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寒夜雁阵     
<正>少年时期,我们家在一个名叫西场的小村子里。每当放学后或假期里,我总要跟着父亲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就是那时的教育。比如,父亲教我把不肯就范的马套在马车上,教我挤羊奶、锄草、耕耘土地,教我在风很大的日子站在庄稼地里撒肥料等。其实,父亲不是只教我怎样去劳动。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写作爱好者,每每遇到一些新鲜事,我都会把它记录下来,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但是,有一篇作文,我写了几年,也没有写完。 那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名叫"穷岗子",我的姥姥家就住在那里。名副其实,那里贫困极了。村子里没有几户人家,村民住的都是土屋,有的人家院子里也有一头牛或马。牲口也是每户人家  相似文献   

3.
家乡新貌     
《小学生》2002,(12)
一天下午,哥哥出差回来,领我到村上的图书馆去玩,里面的人可多了,我和哥哥来晚了,连座位也找不到。在阅览室里,竟没有一个人抽烟。我想,能做到这一点可真不容易呀! 我们那个村子很大。村子周围有好几个大水塘。夏天,水  相似文献   

4.
施圣陶 《中文自修》2005,(11):35-35
村子里住着一位老人,他叫塞翁,塞翁是村里人对他的尊称,塞翁原本叫做赛马,年轻日寸因为真心诚意地喜欢马、喜欢赛马而闻名,塞翁把马当作了他的兄弟,日寸常和马睡在一起,每天骑着马在原野上飞奔。后来塞翁的马被有钱人家看中,买了过去,塞翁就靠这个发了家,然后,塞翁就像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但是有一匹马他从来没有卖过,那是一匹千里马,塞翁还日寸常骑着这匹马回忆过去。  相似文献   

5.
朱兆林 《天津教育》2005,(12):18-18
时光荏苒,当我回首自己教学生涯的时候,蓦然发现在语文课的讲台上已经度过了二十个寒暑,这是我人生当中的第二个二十年。在第一个二十年里,我是坐在讲台下,聆听我亲爱的老师们不倦的教诲;在第二个二十年里,我是站在讲台上,和许许多多可亲可近的学生,共同体验着学习的艰辛与乐趣,共同实践着我们的人生理想。在这二十年的教学生涯里,尽管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注重教学、育人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但是,在我的骨子里却始终涌动着一个浪漫的梦,那就是我的语文课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笔者多次讲授巴金的《灯》,在惊叹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时,常常被一个问句所困惑,现提出来向同仁求教。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在秦岭大山褶子里面的一个小山村里。这几年,我每次回村子,都发现村子学校里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有1300名学生,今年我再问父亲的时候,他告诉我说已经有1500名学生了,比我们这个村子的人口还要多。各个山头上面村庄的小学生、初中生都来到我们村子上学,周一到周五就住在我们村子。但每年能考上高中的只有几十个学生,上了高中能再上大学的就更少了。我问起他们上的课程,发现和我当年学过的,和现在城里的教学大纲没有什么两样,照样还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这些科目,高考要考什么,他们就重点学习什么,其他“对高…  相似文献   

8.
母爱     
夜幕降临了,我独自一个人在村子里漫无目的地走着。“离家出走?”多么可笑的一个想法!这在我小时候是连想都不敢想的,而现在头脑中却大大地印出了这四个字。可我又能去哪儿?手被冷风侵袭着,那种冷一直钻到心底,下意识地把手插进了裤袋里———身无分文!好怀念家中的温暖。可一想到母亲那句:“走!要走你就走,永远别再回来……”我的冷、我的饿与其相比都算不了什么了。不回去,决不回去!夜色如水,夜风亦凉,还是独自一个人徘徊在村口。村子里的灯一6个接一个地熄灭了。夜冷得像魔窑,抬起头望望天空,此时的月亮像一个柠檬嵌在深蓝色的夜空中。“…  相似文献   

9.
家乡新貌     
我爱家乡一天下午,哥哥出差回来,领我到村上的图书馆去玩,里面的人可多了,我和哥哥来晚了,连座位也找不到。在阅览室里,竟没有一个人抽烟。我想,能做到这一点可真不容易呀! 我们那个村子很大。村子周围有好几个大水塘。夏天,水塘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成群的小鱼在荷叶下面游来游去。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我和小朋友一起到冰上玩。  相似文献   

10.
葛红兵  周丹 《课外阅读》2006,(11):46-47
我做过小学教师,也做过中学教师,但是,我不是作为一个有中学教学经验的人来这里演讲的。我现在是大学里的学教授,我来这里演讲,是因为我在大学里,接触很多大学生,在我看来,他们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在思想和感情上,根子在哪里呢?在中学、在小学。我想来看看中学里的朋友,和中学里的朋友说几句知心话。  相似文献   

