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针对民众存在的种种消极心态,通过开展诉苦运动,充分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起到了较好的情感动员作用,使广大民众对党的抗美援朝决策产生了高度认同感并在行动上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相似文献   

2.
界河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战争,一个多么残酷的字眼!提起战争,总会让人忆起那一幕幕血雨腥风的场面,想起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场景,闪现饱受战争之苦的难民们焦灼的眼神。战争带走了最美好的情感和记忆,带来的却是无辜民众无法抹去的伤痛和迷茫。  相似文献   

3.
《百合花》是在一种温馨而又让人感伤的情感氛围里着力于对美好人性与人情的诗意赞美。本文通过细读,发现《百合花》的叙事策略在文本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把美好人性人情的故事与战争英雄的“传奇”成功地拼接在一起。因而对英雄精神有节制的颂扬与对普通民众情感的真实书写的完美糅合赋予了文本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技术手段的动员下,民众往往狂热和自觉地参与到战争中,这对于战争程度的加强和战争时间的延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人们追究战争责任的时候,民众的热情常常是一个被忽略的因素.因此,研究群体性狂热与战争伦理的关系,就显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略论美国公众舆论对朝鲜战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民众的公众舆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到了朝鲜战争的进程和规模,而且甚至还影响到朝鲜战争期间的美国总统的选举。  相似文献   

6.
心理战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其威力不仅危及军人,同时还波及民众。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心理战的对象不仅是军人,也包括民众,不仅其作战过程伴随整个战争的始终,其作战样式也变化多样,且极具欺骗性。它直接影响预备役部队及民众在战争中的行为反应速度及作战能力,甚至对指挥者的战略和战术决策产生干扰作用。因此,实施心理战教育训练,增强预备役部队及民众的心理战意识,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将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吴倩 《海外英语》2022,(8):207-210
本·方登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摆脱战争小说传统的宏大叙事,将故事设置在以比利·林恩为代表的伊战士兵在因意外被媒体拍摄到而成为战争英雄,回国进行短暂的“胜利归来”的背景下,从另一角度刻画了全新的战争英雄士兵形象。比利作为士兵对自身价值的否定,与政客、石油公司老板、投资商人、啦啦队员、保安、家人、同伴等多种身份在利益、情感、阶级上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士兵面临的身份认同缺失、精神迷茫、狂躁、暴力倾向、情感孤独冷漠、被亲情与爱情抛弃等多方面的身份危机。比利对伊战以及士兵身份正义性的怀疑,民众把B班士兵当作商品进行消费的心理,以及大众媒体下英雄的产生过程,大资本家诺曼以及石油公司老板等对B班的利用与剥削都揭示了士兵身份危机的多重原因,包括个体缺乏精神信仰被身份裹挟,消费时代下民众的冷漠心理及媒体的娱乐化导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导致的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等。士兵的身份危机并不仅仅是个人危机,更反映出时代背景下,美国社会虚伪、异化、阶级撕裂的扭曲现状。  相似文献   

8.
《诗经》和《汉乐府》都具有突出的现实主义精神,其中的战争诗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于战争的不同情感倾向通过战争诗表现出来。汉乐府战争诗的情感倾向对《诗经》有比较明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德育的道德情感培养陈光全一、关于道德情感的功能我国古代教育家精辟论析了道德情感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提高民众的道德情感素质,有利于国家管理和维系社会安宁,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单靠政令刑法,还要注意陶冶民众的道德情感。他说:“...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和现实两大视角,透视我国民众法律情感缺失的主要原因;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多个维度,探寻增强我国民众法律情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21,(6):16-21
日本于1942年占领荷属东印度后,为加强对当地民众的规训和思想控制,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媒介来实施其宣传计划。其中,电影宣传是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日本军政府制定了详细的政策,使宣传电影能够尽可能覆盖到荷属东印度群岛各地,为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日本的一系列法西斯宣传电影,在蛊惑当地民众、文化侵略和进一步推进军国主义战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关东州"地区的日语教育正式进入战时体制教育的时期。因此,日本殖民统治当局在东北地区颁布新学制,定日语为国语来提升日语的地位,建立起完整的学校体系,还在1943年颁布了极具强制性的《关东州人教育令》,在"关东州"地区逐步加强普及日语的力度。这种日语教育罔顾中国民众的意愿和情感,以培养侵华战争的后备军为最终目的,充分体现了其奴化教育及文化侵略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长征不仅具有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在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之际,对社会各阶级的心理影响也是巨大的,它增强了共产党人的胜利自信心和革命使命感,提高了社会号召力,赢得民众信任,也滋长了国民党内部对“剿共”战争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自18世纪末形成以来曾出现过三次高潮,无论哪一次高潮,民族主义都成为政府动员,民众参加战争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意识形态,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如此。民族主义是一种最强烈的感情,在它面前,“国际主义”、“共产主义”都黯然失色,当民族主义成为政府发动战争,动员民众参与战争的工具以后,战争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美国战争文学年轻而富有朝气.它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的战争画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并以独特的形式影射出不同战争的时代特点、人们对战争不同的态度、观念和情感,这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学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美国战争文学年轻而富有朝气。它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的战争画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并以独特的形式影射出不同战争的时代特点、人们对战争不同的态度、观念和情感,这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学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飘》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这篇小说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唯一一部代表作品。小说通过南北战争这一事件,细致深刻地描写了各个主人公命运与性格的改变。这篇小说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的迫害和民众对战争无奈的接受。  相似文献   

18.
重庆大轰炸是日本侵华暴行的重要罪证之一,无论普罗大众还是战时领袖均深受其害。蒋介石作为重庆大轰炸的见证者、受害者、抗击者,在其日记中对此有着丰富而翔实的记载。在蒋介石笔下,重庆大轰炸是其直观感受最强烈的战争行为,蒋不断突破对战争的既有认知,又不时被民众的不屈精神所感动。蒋介石眼中的大轰炸不仅仅是一种战争行为,还夹杂着日军横暴、弱国无奈、空军不堪、人心动摇、大国压迫等多重意蕴。品读蒋介石日记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记载,我们可感受到战争的惨烈,也折服于中国民众悲壮的抗战精神;可感知因战时国家贫弱而不能有效保卫民众生命的无奈,更要倍加珍惜当下和平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今战争小说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战争女性在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常常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异数;在中国现代战争小说中是通过革命战争寻求妇女解放的榜样;在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中则是按照男性标准塑造出的女英雄。透过中国古今战争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可以解读男权社会对于战争女性不无苛刻的道德和情感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今战争小说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战争女性在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常常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异数;在中国现代战争小说中是通过革命战争寻求妇女解放的榜样;在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中则是按照男性标准塑造出的女英雄。透过中国古今战争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可以解读男权社会对于战争女性不无苛刻的道德和情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