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霄 《教育》2013,(12):63-63
美国的小学教育有公立小学也有私立小学,基本为六年制。美国政府并未制定统一的教育目标,而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所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影响着美国小学教育的方向。这六项任务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强健体格;二是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健全人格;三是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的认识;四是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五是发展儿童符合民主生活的价值观;六是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与问卷法,考察154名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的发展情况及其与气质和家庭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儿童冷、热执行功能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整体发展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5岁是儿童冷、热执行功能发展的敏感期;儿童冷、热执行功能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儿童冷、热执行功能与气质、家庭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年龄、气质的专注性和家庭环境的成功性能够显著预测儿童冷执行功能的发展,儿童的年龄、气质的专注性和情绪性、家庭环境的成功性和矛盾性能够显著预测儿童热执行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揭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为其心理发展与教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河南477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水平偏低;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在自我意识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应改善不利因素,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信息社会,儿童所接触到的恐惧信息日益增多。当今恐惧信息的特点有:来源的渠道更为广泛;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暴露、更为复杂、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表现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表达的深层次寓意更趋向于非理性。恐惧信息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儿童的个性社会化发展;影响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隐性单亲"对儿童的主要危害:影响儿童性别认同和价值观形成、发展,阻碍儿童自信心形成、发展;阻滞学习进步和与异性儿童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发展。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社会变迁;学校考核制度弊端;家长教育观念发展滞后;课外生活内容单调。其主要解决途径是:家长教育观念发展;父亲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儿童的爱护;学校考核制度改进;家庭、学校生活调整;社会多种支持。  相似文献   

6.
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对其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以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为对象,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在自我意识发展上并不比非留守儿童差;社会文化、年级、学校与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关系密切;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在心理和行为发展方面仍有改善和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赵霞 《少年儿童研究》2023,(4):89-97+127
马克思主义儿童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儿童持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在本质观上,坚持从人的本质出发认识儿童,主张儿童是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在地位观上,高度肯定儿童的地位与价值,将儿童视为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权利观上,高度重视用法治保障儿童权益,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权利,促进儿童平等地享有权利;在发展观上,高度关心儿童的发展,坚持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目标,以儿童为本的发展原则,以实践为基的发展路径,以协同育人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以组织化为依托的培养模式,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时代儿童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儿童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更加重视引导儿童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其优良品德,夯实儿童社会化的基础;更加突出儿童主体地位,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更加坚持儿童优先、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8.
儿童学习心理角度的数学化过程的认知顺序经历模型化、符号化和实践化,是儿童数学学习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心理过程主要有类比与模仿、概括与归纳、检验与判断、内化与生成,具有延续性和循序渐进性;发展阶段有动作阶段、表征阶段、元认知阶段。儿童数学化过程对教师确立儿童本位的教学思想、精心选择儿童发展的学习材料、营造因材施教的育人氛围和强化儿童数学学习的策略意识具有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9.
儿童发展视角是一种以儿童为教育主体、重儿童发展质量与过程的视角,这一观点得到当前教育界普遍认同。然而,遵从儿童发展视角的教育实践并不一定就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同一视角下仍然可以有不同的观照角度,所以学界有必要对儿童发展视角本身进行反思。就儿童发展视角的主体维度来说,教师是从儿童群体还是从儿童个体的角度看儿童主体;就其质量维度来说,教师是从“量”和“人才”的角度还是从“质”和“意义”的角度看儿童发展质量;就其过程维度来说,教师是从现在看未来还是从未来看现在来看儿童发展过程,都会引致完全不同的教育实践。只有从儿童个体的角度看儿童主体、从儿童最终能达到的发展高度及儿童从发展中获得的价值感与意义感的角度看儿童发展质量、从未来看现在的角度看儿童发展过程的教育实践才会是符合儿童发展视角本义与现代教育立场的教育实践,也才是新时代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应有的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10.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责任,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词汇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发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呈现良好的年龄发展态势,其中表达性词汇发展优于理解性词汇发展;母语为普通话的学前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优;城镇地区学前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显著优于农村地区学前儿童;公办幼儿园的学前儿童及班级中师幼互动质量越高的学前儿童其词汇能力发展越好;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学前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显著正相关。