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昌荣 《山东教育》2007,(12):36-37
一、谋篇布局的技巧 (一)起始句 起始句恰似龙首,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好的起始句能提高文章的可读性。比如,要求学生写一份安排参观活动的口头通知,题目仅提供了参观日期、参观内容,以“We have a busy day planned for tomorrow”作为起始句,语句虽然简单,却有先声夺人之效。  相似文献   

2.
刘啸 《现代语文》2007,(5):125-125
方法一:抓典型句子。典型句指起始句、结尾句、过渡句等 (2005高考辽宁卷)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1.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特定的视界。  相似文献   

3.
考测点导航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  相似文献   

4.
言语定势是言语表述中起定向作用的语势。它所研究的内容是很丰富的。首先,人们在进行言语表述时,一般并不是想到一句表述一句,而是先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明确的意念——而这意念又总是指向中心语义的,然后根据表达中心语义的需要,一句句有条不紊地进行表述。可见意念所确定的中心语义在言语表述中起率先定势的作用。这便是中心语义定势。其次,为着更好地表达中心语义,便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归根到底便是如何一句句进行表述。这里的关键就是确定起始句。当起始句确定之后,它对后续句便产生某种定向作用,使与之衔接的后续句在定向的范围之内向下延伸;而后续句后还有后续句,前面的后续句对后面的后续句同样具有定向作用。这便是句子衔接定势。再其次,当前一个句群的表述完成之后,它便对后续句群的表述起定向作用,后续句群便只能沿着与前一个句群的思路切合的思路去组织句子,这便是句群衔接定势。以此类推,还有语段衔接定势。本文拟就与句子衔接有关的中心语义定势和句子衔接定势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完全段是结构形式清晰、完整,表意清楚,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层次和作者写作思路的段落,它是段落中一种最基本的类型。 完全段的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起始部分、展开部分、终结部分。 起始部分:其功能主要是概括地提出本段的内容或中心,确定完全段涉及的范围和话题。它常以中心句或论题句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6.
阅读课文,要善于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一段文字的中心,有时用段中的某一句话直接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叫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一段文字的起始或结尾。在一段文字起始的,往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一段文字结尾的,常起总括全段内容,深化读者认识的作用。例如《我的老师》中有一段的结尾是:“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它点明了叙事意义,概括了全段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语段”分析例谈湖南/向明康语段是指由两句或两句以上的一组句子组成的段落,不含由一个句子构成的独句段落。语段在表现形式上有大于段、小于段或等于段三种情况。从语段的结构形式来说,多数呈起始、展开、终结三部分。从语段的表达方式看,有叙述型语段、描写型语段...  相似文献   

8.
段是句子的发展,是文章的一个意义单位,它反映了作者在思路发展中的一个步骤或一个停歇。从形式上说,有换行标志;从内容上说,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由于各个段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结构方式不同,写作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作用不同,因此,对段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叫法,诸如总起段,展开段,结束段,过渡段,强调段,记叙段,说明段,抒情段等等。还有一种段,在结构上有起始部分、展开部分、终结部分,也可以这样说,有起始句(领句)、展开句、结束句(结句)。人们把这种结构形式的段叫完全段。有的段却不是这样,一开头就是展开…  相似文献   

9.
抓住关键,迅速提炼中心 一篇文章通常要围绕某个中心而展开,主题句或中心句对全文起着统领概括作用,抓主题句就是迅速领会文意、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通常主题句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采用归纳法写作的文章一般是描述性语言在前,概述性句子随后,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结尾句.而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则是先进行概述,然后再展开细说,主题句就是文章的起始句.有的主题句也出现在中间,作者先阐述某现象或提出某问题作为导入,然后话锋一转,呈现阐述的主题,其主题句随陈述内容合乎逻辑地引出,而后又进一步阐释,主题句就是文中的转折句.还有的主题句隐含在全文当中,需要学生依据句际关系来推断,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词汇句法界面的事件凸显假设,事件结构中子事件的凸显模式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特点,这种凸显方式是通过词汇体与句法体的共同作用而实现的。从事件完成的角度看待事件的投射,被动句应该被看作是事件关系V_(遭受)的投射。由于V_(遭受)是V_(结果)与V_(起始)之间的关系组合,V_(遭受)的特点受V_(结果)与V_(起始)的投射方式影响,在事件的起始与发展阶段,动态性比较强,而在事件发展的结束阶段,静态性比较强,所以V遭受事件关系导致被动句呈现出动态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金庸先生的小说共有十四部,大致可简写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每一个字都是每部小说的起始字,十四宁练成一句平仄对仗的诗句,这十四部小说中倾注了金先生的毕牛心曲。  相似文献   

12.
按文章的总分结构分段有的文章是按总述、分述的逻辑顺序写的。所谓“总述”是指文章的起始段落或终结段落有片语居要的中心句。所谓“分述”是指中间的主体段落以中心句为纲来组织层次,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入相关的时体理论,对"曾经"和"已经"的语法意义进行描写,分析其时间指向和事件的影响与效应。研究表明:"曾经"用于过去完成,"已经"用于过去、现在、将来时间的完成。"曾经""已经"与句尾"了"的共现情况不同,"曾经"在时间指向上具有回溯性,与句尾"了"的"起始义"不相容,因而不能共现;"已经"在时间指向上是右向的,与句尾"了"的"起始义"相容,因而可以共现。"曾经"和"已经"都隐含事实的影响与效应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当后续句与隐含的影响与效应相符时,形成相承关系,不相符时形成转折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文古书没有标点符号,人们读书时用红笔在句旁加圈,作为句终的标志。在两字之间加圈,作为语意未尽而需停顿的标志。书写时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个字,这种读书方法叫做“句读法”。此法起始于汉代,直到光绪三十年(1804年)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启蒙思想教育家严复在他著的《英文汉诂》一书中才第一次采用标点符号。后来1897年,广东人王炳耀在我国原有断句法的基础上,吸收我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有一定的词汇量,读词的准确性及记忆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运用英语的能力及自信心。学习的起始阶段,师生之间用交际的方式递进对词与句感性认识。但重要的是,教师把句和词板书在黑板上的同时,必须对应地写出句子里每个词的音标,让学生见到词时,也能见到其读音的书写形式,如: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阅读考查中,面对既无总领式的起始句,又无归结式的总结句或起核心作用的中间句的段,如何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思想呢?笔在实践中体会到,语段的内容要点或中心思想往往在转斩之后,抓住转折处,就找到了概括内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小学视唱教学中我们应该要重视"句"的教学,从最小完整乐思单位"乐句"为起始,先分句,后联句,以句带段,以句表意,再过渡到乐段乃至全曲视唱,才能把完整的音乐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视唱中感受旋律美,体验旋律美带来的心灵愉悦。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笔者从几年来的乐句教学探索中萃取几个案例,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那么一堂课的开始,也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句古话叫万事开头难,而一个好的开始却是成功的一半。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英语学习的,起始年级下降。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始,教师应该如何实现呢?  相似文献   

20.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如能巧妙结合,定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下面介绍几种结合教材阅读进行写作训练的简便方法。一、局部补写。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写出相应的内容,为课文“添光加彩”。可以为议论文补出合适的论据,如名言、事例等。可以为记叙文补写合理的情节或者细致的描写。可以给叙述性的段落补上议论性的起始句或终结句。可以在两层内容之间补上过渡句。可以把概括性叙述补写成具体的描述。例如为《谈骨气》一文中的三个事例各补写一句名言,为《孔乙己》一文补出孔乙己如何遭丁举人殴打的情节,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