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琳 《亚太教育》2021,(4):50-51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受到了较多重视,特别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家国情怀已经开始融入较多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引导。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践,全面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全面有效地贯彻家国情怀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国家”二字来看,是先有国后有家,有了祖国强大的保护才有家庭的幸福温暖。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对国家的一种深厚的情感,只有在国家的保护之下,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法律意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国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本文主要针对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许桂菊 《考试周刊》2022,(3):147-150
家国情怀指的是以地缘或者血缘为基础的对国家形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集中体现在对故土和国家的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场所,在进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时候,必须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作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念,为其将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育小学生良好价值观念、情感理念,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道德与法治学习中,以便将来成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教师需要有导向地挖掘道德与法治素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情怀,开展小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活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记忆,获得最佳化的实践体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李晓程 《学周刊C版》2022,(30):106-108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卓越品质,一个人只有具备家国情怀,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而基于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质,它显然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因此,文章将简要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从全面解读教材内容、引入本土教育资源、采用家校合作模式、建设生活教学情境、巧借信息教育技术、引入社会热点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其培养策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包括图书、音像资料、数字化资源以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内容。教学用真实的乡土资源,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精选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强化学生政治认同,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社会价值体认。本文从实践角度谈一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创设"家国情怀"教学情境;优选"家国情怀"教学内容;优化"家国情怀"教学方法的策略,能够让家国情怀的培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青少年的道德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厚植家国情怀成为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被提升到国家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把家国情怀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融合.本文结合自身教学从利用教材资源、创新课堂模式、实践活动拓展等方面就学科教学融入家国情怀教育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道德的不断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统一编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进而改善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过去传统教学中“重主科轻副课”观念的影响,学生、教师甚至是学校,都忽略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逐渐重视,对学科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的政治学科,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正确观念的引导以及学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家国情怀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对于国家发展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了解国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爱国情怀,使初中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华侨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和道德水平,厚植家国情怀。可通过夯实情感引导助推情怀养成、善用环境教育补充教学资源、巧用教材教学再现华侨精神等策略,善用闽南华侨文化,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3.
高磊 《考试周刊》2022,(26):155-158
教育改革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教学方面做出巨大改变,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出新”,切实让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并让学生产生新体验,以此来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扎实学生知识根基。与此同时,也对学生的多项品质培养寄予厚望。在力求课堂“出新”、学生品质健全的视域下,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阐述与分析善用热点题材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良好策略,希望所提出的观念、策略解决相关教师教学方面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4.
曹学川 《学周刊C版》2022,(32):163-165
现代教育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实现知识与精神层面的双重成长。家国情怀是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学生历史综合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学生道德及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家国情怀对于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现状,并针对如何进一步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渗透家国情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生活认知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健康的思想品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在资源发掘、活动组织、训练设计等方面积极探索,这样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韩娬媚 《亚太教育》2022,(21):11-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力量需要红色精神,通过教育手段,将红色精神渗透到具体学科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红色情怀。因此,学校需要统筹利用好教育资源,秉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教育宗旨,创设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成长共筑精神家园。围绕红色教育和家国情怀培育,从课程内容、实践方式、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家国文化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部分大学生对家庭的依顺、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效忠观念有所淡化,影响其对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科学理解和正确践行。家庭和睦、乡土情怀、效忠国家等传统家国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传统家国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在新时代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对新时代大学生加强家庭教育,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必须紧跟时代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支撑,与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积极培育大学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罗春洪 《中国德育》2014,(13):14-20
顾炎武是一位坚贞的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先哲,其“合私成公”的道德理想、“天下兴亡,匹夫之责”的责任主张、“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行为原则,充分表达了其于国于家的道德情怀,是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之源。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强本之路,人才是富国之本。高中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影响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如何有效利用校园红色资源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便成为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也为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这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高中生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20.
顾炎武是一位坚贞的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先哲,其"合私成公"的道德理想、"天下兴亡,匹夫之责"的责任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行为原则,充分表达了其于国于家的道德情怀,是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