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重视提升班级师幼互动质量,加强对母亲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与儿童互动的指导,促进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技能、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和社会情绪为衡量指标,分析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差异,并以心理弹性和感恩为中介,分析其对两类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预测力,得出结论:两类儿童社会性发展维度中的社会技能和道德品质总体发展良好且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意志品质发展弱于流动儿童,社会情绪发展优于流动儿童;他们的心理弹性能正向预测社会技能、意志品质和社会情绪的发展,且对社会情绪的预测力在“低→中”“中→高”两个水平段逐渐减弱;感恩在“低→中”“中→高”两个水平段分别负向、正向预测社会情绪发展。未来教育实践工作建议做到问题发掘与发展支持并重,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救助保护与关怀保障并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弹性与感恩教育并施,激发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品德培养应该植根于儿童品德心理的发展特点。培养小学生的品德既要重视和开发小学儿童品德心理要素的特殊性,又要认识到小学儿童认知水平与道德发展的相关性;既要关注和利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协调性,又要注意和把握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小学生品德培养只有以小学儿童品德心理发展为依据,才能促进和实现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与我国学前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以及学习者和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精神。在该取向的指引下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应尊重儿童个体差异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 ;设计以发展儿童创造性为中心的学前教育课程 ;重塑教师角色 ,重视儿童主体性的发挥 ;课程评价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儿童早期学习品质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61个国内外实证研究及25份新修订政策文本的分析表明,学界对儿童学习品质最基本的理解是学习品质关注的是儿童如何学习,而不是儿童学到了什么,描述的是儿童在趋近学习的过程中和投入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认知与态度倾向;就其构成因素来说,主动性、坚持性、专注力、好奇心、创新创造、灵活性是实证研究与政策文件共同反映的高频因素;学习品质与儿童的在园学习与入学准备显著相关,且能直接预测儿童未来不同阶段的学业成就;学习品质对儿童的同伴关系、社会能力的发展也有显著影响,并能显著降低行为问题与学业困难方面的风险;学习品质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可以调节低质量学校教育或家庭贫困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负面影响,可以降低个体行为问题对其学业成就的不利影响等。学习品质在儿童早期学习与毕生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更为低龄儿童学习品质的因素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加强我国教育背景下学习品质对儿童学习效应的实证检验与纵向追踪,探索学习品质发展的个体差异及其增长轨迹,开展相关准实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学习品质与学习效应之间的关系。不仅要促进我国儿童早期教育实践领域高度重视和践行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而且应在宏观政策层面把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纳入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数据库,实施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监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的特点,本研究以257名2-6岁儿童为被试,研究了(1)2-6岁儿童图画阅读的眼动发展特点,图画信息获取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2)4-6岁儿童的汉字视觉解析能力发展状况;(3)4-6岁儿童汉字视觉表现能力发展阶段。从阅读的视觉关注,汉字知觉解析和汉字视觉表现三个层面论证了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探索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的视觉认知关键点,揭示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发展的文化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儿童发展中的天性和教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性与教养在儿童发展中应有的关系 :教养应适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进程 ;教养应遵循儿童的语言 ;教养应尊重儿童天性发展的背景 ;教养的本质在发现天性并指导其成长 ,并不是赋予能力 ;天性与教养的发展是互动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与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文本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1年为嵌入式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以救助为主;1992年至2000年为专门化发展阶段,其特征是救助为主、福利为辅;2001年至今为制度化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开始走向以福利为主。福利取向的儿童权利保护对推进我国儿童保护法治建设、贯彻和坚持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人为本、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华 《福建教育》2022,(25):12-14
<正>2021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幼小衔接意见》),要求“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订强调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9.
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个社会处境不利群体,流动儿童问题倍受关注也倍受争议。本研究从认知和人格两个角度来探讨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现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创造力水平与城市儿童无差异,显著高于农村儿童;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同农村儿童无差异,并显著低于城市儿童;流动带来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新疆学前双语幼儿园384名维吾尔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通用儿童语言研究工具和汉语语料库研究方法,探讨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情境中民族儿童的汉语发展现状。研究发现了学前民族儿童汉语学习呈现不断递升的发展图景,在汉语理解性语义和表达性语义、叙事语言和学业语言,以及汉语平均语句长度等方面逐渐发展的态势,报告了学前民族儿童汉语入学准备的良好前景;根据学前民族儿童汉语语言学习与发展规律,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提出了整合有序的教育模式的建议;同时针对学前民族儿童与汉语为母语儿童之间的汉语语义发展差距,建议新疆学前双语教育重视引入早期阅读理念和图画书资源,为民族儿童的汉语学习构建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