11.
谭金花  田春雨 《大学生》2016,(Z1):125-128
仓东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子,人很少,房子也很少。2009年开始,我们在这个村子里忙了好几年。这是一个小项目,但是我们把所有的精力还有希望投入到这个项目上。这个项目只进行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开始,而且还存在很多困难,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所做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事情。四邑人的家乡开平在广东的西南边,这里有个"四  相似文献   

12.
第 二 站 : 罗 马 从地图上看,意大利是一个掉在地中海里的长统靴,我意大利之行的第二站——罗马,正好位于这个靴筒的中部。一直以来,罗马都是令我魂牵梦系的度假胜地,我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看过 N 次《罗马假日》仍不知疲惫的原因吧! 虽然罗马的面积不大,但是它按区域之别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纳佛那广场(Piazza Navona)周边飘荡着悠闲开阔的气氛,而古罗马市场(Foro Romano)、圆形竞技场(colosseo),则另有一番古罗马时代的浪漫情怀。据说教皇葛列高里十世碰到长期停留罗马的人会说“呆会儿见”,但是对只停留几天的旅行者则是说“再见”…  相似文献   

13.
很早以前就读过一位名人的话:天真纯朴地接触自然,那是多么困难呀,人们须像小儿那样看世界。孩子看世界是本真的,接触大自然是纯朴、天真的,这是实情。然而这一极其朴素而简单的道理,我却在人到中年的今天才真正领会。我从小生长在京城近郊区。曾祖父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老中医,为人厚道,医术也甚为人称赞。到了祖父,哥仁个都是农民,种菜、种花各个都是村子里超群的能手,深得人们的敬重。到了我的父辈兄弟五个,有两个在城里当医生,一个当了国家干部,仍有两个在村子里种田。我的父亲则继承曾祖父的事业,学习中医,成了一名医生…  相似文献   

14.
一次,我教学第四册《小铁锤》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书上说'村子里一个人也没有了,就剩下小铁锤'.我看这句话自相矛盾.既然村子里一个人也没有了,那么,就不会剩下小铁锤."我肯定他这个问题提得好,并鼓励大家谈出自己的看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发现:该句不但在语法上有问题,而且在语意上也会引起歧义.于是,我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修改意见.果然,该社于1987年1月作了回复,并对该句作了修改.  相似文献   

15.
正从小吃土豆长大,今天依然爱着土豆,三天两头不吃土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回想我吃土豆的人生履历,可见我成长的过程,可见时代的变迁,可见社会发展的脚步。庄户人更是离不开土豆,热爱土豆,土豆是他们一生的依恋,土豆是他们心中的歌。在我们村子里,管土豆不叫土豆,叫山药,但是土豆的名字我还是在村子里听到的。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贫穷写在每一个人脸上,因边境紧张,土豆成为军需必备品。每每在秋天收获土豆的时候,我们就站在村口瞭望,当一辆辆军用大卡车出现在我们  相似文献   

16.
讲故事的人     
从前有一个人,他那村子里的人都喜欢他,因为他常常讲故事给他们听。每天早晨他离开村子去别处,到傍晚才回来,他回来的时候,全村子的长工忙了一整天现在休息了,便都过来围着他对他说:“现在来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吧。你今天看见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致朋友们以及我所爱的人们这是我的爱也是有益观点如果我们把全世界的人口压缩为一个恰好100个人的村子,现存人口比率不变,情况大致以下:这个村子里有:57个亚洲人21个欧洲人10个来自西半球的南、北美洲8个非洲人  相似文献   

18.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村子里盛产石头,大石头、小石头,遍地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石头”是我的启蒙教科书,而妈妈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小时候,我是妈妈的“影子”,她到哪,我就跟到哪。妈妈到门前的山塘里洗衣服,我拽着妈妈的衣角来到石铺旁。妈妈说:“我削一个水漂漂给你看,你就到旁边坐下,行不行?”我点点头。妈妈便从水边拿了一块石头,用力一扔,水面上立即开放出一路水花花。妈妈笑着说:“看到了吗?飞起来的石头多美呀!”我乐得直拍手。我想甩,但是甩不远。妈妈说:“速度能使石头飞翔起来。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有力气了,就能产…  相似文献   

19.
旅游大巴上坐满了人。纳西露正用麦克风给大家介绍非洲的丈化。Goldie脑子里装满了问号。每个人都看着大草原。“几百年来,我们马塞人和自己的牛群就生活在这片大草原上。当牛把这片草地上新鲜的嫩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就迁徙到另一片草地。我们的祖父母从他们的长辈那里学到所有他们需要知道的事情。但是,现在的生活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你们上学吗?”“上。我的父亲学会了开车,因此我们就搬到了一个有学校的村子里。我的哥哥仍旧过着以前的生活,和牛群生活在一起。”“我们能拜访他吗?”“当然。”  相似文献   

20.
用耳朵阅读莫言我十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最关心的是我放牧的那几头牛羊的饥饱。在农村度过的漫长的一段青春岁月里,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我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祖父。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有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