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秀琼 《天中学刊》2011,26(3):10-14
曾枣庄在宋代古籍整理研究、三苏研究和宋代文学史研究三个领域成果丰硕,大部分著作因具开创性获得了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中国古代文体学是他近年学术研究的新领域,该领域的许多成果对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曾枣庄的研究特点是论述性、资料性兼具,考述并重,文史合一。  相似文献   

2.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的学科。该学科重要奠基人程应谬先生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史和宋史研究专家,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家驹是著名宋史研究专家,其对两宋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已成为经典之论;著名宋史研究专家朱瑞熙先生在宋代政治史、文化史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曾被选为中国宋史学会会长。这些老一辈学者为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户别是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宋代户别的研究迄今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此文主要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有关宋代户别研究的论著成果,希冀对宋代户别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户别是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宋代户别的研究迄今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此文主要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有关宋代户别研究的论著成果,希冀对宋代户别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莫砺锋是新中国第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他传承了“程门”学术传统,治学态度严谨,文献与理论并重。莫砺锋教授在唐宋文学研究尤其是宋代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当代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他在宋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独辟蹊径,成果颇丰,成为宋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同时,莫教授心系大众,借助各种平台传播古典文学,使之获得更广泛的受众,也是当下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6.
胡沧泽教授的新著《中国监察制度史纲》(方志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是中国监察史研究领域的又一新成果。出版后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胡教授长期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检察制度,论著颇丰,其《唐代御史制度研究》专著曾获得福建省社科优秀论著二等奖。新著是集作者多年研究心得而成,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纹华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3):120-123,128
以散文概念为中心,兼及对散语的考辨论析,这是马茂军重建其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的必要奠基。在《宋代散文史论》中,马茂军将风神、自由、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同时纳入中国古代散文的审美研究和传统研究领域,彰显着其理论探索的巨大勇气,且以此为理论基石,展开对宋代散文作家论和流派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学界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和近代平等思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当下,学界主要在平等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封建社会平等思想的形式和内涵的研究、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平等思想的研究、中国近代男女平等思想研究,以及宗教平等思想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中国古代平等思想的研究方面一般性介绍的成果较多,深入挖掘思想根源和经济根源的成果较少;对于中国近代平等思想的研究从个人思想的角度研究成果较多,而从整体上研究的成果较为缺乏;研究的批判性不够,简单肯定的多,辩证分析的少.  相似文献   

9.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8年,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重点刊发文、史、哲等传统学科领域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主要特色栏目有伦理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其中,"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专栏曾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开展的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指?  相似文献   

10.
李小奇的专著《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著者把园林文学研究从宏观鸟瞰推向微观深耕,从整体性研究转向专题研究,在此领域内具有开拓性意义。著中对唐宋园林散文文献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和辑目,对于园林文学研究乃至整个园林研究,都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成果。  相似文献   

11.
胡钟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世界古代史专家,生前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会长。他在世界古代史、古代社会经济形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学界所公认的。不仅如此,他还曾涉足蒙古史研究,尽管其明代蒙古史领域发表的论著数量有限,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胡钟达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我们讨论他在明代蒙古史领域的建树,以表达对先生的怀念。  相似文献   

12.
出土简牍为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时至今日,中外学者利用出土简牍研究中国古代城市问题已取得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出土简牍资料的梳理与利用,从三方面推进了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进展:一是出土简牍与中国古代都城研究,二是出土简牍与中国古代普通城市研究,三是出土简牍与中国古代城市理论研究。共计有二十余种简牍资料在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用,城市分类与城市分级理论的植入,成为这些成果中的两个亮点。这些出土简牍的利用与城市理论的植入为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中国台湾的学者交流讨论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最新成果,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选举产生了新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程杰教授在致力宋代文学研究的同时,多关注古代花卉文化尤其是梅文化的研究,近10多年来,陆续推出了《宋代咏梅文学研究》、《梅文化论丛》、《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等专著,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中国梅花名胜考》是这方面又一部深耕力作,中华书局2014年5月出版。全书60万字,插图247幅,16开布面精装。  相似文献   

15.
李政道教授在北京为400余名中学生讲授了当今世界科技前沿知识,介绍了物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李政道所作的题为《科学的挑战——从中国古代到现代》的演讲,介绍了我国古老的“五行”学说与天体的关系,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发现的当代世界最早的超新星,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成果充满了自豪感.他还用生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董仲舒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热点.综观近十年董仲舒研究的全貌,在原有研究方向与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呈现出理论观点愈加具有创见性、视角愈加新颖独特、选题愈加精细具体、领域愈加宽广的特点,研究者在注重研究历史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问题,不断推动董仲舒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有其重要的地位。李泽厚先生曾写道:“宋代是以‘郁郁乎文哉’著称的,它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上自皇帝本人、官僚巨室,下到各级官吏和地主士绅,构成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宋代的文人写意画,正是在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上,才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8.
明代是中国古代楚辞学史上研究宋玉成果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朝代。在宋玉作品的艺术探讨、真伪鉴定和整理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9.
背景链接 罗烨,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不详。《醉翁谈录》是他编纂的宋代笔记。此书保存了大量关于古代(主要是宋代)的小说、戏曲和其他通俗文学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唐旺珍 《文教资料》2007,(26):19-21
悼亡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领域中比较特别的题材,在潘岳后成为专有名词,专指悼念亡妻的诗作,然而悼亡诗一直不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最近二十多年,随着诗歌研究的深入,学者对悼亡诗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并在译析作品、个人研究论著、论文情况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中还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