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短跑途中跑是起跑、疾跑结束后最长的一段跑程,其任务是发挥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 影响跑速的因素很多,但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这在体育界已达成共识。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无论是加快步频还是增大步长都能提高跑速。然而影响步长、步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短跑是短距离跑,由步频、步长决定其速度。影响步长的因素是肌肉力量、腿长和关节柔韧性,而步频是由放松、肌肉力量、神经控制能力所影响。跑的速度除了取决于步长和步频两个因 素外,在竞技体育的比赛中还要受天气、场地、装备、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跑的技术,如起跑、冲刺跑等技术对比赛成绩也有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发展跑速主要是步长和步频。步长靠下肢力量、腿部关节柔韧性,以及合理的技术动作来实现;步频是靠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动作的协调性而得到。而途中跑是短跑教学的重点也是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因此通过大量有效的练习方法发展途中跑的步长和提高步频,提高跑的放松能力,才能逐步提高跑的速度。在十多年的业余训练中,本人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总结一些练习方法以供同行参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1 前言当今世界体育强国的100m跑提高较快,我国女子100m跑水平虽有较大的进步,但与世界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研究分析国内外优秀女子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向,为稳步提高我国女子100m跑成绩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将用科学理论,对照统计材料与个人短跑实践,着重从影响100m跑成绩的两个因素,步频与步长变化,谈提高我国女子100m跑运动员速度的训练.2 理论概述与分析2.1 速度是步频、步长两个因素的结合,然而速度的增长或减慢是取决于这两个因素(或其中一个)的变化.从100m跑成绩与步频、步长变化的数学公式:百米成绩=100m/(步频×步长)可  相似文献   

5.
谭伟 《体育世界》2011,(3):58-59
200米跑最大速度发生在途中跑阶段,影响最大速度跑的主要生理学因素是快肌纤维百分比与面积;主要技术因素是步长与上频的最佳组合、肌肉的协调放松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6.
在田径项目中,欲求步长、步频、速度等运动技术参数,过去是借助于秒表皮尺。在运动员跑的同时记录时间,跑后立即丈量步点。如果要进行比如100米比赛全程踞离上一组八名运动员的步长、步频、速度参数的测量,那么得动用较多的仪器设备与人力,快速而又准确地工作才能做到。事实上在现代塔当跑道上比赛,步点几乎是无法看清丈量的。  相似文献   

7.
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与步频。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的距离,步频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快速的步频和适宜的步长都要通过跑时的合理技术来体现。在教学和训练中常遇到由于跑的技术不合理而影响速度的提高,这是产生速度障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实践证明,这种速度障碍往往来自某一部位肌肉力量薄弱的缘故。如小腿和踝关节力量差,会引起着地时间过长,动作弹性差,足跟提不起来,影响重心高提和送髋动作;髋部和髂腰肌力量弱,就  相似文献   

8.
现代男子100米跑速度节奏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搜集的8名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100m跑成绩、速度、步频和步长的数据,对影响现代男子100m跑速度节奏的基本因素作了关联度分析,进而揭示了男子100m跑速度节奏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步长和步频是跑步时身体位移在空间与时间方面运动学特征的表现。在跑的项目中,跑的成绩取决于跑的平均速度,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对1 00米跑来说,全程平均步长=1 00米/步数,全程平均步频=步数/1 00米成绩,故可推导出1 00米成绩=1 00米/(步长×步频)的公式。这个关系式直接表明了步长、步频的值越大,则成绩就越好。因此,通过保持一个因素增加另一个因素、或两者同时增加、或一个因素增加的幅度超过另一因素降低的幅度等都可以提高成绩。然而,步长和步频是发展速度中的一对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跑速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有关跨栏比赛资料的分析,采用汲取分析全程时间与分栏速度、平跑时间与栏间速度、支撑时间与过栏时间、途中跑第5栏的各步长作为对比分析以探讨国内外选手直到栏的技术差异。结果表明:国内优秀运动员(刘翔除外)各方面技术指标标准差于国外选手,尤其是速度、过栏腾空时间等较差,下栏后制动现象严重,栏间跑节奏三步步长结构分配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11.
步长、步频是决定速度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用期性的位移速度取决于步频的高低、步长的大小。目前国内外对步长和步频问题存在着相对立的观点,有的认为步长是提高速度的主要因素,也有的认为步频是提高速度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此不是探讨步长、步频谁对百米跑关系更为重要,仅试从我省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步长、步频等项指标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较,分析当前我从省在短跑选材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九运会中国男子百米跑优秀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录像解析,分析所获得的速度、角速度、步频、步长、单步各时相等运动学参数的具体指标,并与国内外优秀百米跑选手作比较,结果认为,九运会男子百米途中跑速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因主要是步长的提高,但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步长不足;中国百米跑运动员应减少腾空时间以增大身体重心位移的支撑与腾空时间比;九运会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摆腿及摆臂技术差异较大,且摆臂时前摆不足后摆过大,使身体产生向前的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3.
速度是跨栏跑运动员的主要身体素质之一,有人称速度是跨栏跑的灵魂;由于栏间距离固定,全程跑步数基本一致,步长相差不明显,所以跨栏跑提高速度的主要途径是加快步频和身体过栏速度。  相似文献   

