践经验的分析,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标准和策略三个方面揭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理念上,学习型城市将走向"包容"、"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在标准上,一些国家提出了绿色城市指数、综合学习指数等测评体系来测量学习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在策略上,既有国际层面的多维度发展策略,也有国家层面的个体发展策略。总体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体现出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型,"人"开始成为社会和城市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城市品牌问题与城镇化密切相关,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应该追求一种将城镇化与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并且在这种新模式下探索城市品牌问题。通过研究绿色城镇化视域下丽江城市品牌的构建与升级,对丽江的绿色城镇化、城市品牌,以及丽江绿色城镇化转型中的城市品牌升级模式等相关问题作了分析和论述,尝试构建出绿色城镇化模型——PIECT模型、城市品牌模型——I&R-P-C模型,并提出绿色城镇化与城市品牌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效应,丽江城市品牌的发展路径及升级模式,以期对丽江的城市管理者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唐山市古冶区在近代是一座依靠工矿业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开滦煤矿对于古冶近代城市的形成、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对比开滦煤矿创办前后古冶地区社会风气、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市政设施建设等,分析了近代工业在促进传统市镇向近代城市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古冶为例,探索近代工矿型城市发展的路径,对于资源型城市的二次转型、发展,以及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鉴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自身形成、发展的特点,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转型的问题。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各级政府效用最大化,将体现为资源型城市快速而有效地实现转型,逐步提高经济发展实力,协调区域间的发展。转型的成功,不仅使中央政府的职能目标得以落实,地方政府也可以使自己所追求的地方利益得以实现。文章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各级政府在资源型城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20,(3):88-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凭借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优势不再凸显、经济转型动力不足等困境。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从生态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困境的成因,探索资源型城市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以期能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是资源城市在转型中的发展战略之一,是建立新城市文化内涵、模式、战略的重要路径和资源,由集团化产生的文化价值、管理价值和模式也因此成为城市内涵与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市场现状分析入手,介绍了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依托教育优势的成功经验.立足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际,分析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冲击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如何依托和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90-9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整体加快,城市发展正面临城乡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压力,城市规模与外来人口的双向扩张,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的叠加升级。职业教育发展也受到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和价值多元的综合考量。因此,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螺旋式上升的功能,还将有利于经济社会为职业教育自身转型提供外部动力和市场牵引。  相似文献   

20.
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经济规模、政治生态四个维度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以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为内源潜变量,以资源管理、环境治理、经济规模、政治生态四个层次的12个因素为外源潜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来研究各变量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影响。研究表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经济规模、政治生态是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变量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资源管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最大;各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各个变量要相互协调统一,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