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新闻媒体展示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舞台。本文以2021年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介绍全球首个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升级版AI合成主播等创新实践。全国两会报道的新闻样态迭代更新,新闻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媒体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伟 《青年记者》2020,(1):56-58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肩负着新时代主流媒体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同时,作为"媒体的媒体",新华社先天具备技术基因,围绕技术创新迅速行动、及早谋划,把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重大任务进行部署。随着"智能化编辑部"的投入运行及"现场云""媒体大脑""AI合成主播"等智能化平台和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从融媒体到智媒体的深刻变革正在新华社全面推开并深刻影响着传媒业的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3.
2022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意义重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大媒体锐意进取,创新技术与报道方式。本文以2022年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介绍国内首个“天地跨屏”访谈、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两会故事·民主的样子”栏目、新华社英文客户端等报道实践和展示。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突出高质量发展,彰显高起点融合。  相似文献   

4.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27):2-3
新华社与马来西亚华媒共同设立的"新世华网"上线8月30日,由新华通讯社东盟编辑部和马来西亚世界华人媒体集团共同设立的新闻网站"新世华网"(www.newchinesenet.com)正式上线。新世华网由新华社东盟编辑部主编,立足于向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华侨华人提供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5.
李俊  周宁  文晶 《中国记者》2023,(11):58-59
<正>“新华社现场云平台”是新华社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移动采编系统平台,是新华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创新媒体服务的战略性平台。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社现场云平台”荣膺应用创新二等奖。这也是本届评选中,唯一获评应用创新类别奖项的央媒平台。新华社社长傅华强调要加强现场发声,推动新华社新媒体融合矩阵创新平台在全社报道中,实现“全球传播、全球到达、全球反馈”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以来,为千夫所指,遭世人唾骂。究竟所谓“两国论”是如何出笼的,其用意又何在呢?本刊特别约请了新华社高级记者、长期从事台湾问题研究和报道工作的新华社港台澳编辑部主任端木来娣撰写此文。请看——  相似文献   

7.
6月初,当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已经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为真实纪录历史进程,充分发挥新华社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整体优势,新华社<体育快报>编辑部决定出版"申奥号外".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中国传媒科技》编辑部:编辑部:你们好,我是青岛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一名记者,也是的忠实读者。上期贵刊刊登了一篇对新华通讯社社长田聪明有关传媒技术的访谈录,我读了以后深有感触。正如田聪明社长所说,信息技术是人类信息传播发展的直接动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传媒业的版图。传媒的发展必然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建设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就是新华社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多媒体数据库的建成,必将带动包括人力、机构的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改革,引发通讯社工作方式、发稿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对新华社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首款面向有车一族的音频客户端即将问世。10月10日,新华社上海分社与大数聚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车联网频道客户端项目,新华社副社长慎海雄出席启动仪式。这意味着备受各界关注的“新华社发布”客户端集群,正式延伸至车联网和音频客户端领域,为有车一族“在路上”提供权威资讯和一系列智能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0,(6):27-27
何平(1957年—),新华社总编辑、中国记协副主席、高级记者。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76年至1977年在北京近郊农村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2年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历任国内新闻编辑部记者、采编室副主任、部主任助理、新华社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兼国  相似文献   

11.
夏林,男,195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现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参考新闻编辑部主任,高级记者。著有《岁月如歌——一个新华社记者的采访笔记》等新闻文集。曾获新华社首届十佳编辑、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多次获全国新闻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2,(18):2-2
8月30日,由新华通讯社东盟编辑部和马来西亚世界华人媒体集团共同设立的新闻网站“新世华网”(www.newchinesenet.com)正式上线。新世华网由新华社东盟编辑部主编,立足于向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华侨华人提供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6月11日,"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上线,这是新华社在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方面迈出的新的可喜一步。"新华社发布"整合了新华社旗下各社办报刊、新媒体平台和信息产品,新华视点、中国网事等提供的信息可通过LBS智能推荐,供用户选择。"新华社发布"的目标是"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负责人说,人们所看到的"新华社发布"只是"冰山一角",在它下面,还有更为广大的平台。"新华社发布"不仅是客户端记者(以下简称‘记’):"新华社发布"在设计理念上是作为产品级还是平台级来进行开发的?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负责人(以下简称‘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资料工作是新闻事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报纸整个编辑系统有机环节之一。我们党一直十分重视新闻单位的资料工作。在1946年5月,《新华社、解放日报暂行管理条例》决定新华社编辑部改组,设立了与解放区、国民党区、国际等各编辑部、电台并行的资料室。1948年8月,新华总社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要求各分社以后不要用过多的人力去作编辑工作,要有采、编、资并重的明确观念,应当分配充分得力的干部去作记者与资料工作。同年,  相似文献   

15.
1948年,根据革命形势需要,新华社跟随党中央迁至西柏坡。这个设在中共中央大院里的编辑部,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指挥了全国各战场和各解放区的新闻报道。这一时期,新华社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新局面做准备。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历经时代变迁,新华社的工作方法、原则、经验,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海外信息用户达4400家7月23日在北京开幕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海外落地成果展显示,新华社海外信息用户总数由1996年的60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4400多家,供稿点由80个增加到137个。新华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机构。十几年来,新华社大力发展国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用户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越来越广。到2001年底,新华社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并设有亚太、拉美、中东、非洲、法语地区总分社和欧美、俄文、葡文编辑部,直接对外发稿,形成了多渠道、多语种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通稿主要依靠分布在国内外的记者采集。总社记者采写的稿件由有关编辑部处理。国内分社采写的稿件由分社负责人签发后,传送总社有关编辑部处理。对内播发的各类国内新闻,由国内部处理。需对外播发的国内新闻,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8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奥运火炬第一次实现了在珠穆郎玛峰顶的传递;新华社第一次在世界第三极上拍摄照片,实现了新华社新闻摄影历史上的突破;第一次从珠峰峰顶实现照片的“即拍即传”。峰顶首张照片拍完后2分钟左右就传回新华总社编辑部,4分钟后即向全球媒体播发。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新闻     
○新华社嘉奖率先报道伊战爆发的驻伊记者据新华网报道,由于在第一时间向新华社发回伊拉克战争开始的消息,新华社驻巴格达报道员贾迈勒3月20日获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于巴格达时间早晨5:30(格林尼治时间2:30)爆发,巴格达遭到导弹袭击,新华社驻巴格达的伊拉克籍报道员贾迈勒·哈希姆·艾哈迈德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伊拉克遭到袭击的消息,中东总分社编辑部在开罗时间4∶33∶50(格林尼治时间2:33)发出快讯,时效超过世界其他主要通讯社。对贾迈勒的突出成绩,新华社总社通过中东总分社向贾迈勒转达新华社对他的嘉奖。贾迈勒感谢新…  相似文献   

20.
“快笔小新”冲击波 “智能化时代,机器人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解放人的体力和脑力,写作也不例外——在84岁生日来临之际,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正式推出机器人写稿项目.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从江西瑞金发出了中华苏维埃成立的消息,同时宣告它本身的成立.2015年11月7日,新华社迎来机器人新‘员工’——‘快笔小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