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学生特点分析1.1自然特点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给学生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成长环境。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频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使思想教育工作面临许多的新问题。1.2思想和心理特点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聪明且个性较强。他们求知欲  相似文献   

2.
范雪华 《教师》2019,(4):49-50
小学生习作"假""空"的现象较为严重,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小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局限导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缺乏生活的积淀。为了改善小学生的习作,文章就如何让小学生的习作根植于"生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房元富 《教师》2010,(3):51-5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体力劳动已有所减少,再加上现在的小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过分溺爱。宽松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不少小学生的娇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们在生活上要求非常高,而参加劳动时却怕苦怕累;在集体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生命教育视角下"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内涵,针对小学生"健康与安全"的认知现状,结合当今小学生成长的特点、成长的环境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编排情况,探讨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前,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优劣并存,对他们的成长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优越的物质生活,丰富的精神生活,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但也有一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许多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下成长,见识广泛,但各种言行表明他们缺乏责任心。责任心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更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学会负责"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班主任要积极探索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夏丽丽 《学子》2014,(8):75-75
一、改进教学内容。向生活开放思想品德课主要包括《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的基本要求都是以生活为基础。虽然,我们上课用的教材在设计时,也都是从小学生生活出发,选择的事例、题材大多都来源于小学生生活中的,但我们要考虑到自己教的小学生的独特性,成长的环境差异。  相似文献   

8.
素质拓展活动对中小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不仅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让他们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相似文献   

9.
学习的内容既来源于生活,也是为了生活而服务。小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在其成长的经历中会不断丰富,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生活基础。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利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创新多种教学形式,从而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巩固,有利于推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从小备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意识,惯于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学会关心别人、学会认真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本文提出从学校、家庭两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日益发展,新一代的小学生因大都是独生,成长环境顺利,生活条件优越,导致娇气、自我、心理承受压力差,常因一点小挫折而产生不良情绪而无法控制,对家庭、社会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通过教育,让孩子认识挫折,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教会孩子战胜挫折的方法,成为生活的强者。近年来,有关小学生因承受不了挫折而轻生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如2013年11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儿童们的生活基础应该为品德与生活,以此来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让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是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内容由学生的生活实践而制约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品德、智力、生活能力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品德与生活教师要切实抓住小学生茁壮成长的有利时机,针对他们的成长情况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出科学得体的教学方式,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在小学这一阶段中能够真正地得到顺利发展,起到人生成长的促进动力。  相似文献   

13.
科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现实生活。小学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性的科学认知,同时小学科学要符合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并要与小学生的生活常识相吻合。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支点,引领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科学,从而实现学生生活与科学课堂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从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入手。通过对小学生生活状态和教育状态调查结果的分析,展现并解读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样态,以期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年级是人生启蒙的关键阶段,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掌握必要的法治常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小学低年级道法教师要以教材为核心,紧密围绕儿童成长及发展的生活路径开展道德法治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培养小学生的生活智慧,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分析了当前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6.
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的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紧迫性入手,对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路径进行探究,为全面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7.
留守小学生的留守生活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生存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终会演变成为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地区300名农村留守小学生调查后发现,农村留守小学生生活状况错综复杂,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家庭生活中父爱缺失,学习生活质量总体一般,同伴交往异常,安全隐患突出,缺乏健康消费生活观念,闲暇生活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亟需给予留守小学生成长以更多关怀。做好留守小学生的成长关怀,需要父母端正家庭教育观念,学校肩负起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监督工作,社区丰富闲暇生活内容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城乡小学生幸福感成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小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父母的学历、职业呈显著正相关,城乡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小学生感到幸福的事件引用频数最多的为:休闲娱乐、父母关心、物质享受和学习,但父母关心、学习、休闲娱乐城乡小学生引用频数差异较大;不幸福的事件引用频数最多的为:父母批评打骂、学习压力、个性成长,但师生关系、休闲娱乐、同伴关系三项城乡小学生引用频数差异较大。城乡小学生幸福感既有相同成分也存在差异,生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现在的社会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缺乏自主能动性。另一方面,现在的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自信心强,对未来前途  相似文献   

20.
让农村小学生深入田园生活之中,抓住田园生活的特点和乐趣,让田园生活成为学习数学的主场所,使小学生在认识田园生活的同时,能够将数学学习融入其中,让农村小学生可以更加自如、更加快乐地学习数学。田园生活在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运用,可以强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更加精彩的田园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精彩,体味田园生活的五彩缤纷。正是让田园生活成为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园,才可以真正改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使之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情怀,让小学生获得更加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