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建成 《钓鱼》2006,(15):27-27
如果说瞬间刺激是钓鱼的“瘾点”,那么,逗鱼则是钓鱼的“乐点”和“趣点”。掌握逗鱼咬钩的技巧,对提高钓技和钓鱼的兴趣很有帮助,现将几种逗鱼咬钩技巧与钓友交流。一、跳逗跳逗又叫快逗。跳逗有水下跳逗和水上跳逗两种技法。水下跳逗是利用竿尖的弹力,将钩饵从水下弹跳起来约  相似文献   

2.
悬坠钓法与传统钓法有哪些不同? 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坠和浮标。从坠钩平卧水底鱼咬钩移动铅坠到坠悬离水底,是因为浮标平衡了坠钩重量。钓组结构变了,信号也跟着改变。如果我们的认识继续停留在鱼漂概念上,用抬漂和黑漂去解释浮标反应的咬钩动作,必然会放弃许多有效鱼讯。一、从立漂到浮标鱼漂古已有之。渔者六物,竿、纶、浮、沉、钩、饵。浮就是鱼漂,但用“钓鱼时拴在线上的能漂浮的东西”无法解释钓鱼的技术演变,更不能说明鱼接近和触及钓饵时的状态,而这些  相似文献   

3.
孙美理 《钓鱼》2006,(8):31-31
看到《钓鱼》杂志去年发表两篇关于“光发窝子不咬钩”的文章我感触颇深,此种情况是广大钓友经常遇到的,怎样对付“光发窝子不咬钩”的现象呢?笔者在这里浅谈一下亲身体会。  相似文献   

4.
钓鱼是一件悠闲自得的事儿,是一种闲情逸致,必备平常宁静之心,勿存杂念,切忌浮躁。人怀浮躁之心是难耐钓鱼的“煎熬”的,说来也怪,人愈急躁,鱼儿就愈不咬钩;鱼儿愈不咬钩,人儿就愈急躁,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只能是空手而归,无功而返。 钓鱼心态因人而异,有的主张为鱼而钓,有的只为钓不惟鱼,还  相似文献   

5.
秦犁 《钓鱼》2006,(20):20-21
钓鱼人都是根据鱼的嘴形,咬钩习惯,袭饵速度和钓饵的形状来选择鱼钩的。但在以“台钓”为主的竞技钓鱼兴起之前,我们并不钟爱袖钩,因为既有针对性又有独特性的鱼钩很多,比如关东、伊势尼、チヌ、伊豆就能兼容不同的嘴形和咬钩习惯。袖钩一支独秀是竞技钓鱼促成的。  相似文献   

6.
闲话钓鱼     
陈彦兵 《钓鱼》2008,(5):63-63
我曾在黑龙江下游生活了三十多年。那时,每逢节假日都到江边去钓鱼,不但了解很多种的习性,也知道一些钓鱼方法。多数人都会认为,钓鱼除了要找到好的鱼窝子以外,剩下的就是要有好鱼饵和锋利的鱼钩了。除非鱼不咬钩,只要它禁不住美味儿的诱惑咬在钩上,肯定就能把它钓住。其实,要说钓鱼都用锋利的鱼钩也不尽然,在黑龙江下游就有用钝钩钓鱼的。  相似文献   

7.
莫凡 《中国钓鱼》2000,(5):57-57
国外钓鱼模拟游戏有一个明显特点:钓鱼方式是见鱼下钩,有悖于国人撒窝下钩的传统。要开着钓艇四处游荡,寻找鱼群的踪迹,看见鱼才能下钩,而且令人奇怪的是鱼也照咬钩不误,钓鱼效果丝毫也不差,看来,国外的鱼实在太多,否则,会有那么傻吗?国内人口多,连鱼都被折腾得聪明了许多,基本不吃这一套钓法。具体地讲:《3D钓鲈高手》是一款蕴藏着巨大潜在内涵的重量级纯三维模拟游戏,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钓友们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今天鱼为什么不咬钩?影响鱼不开口的因素是什么?简单地用温度、气压、阴晴、雨雪等情况来解答是不够的。 我认为,垂钓的关键问题是选准钓时和钓点,否则只能是“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 关于钓时的选择,对在职的钓友而言,没有选择的余地,反正都是在节假日去过钓瘾,咬钩与否,只能看鱼的情绪了。对离退休的老同志,钓时的选择灵活性很大,钓鱼去与否都由自己决定,但尽量做到陶冶情操和有所收获相结合为好,使垂钓活动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9.
春天是一年中最好钓鱼的时候,特别是钓鲫鱼。所以有人把春天钓鱼看得同笼中抓鸡一样的容易,说是“春季钓鲫,笼中抓鸡”。的确,阳春三月的某一段时间,鲫鱼们咬钩都已经到了奋不顾身的地步。可以说,鱼只要看到了钩上的饵,都会去咬上几口。经验丰富、钓龄长的钓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由于春季鱼儿太过于贪食,长时间的垂钓可以把一个封闭水体中的鱼儿给钓绝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里先不说春天垂钓对渔资源的破坏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春天钓鱼就一定丰收在望,形势一片大好呢?相信绝大多数钓友都会反对这一说法,都曾有过春钓吃瘪的经历。那…  相似文献   

