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思想是刘少奇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教育改革设想,旨在尽快地发展我国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解决长期存在的教育制度同劳动制度相脱节的弊端。尽管建国初期教育设施条件艰苦,但是刘少奇的这一思想仍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实践成效。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今天的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为解决当时中国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提出一系列教育理论。其中是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和关于青年品德教育的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尽管有些思想因“文革”到来而没有贯彻下去,但是这些理论对于今天,仍有许多有益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职业技术教育》2007,(27):49-53
天津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天津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试点,其主要特征是半工半读,既适应新中国起步阶段工业化的要求,又着意于新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一位杰出的领导人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非常重视成人教育并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思想观点:成人教育是改变整个国家面貌的大事业;把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放到成人教育的重要地位;主张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办学多渠道化。学习研究刘少奇的成人教育思想在当前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重视成人教育并注意扩大教育对象;要大胆创新现有的成人教育体制;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当前成人教育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对毛泽东思想宝库的重大贡献.本文初步探讨了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丰富内涵,提出新形势下继承与发展这一思想是改革目前的教育体制,使教育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分析了市场经济下教育改革的着眼点,进而提出了高校改革的一些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6.
故事是人类表达所思、所想、所愿、所行、所为的基本方式之一。劳动中充溢着大量故事,它们具有独特的劳动教育价值。讲好劳动故事可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描绘劳动自画像和他画像;促进劳动知识和经验在学生群体间流动与共享;为学生践行劳动提供参考样本和榜样示范;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态度。为讲好劳动故事,实现其教育价值,教师应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和劳动故事,注重真实性,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讲述劳动故事,将讲述与讨论引导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如何改革和发展教育,毛泽东和刘少奇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在1957、1958年间,毛泽东“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想得以明确化,刘少奇也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思想。这两种思想,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将毛泽东、刘少奇的这两种思想,放在同一时间尺度内进行比较,探究其异同,揭示其不同点产生的原因,对于我们科学地对待这两种教育思想,借鉴吸收其合理内核,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中国职工教育》2013,(13):34-35
心灵,那里是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是产生爱的地方,那里是拥抱幸福的地方。然而,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而内心波澜起伏,给心灵带来烦恼,甚至给心理带来伤害,影响了工作、学习、生活。这就需要进行良好的心灵沟通,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让心灵始终是纯美,洁净,让生活不因事而烦恼。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乎到学校乃至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但仅靠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是不足以保证实现真正全面的教育公平的,它应该将权利下放到能够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中。而学校应试图从师生关系、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和学校教育资源的享用等方面着手,寻找最优化的教育公平对策,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其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男人的故事。他的名字叫桑迪。桑迪是个非常好的学生,可是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因此只能依靠奖学金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在那里,他遇见了他的室友,他也同样正在接受学校的资助。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乎到学校乃至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但仅靠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是不足以保证实现真正全面的教育公平的。它应该将权利下放到能够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中。而学校应试图从师生关系、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和学校教育资源的享用等方面着手,寻找最优化的教育公平对策,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其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王金红是2007年下学期分到我班的学生,那时候我教八年级两个班的思品课。并兼任八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刚一分班.原来教这届学生的班主任就跟我说要留意王金红.说她有辍学的迹象。接下来的几天,学校有很多的劳动任务.我就发现王金红会在要劳动的时候不来学校。  相似文献   

14.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现实为西南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创生了独特的生存环境,发展西南民族学校教育不仅关系到提高西南地区民族人口素质、培养民族人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而且关系到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在西南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正>在十余载的教育教学生涯之中,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故事与教师幸福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困惑、彷徨,抑或是欣喜、幸福,其实,自己都浸润在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教育故事之中。当蓦然回首自己的工作历程之时,当仔细品味自己的教育人生之时,每每能够触动自己心灵深处的,依然是那些闪动着生命灵光的教育故事,而非那些僵硬死板的教研口号或学校制度的条条框框。我似乎顿然明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将人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手段的同时 ,深刻地论述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人的本质特性。由于人类不像动物那样只受肉体需要的支配进行生产 ,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全面地改造自身 (形体、精神、意志、情感 )和美化自身的生存环境 (社会、自然 ) ,创造着文明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创造着美 ,所以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不是指某些事物的一般性规律 ,而是指“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 ,这样就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劳动的本质和美的本质。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就可以分清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现实美和精神生产所创造的艺术美是分属存在和意识的两种不同范畴的美 ,同时也就弄清楚了自然美的本质和自然物的形式美是分属两种不同性质的美。  相似文献   

17.
刘峰 《中国培训》2001,(8):20-22
一、终身教育理论的历史发展分析1 古典的终身教育理论从教育最原始、最根本的功能来讲 ,它本来与个人的生活是共始终的 ,而且与人类的产生、发展也是同步的。马克思给人下的定义是“就其现实性来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以群体为生存前提的 ,最原始的教育机制也是通过群体生活来实现的。群体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库 ,它保存、选择群体中有用的行为 ,并在传递中促进新行为的创造。知识库教育机制的一种形式 ,就是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在行为上的突破都将在该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传播 ,以改变自己既有的行为方式 ,从而提高群体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案例2001年,我在岳阳师院教育管理专修班学习时,湖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陈牛则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两个教育案例,我印象很深。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民间故事学肇始于对民间故事现实意义的发现,或者说,学者们发现了民间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种种意义,才开始专注于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学者们将这一最为“俗”的民间文学形式带入学术殿堂,展开了多重视角的学术审视,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创"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释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