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丹 《体育与科学》1997,18(1):40-40,39
科学的人体观是我们体育工作和体育政策的理论基础。我们试图对以往的人体认识重作审视,建立一种以现实社会中进行着生命活动的人为基本点的体育哲学的人体观。这是一个由自然人体观、劳动人体现、社会人体观和自我自觉人体观统一融合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续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体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体育学者的哲学素质、体育实践的哲学牵动三个方面,较系统地探讨了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连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论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待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体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体育学者的哲学素质体育实践的哲学牵取三个方面,较系统地探讨了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曾经也被称之为科学中的科学而凌驾于各个学科之上。虽然这一说法没有得到普遍认同而被推翻,但足以显示哲学在各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体育作为人的某一类别身体活动的代名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不同学科对体育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效果。但唯独只有从哲学的角度去认识体育,才能更全面理解体育,才能对体育进行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人体耗散结构是体育哲学生命观和辩证人体观的范畴之一 ,也是系统科学对人体特征的理论概括。耗散结构 ,是生物体在开放的、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 ,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通过能量的耗散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形成和维持的时空有序结构。人体就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人体由于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使机体形成一个有序与无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的熵增原理 ,人体系统的有序程度将会随着人体总熵 (ds =dis des)的变化而变化。当人体发展处于青少年时期 ,同化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则负熵流…  相似文献   

7.
以基因技术对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最新影响为切入点,在介绍科技与竞技体育互动发展的同时,对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技术理性问题进行评述,并强调在哲学的高度上建立符合中国体育事业现代化发展诉求的健康体育科技观和技术批判意识。“术道并举”的体育科技观体现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的科技化进程,加强同医学、科技界的合作,坚持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相似文献   

8.
依据女性主义哲学思潮中3类颇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哲学观点,结合女性社会角色、身体观念、自我认同的转变历程,对女性体育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所蕴含的"政治运动-思想观念-文化载体"交互关系进行解析。研究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体育发展以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为思想武器,实现了女性体育权利意识的启蒙,但理论上存在认知局限性,实践上欠缺彻底性与集体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体育借助激进的女权潮流,把女性体育作为破除性(性别)制度的权力场域,致力于消灭差异和生理超越,虽客观上取得长足进步,但理论上陷入本质主义,实践上存在体育伦理意义上的僭越与隐患;20世纪末,生态女性主义的反思给予异化发展的女性体育以警醒和可能出路,建议按照道法自然、尊重差异、合度开发的基本原则发展女性体育。因此,女性体育观的变化与女性主义哲学思潮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实践具有一致的阶段特征和鲜明的时代性,是人类社会"政治运动-思想观念-文化载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的反映,是特定历史阶段政治/文化观念交互作用和权力/制度力量博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深层生态体育观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深层生态体育观是在吸收浅层生态体育观思想和深层生态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体育发展的新观念.深层生态学赋予了深层生态体育思考的哲学前提,鲜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主要表现在:(1)弱化人类中心主义是深层生态体育观的哲学前提;(2)世界是整体和联系的观点是深层生态体育的世界观;(3)深层生态学所推崇的人与自然的共荣共生的价值论,为生态体育文明确立其"和谐"的价值观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方法,从人体动作的计算机建模出发,辩证计算机科学哲学与体育哲学同时作用于体育的统一关系,力图使二者在实践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微观与宏观调控,计算与行为认知,人工与有机生命,系统辨识与理性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99年人文体育观一经提出,其在哲学基础上就得到了PE派和SPORT派两方面的批判。前者认为其哲学基础唯心和倒退,后者认为其反理性反科学。二者对其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基础发出质疑。人文体育观哲学基础有多元共享、动态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的外部特征。它是对上个世纪80年代体育是什么的本体论哲学以及体育如何可能的认识论哲学的一个转向,转向于价值论哲学。目前,人文体育观有新的动向:实践哲学。而中国体育现阶段需要的哲学指导基础,确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好。并且中国体育发展的哲学基础特别需要"第三种实践观"。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哲学     
从体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体育学者的哲学质素和体育实践的哲学牵助三大方面阐释了体育系统可从哲学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道家的体育养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追求身与心、形与神、内与外的一致性,其“天人合一”、“重人贵生”、“我命在我”、“形神相依”等基本观点,构成了道家养生哲学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视角研究体育,是体育事业幸运的标志。然而,研究体育与哲学方面的文章甚少。在我国,体育与哲学的研究不尽人意,基本上是“两张皮”。体育需要哲学,但体育需要什么哲学?从哲学发展史考察,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都不能成为研究体育的理论依据。体育需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体育观、体育方法论和体育认识论。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探讨体育价值:体育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体育价值产生于满足人的需要的体育实践活动中;体育实践的不同形式形成了体育价值的不同维度;体育价值随着实践发展而变迁。由于体育价值观对人们的体育实践具有反作用,尤其是先进的体育价值观会促进体育实践的发展,所以要更加注重优秀体育价值观的建成。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体观的人,对体育会有不同的认识。它对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和完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体观的不同,其体育意识水平会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本文从自然与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体育的特点,对人体观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及阐述。  相似文献   

17.
论后现代主义下以人为本的体育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阐述了体育的本质、现代主义下体育的缺憾以及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在学校体育领域、大众体育领域、竞技体育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提出逐渐弱化政治、经济、民族等主题对体育的束缚,转而关注个体的体育活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体育哲学学科建设首要问题是人才培养;填补体育管理哲学研究空白;开展体育系统哲学问题的研究:把体育战略研究纳入哲学问题;开阔视野,面对当代大体育出现的全球性问题和中国体育实施"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工程计划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晓伟 《体育世界》2010,(7):98-100
哲学是有关世界观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前研究任何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在研究人体运动,特别是在研究竞技运动时,哲学的观点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避免了陷入误区。人体运动是以人体运动系统所承载,运动解剖学视角下的运动系统有助于我们了解人体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结合哲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时空观三大理论观点,使研究者更加完善地了解地人体运动,有助于建立人体运动练习与训练体系,从而为我国发展人体运动,特别是竞技运动提供指导,提高我国竞技运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体育的人学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体育教育同其他教育相同,必须以人学观为依据。本文通过对体育人学的论述,在重新认识“人”的基础之上,旨在让体育树立起人学的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使体育向人文教育升华。新世纪的体育教育,在人学观的指导下,必须向“成人’’(使人成为人)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