14.
步长与步频是影响跑速的两个决定因素(速度一步长X步频)。由于步长与步频二者对跑速既共同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特殊关系,使得二者的变化时跑的速度具有更复杂、更特殊的影响。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在步长与步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运动学特征,但对某一层次、某一水平的运  相似文献   

15.
短跑是发展速度素质的主要手段,也是掌握田径运动各项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决定短跑运动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全面发展水平、专项素质水平、掌握短跑合理技术以及精神意志品质等。这些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但在跑的过程中,诸多因素都集中地表现在一定的步长与步频的配合上。很明显,跑时步子大,两脚交换频率快,速度就快,反之,速度就慢。因此,提高短跑速度的实质,就是使学生不断地加大步长或加快步频,使步长与步频合理地配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看到,在一  相似文献   

16.
一、摆臂动作在助跑阶段的重要作用 助跑的任务是在有限的距离之内,使运动员在到达起跳板时达到或接近个人的最高速度,以正确的节奏使起跳脚准确地踏在起跳板上,并在身体姿势和心理上为起跳动作做好准备。对助跑总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出速度能力,步长恒定,节奏稳定积极,重心高而平稳,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和跑的动作结构变化小,速度下降少,跑的路线直。 助跑速度对跳远成绩起着决  相似文献   

17.
李春雷 《体育学刊》2004,11(1):117-120
对近20年世界女子100m跑成绩演变和1997年田径世锦赛女子100m跑成绩数据(100m各段落跑速、步长、步频、步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世界女子100m短跑优秀运动员成绩近20年稳步提高,平均最高速度的产生段落在50~60m之间,即起跑后6~7s,速度下降发生在90~100m,下降幅度达到6.18%;在冲刺阶段,大部分运动员步幅增大至最高水平,步频和步长呈高度负相关,年龄与步长呈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100m跑成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世界优秀运动员100m速度特征及其相关报道的结论与分析得出结论:1当代100m跑加速跑距离的研究室一个误区,加速跑距离长是高水平运动员最大速度大的外在表现特征,不能通过调整加速步态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2运动员加速能力强的特征是加速度大而不是加速距离长;3步态特征之步长步频的变化是运动员高速跑中的自然协调,步长和步频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才有意义,简单的定论步长与步频谁代表了短跑的发展方向是误导;4建议100m训练重点放在技术与最大速度训练上,尽可能的发展动作速度.  相似文献   

19.
一、身高身高是跨栏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对于110米栏运动员来说,高身材可以轻松跨过栏架,并且在栏间3步跑时保持适宜的步长,如果身高较低,不但跨栏时身体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影响跨栏速度,而且在跑栏间距时需要努力加大步长,耗费体力,影响栏间节奏。而对于400米栏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跑的协调放松能力在跑的过程中究竞有什么作用呢?协调放松能力是指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配合,使肌肉收缩与放松能按照短跑技术动作的工作性质协调进行,从而增加跑的步频与步长。它能增加肌肉收缩前的肌纤维长度,特别是放松肌群,有助于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增加肌涨力,增大步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