10.
颜恒 《钓鱼》2009,(9):44-45
一些钓友总是对天气晴好却钓不到鱼而迷惑不解,其实,这便是“温差在作祟”。 昼夜温差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而温差比较大的则要数冬春两季,因而也给钓鱼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温差大,鱼惧怕”、“温差小,鱼活跃”、“冷热不定,鱼不稳定”等钓谚,道出了昼夜温度变化过大使垂钓难以实现较佳效果的实情。而另一种容易形成昼夜较大温差的情况是下霜的日子,虽然但凡下霜的夜间,白天都会天气晴朗,但由于短时间内形成了巨大的温差,可导致晴好的白天也倍感寒凉,水温猛降,使鱼儿咬钩怠慢甚至不咬,  相似文献   

11.
晃饵     
张炎冰 《钓鱼》2010,(14):23-23
用商品饵钓鱼会遇到一种情况:鱼轻微触动钓饵,但不把它吞进嘴,浮标出现一次或两次微弱鱼讯后就没有动作了。此时钩上的饵还在,可是鱼再也不咬钩了。对此,有经验的钓手会拖动一下钓组,这样饵一晃动,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12.
《钓鱼》2007,(15)
在水库钓鱼,经常碰到不上鱼的时候,鱼不咬钩是个普遍现象。往往头天收获甚丰,今天就无鱼咬钩;上午钓的好好的,下午就不开口了,每每让钓友们疑惑不解。  相似文献   

13.
以鱼钓鱼     
自古以来,大海大江的鱼儿就有“大鱼吃小鱼”的习性。当您遇到鱼儿频频咬钩所带钓饵用尽时,不妨试试以鱼钓鱼这一应急方法,兴许会给您带来出乎预料的战果。  相似文献   

14.
吴芜 《钓鱼》2010,(8):10-11
钓鱼两种境界:休闲钓鱼取守势,选定钓位后就等着鱼咬钩了,故有“三分钓技七分钓饵”之说;竞技钓鱼是攻势,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抛钩、扬竿、脱鱼一气呵成,即使鱼不咬钩也是守中寓攻,此招不灵换一招。竞技多变招,变是竞技钓鱼的灵魂。然而谋事在人,也有不变或基本不变的,例如有鱼钓不上来,是换饵,还是变更线组、浮标,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就是乱变。  相似文献   

15.
伏治友 《垂钓》2013,(1):32-32
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雨、雾、霜、风等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不管人们喜恶如何,都会对钓鱼产生一定的影响。晴天。一般而言,晴天是钓鱼的好天气,但也有例外。酷热的夏季,晴天气温太高,超过鱼的适温范围,导致鱼不爱咬钩:久晴不雨的天气,随着气温持续上升,会引起水质变化,也使鱼不肯咬钩:有些季节的晴天,早晚温差很大,也不好钓鱼:还有,  相似文献   

16.
邹思全 《钓鱼》2011,(6):28-29
二、夏天 随着每年夏天的到来,初夏应该是最好钓鱼的时候,但在云蒙湖却不尽然。因近几年云蒙湖的鱼情特别,使用手竿不太上鱼,鱼咬钩很慢。在经常有人钓鱼的地方,咬钩的多是白鲦,但个头却大。使用软竿细线小钩,能充分感受到其强烈的挣扎动作。而其它鱼却很少咬钩,就是咬钩,也多是些小鲤鱼和小鲫鱼。上大鱼的地方,是除了大坝二坝下、月亮湾、圣水山庄等几处钓点外,其他地方大鱼咬钩的时候并不多。就是这几处能上大鱼的地方,钓获的大鱼也多是海竿钓上的。  相似文献   

17.
马国栋 《垂钓》2014,(3):48-49
在钓鱼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钓技七分饵。”就算钓者的钓鱼水平再高,若鱼不吃饵,同样也钓不到鱼。所以,每一个钓鱼人都梦寐以求一款特效饵,饵料。下水就立刻有鱼咬钩。然而,真的有这样神奇的饵料配方吗?  相似文献   

18.
于至凌 《钓鱼》2013,(17):40-41
我曾在云蒙湖一个小沟湾里钓鱼。这里的鱼情非常奇怪,就一个钓位出鱼率最高,其他钓位很少有鱼咬钩。这个小沟湾不大,东西走向,长宽各不过30米,枯水季节无水,只有在水位大幅度上升后才能钓鱼。因地形限制,水位上升后北岸不能下竿,南岸有七八个钓位,但只有右边第一个钓位出鱼最多,其他位置则很少有鱼咬钩。  相似文献   

19.
邹思全  邓勇 《钓鱼》2007,(8S):50-51
在水库钓鱼,经常碰到不上鱼的时候,鱼不咬钩是个普遍现象,往往头天收获甚丰,今天就无鱼咬钩,上午钓的好好的,下午就不开口了,每每让钓友们疑惑不解。  相似文献   

20.
邹思全 《钓鱼》2012,(10):22-22
在垂钓中,尤其是在使用悬坠钓法时,常常出现窝中明显有鱼在活动,就是不咬钩,或出现漂相紊乱上鱼率很低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鱼不咬钩或咬钩不积极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鱼不咬钩,该怎样应对,如何应对?就成了钓鱼人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多年的垂钓经验和钓鱼日记记录,理论再结合实践,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各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大多不是什么大问题,多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小问题,只要进行认真细致分析,准确判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按症配药,鱼就会咬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