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要建立和谐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和谐社会中,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基本单位也应该是和谐的。也就是说,只有各个组织或子系统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社会才可能总体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教育体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者(学校、家庭、社会等)为受教育者创造一个极为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受教育者几近于  相似文献   

2.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未明确提出"和谐"的字样,但是和谐思想却渗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各个层面,社会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因此马克思对于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着眼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内涵的分析,提出这一理论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该进一步学习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深刻含义,提高认识,注意以下10个问题。①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途径;②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的各项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③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④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⑤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和谐发展永远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⑥农民工的管理与福利制度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⑦保持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实现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和社会和…  相似文献   

4.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没有基层单位这样最基础、最基本的社会单元的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出版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基层单位无疑就是一个个出版社、编辑部。因此构建和谐编辑部,对于发展繁荣我国出版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和谐编辑部"的提法也是出版行业对和谐社会理论的践行和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有序和谐的状态.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庞大.代际和谐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不同利益群体的正当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是评价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标准.提供老人精神赡养不仅可以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实现代际和谐,而且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和谐礼会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和谐健康发展.本文从成人教育角度入手,阐述构建和谐社会对我国社会弱势阶层的关注与关爱.  相似文献   

7.
浅析经济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一个伟大的战略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和谐社会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但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经济学内涵,经济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存在的前提,为政治和谐、文化和谐及所有社会要素的和谐提供了有效的物质平台。  相似文献   

8.
和谐教育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它突出地体现为教育各个要素的和谐共存和协调发展。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社会要实现和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都能正常发挥功能。协调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和社会公共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教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呼唤着教育和谐发展。本文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分析发展农村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并提出农村教育和谐发展的新思维及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建设和和谐共处。高等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而且承载着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责任。因此,建设和谐高校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试论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并且指出,那将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校园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什么是和谐校园,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一、什么是和谐校园所谓和谐校园,就是一个学校内部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理想,儒家思想所讲求的“允执其中”、“过犹不及”、“和衷共济”等,都主张在社会的各种向量间取得均…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面向新世纪提出的具有一种特定内容的社会目标。和谐校园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关键词。和谐的大学教育管理机制是和谐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探讨在新世纪的条件下,我国的大学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大学教育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建设和和谐共处。高等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而且承载着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责任。因此,建设和谐高校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不仅包含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规范,而且还包容了与这些制度和规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为贵”是“礼”的根本精神。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开放的胸怀,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会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公平的统摄,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公平作为支点.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产生社会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涉及到许多方面,建设和谐农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构建和谐农村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创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而和谐教育不仅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各民族是平等的,和谐社会需要全国各民族共同努力构建,新世纪新阶段,激发全少数民族的创造活力,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和谐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注重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心理状况,培育和保持人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礼乐”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论语》提出的“和为贵”是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所在。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乐文化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3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