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长军 《成才之路》2011,(23):11-I0006
自称"一个对儿子束手无策的‘70后’父亲"投书媒体,讲了他和"90后"儿子的冲突,发出抱怨,"现在的独生子女面对的诱惑太多,社会给他们的东西太多,却恰恰没有给他们自然的、阳刚的培养"。认为"儿子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没有任何责任感",所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一直策划着如何让他吃苦"。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14,(3):98-99
负面情绪不是洪水猛兽,它是孩子情绪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是在对从负面情绪的体验和情绪调整中,孩子得到了成长。  相似文献   

3.
与其让儿子坐在那儿心神不宁、无心学习,不如给他提供一个空间,让他调整自己的心情,反思自己的行为,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决定答应儿子的要求,同意他晚上在家自习。  相似文献   

4.
当你带着孩子串门或路上遇见熟人时,内向的孩子或许不敢说话,甚至不敢抬头。这时候父母经常说的是孩子胆小、怯生、不爱说话。朋友们的回应往往是孩子还小,大点就好了。可是,这样的孩子即便长大了也很难改变胆小、怯生的毛病。原因就是父母给孩子贴上了胆小、怯生、不爱说话的标签。正是这种消极的语言助长和巩固了孩子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史峰 《幼儿教育》2010,(7):23-23
那天,儿子气冲冲地跑过来汇报:院子里新来了一个叫冬冬的坏孩子,净做坏事。儿子他们好不容易堆好沙堡,冬冬过来对着它就是一阵乱踢。小伙伴们有气不敢出,因为冬冬说了“谁敢反对就揍谁”。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以暗示。比如,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谈论,“我的孩子太调皮,总是坐不住。”“我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肯吃蔬菜。”等等,这样的暗示是消极暗示,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相似文献   

7.
给孩子自信     
为孩子创造自信的机会有一次我们全家到附近的山上去玩,那座山虽然不算很高,但对于5岁的儿子来说也算是座大山了。所以,下山时儿子非常害怕,要我抱着他。我说:“妈妈今天有点头晕,我相信你一定能帮助妈妈下山。”儿子一听,顿时来了勇气。就这样,我在儿子的关心下走下了那座小山。在这里,我为儿子创造了树立自信的机会,使他由最初的胆怯变成了后来的勇敢者。  相似文献   

8.
苇笛 《家长》2011,(11):16-17
两年前,儿子开始了他的小学生活。刚刚上学,儿子显然很不适应,平时不是忘了带课本,就是忘了交作业,甚至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儿子有时也会忘得一干二净。为了让儿子不掉队,我只好像个“消防队员”,紧紧地跟在儿子的身后以解燃眉之急:课本忘带了,我回去拿;练习册不见了,我到处找;铅笔不好用,我马上削……为了能够及时了解他的家庭作业,我索性订了“校信通”。每天下午放学时,老师会以短信的形式,将孩子的家庭作业发到我的手机里。  相似文献   

9.
肖芸 《中学教育》2007,(8):55-55
儿子13岁生日那天,我很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在公共汽车上,如果只有一个座位,那么,请让座给我。儿子很吃惊,因为以前都是父母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我说:"孩子,你快和妈妈一般高了。你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妈妈已人到中年,腰腿都不如以前了。之所以要在你生日之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你出生那天就是妈妈一生中最辛苦的一天。"儿子说:"妈妈,我懂了。"  相似文献   

10.
苇笛 《生活教育》2013,(2):57-57
那个黄昏,因为忙得不可开交,我便吩咐儿子,把院子里的鞋子收回来。儿子倒是听话,几步就奔进院子,抱回鞋子;可就在他将鞋子放在鞋柜旁时,他却冲我叫道:“妈妈,这都是该你做的事情,你却让我来做!”  相似文献   

11.
我儿子特别爱听故事,我也愿意为他讲故事。上幼儿园之前,我讲他听,可上了幼儿园之后,他总是说我讲的故事没有老师讲得好听,常常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讲故事呢?”您说说,怎样讲故事才能跟幼儿园老师一样呢?  相似文献   

12.
儿子14岁生日那天,我很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在公共汽车上,如果只有一个座位,那么,请让座给我。儿子很吃惊,因为以前都是父母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后来,他慢慢懂得了要为老弱病残孕妇婴幼儿让座,可谁也没告诉过他要为父母让座。  相似文献   

13.
素柳 《宁夏教育》2012,(6):78-78
一天,接儿子回来的路上,儿子说同桌又欺负他了,而且还问他是否告诉了妈妈。我问儿子是怎么回答的,儿子说,他跟同桌说如果没有下次,就不告诉了。作为妈妈,很多时候,我真的很犯难。  相似文献   

14.
那天我和一位同事结伴带上各自的孩子去公园玩。同事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关注着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且不停地用一种无比赞赏的口气夸奖着,孩子从地上捡起一颗小石子扔出去,他说:“宝宝真厉害,扔得这么远!”孩子把一个零食袋扔进垃圾箱,他说:“宝宝真聪明,知道扔进垃圾箱!”孩子无意中哼了一下“两只老虎”,他说:“宝宝唱得真好听!”……  相似文献   

15.
闵后雄 《湖北教育》2006,(12):58-58
苏霍姆林斯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是一个木匠,在夺取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因而,家庭生活贫困而动荡。然而,他有一个温馨和睦而又生机勃勃的家庭环境。在这个家里,大人从不大声呵斥,更不责打小孩,一个目光,一个表情,就足以使孩子明白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  相似文献   

16.
送儿子去上海上大学时,我又想起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晚上。除生下儿子的那晚,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兴奋的一个晚上。本来疲惫不堪的我整个晚上睡意全无——我接到了儿子被录取的电话。那一晚,我躺在床上,儿子成长的往事历历在目。高三前的暑假,儿子在期末考试中有三门课不及格,放假前他把所有的书都卖  相似文献   

17.
放学路上,儿子忽然问我:“妈,你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喜欢哪个老师吗?”一听这个话题,我的兴趣来了,在孩子们眼里,什么样的老师最受他们欢迎呢?我说:“妈妈猜不到,还是你说吧。”儿子说:“妈妈连这都猜不到,你自己还是老师呢!我们全班同学当然都喜欢教历史的郭老师了。”  相似文献   

18.
元旦期间,我到花市去买了几盆花,准备摆在家里装点一下节日气氛。回家后,我随便把水仙放在了儿子房间的学习桌上,便忙着做起晚饭来。儿子回家后,看到桌上的水仙,便问:“妈,是您给我买的花吗?”我反问儿子:“怎么样?漂亮不漂亮?”“不错,挺好的!”我忙着做饭,也就再没有搭理儿子。  相似文献   

19.
川妈 《幼儿教育》2008,(1):15-15
<正>儿子是从1岁半开始喜欢读书的。那时,我总是拿同一本书不厌其烦地变着花样给他讲里面的内容。虽然如此,儿子依然热情不减,对这本书很痴迷。如今,他已经能将书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复述给我听。  相似文献   

20.
子路 《家长》2012,(8):50-51
一天,王女士找到我,她说:“我儿子已经上初中了,但我愈发感觉教育不了他了。一直以来,我们都事无巨细地照顾他,为他选最好的学校,不让他做任何家务,就让他一门心思地学习。可如今,他不仅跟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丝毫没有主见。我跟他爸爸都快急死了,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