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塑造,让学生感受小说创作独特魅力。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真实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通过法语教师教授孩子们上最后一节母语课的故事感染了众多读者,并成为语文教材中的必学篇目之一。《最后一课》是一篇世界皆知的经典短篇小说,也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都德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从小生活贫困,但是从没有放弃热爱的写作,并且善于将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2.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刚上初一时大家学过一篇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你们可曾记得,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盛赞法国语言,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为什么语言有这样大的  相似文献   

3.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黑暗腐败的现象,对普通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怒哀乐,形成了独特的格调。一八七○年七月十九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维护他的反动政权,挽救帝国危机,破坏普鲁士统一德国,称霸欧州,发动了普法战争。但是法国在战争中失败了,普鲁士侵入了法国,法国人民奋起反击入侵者。都德应召入伍,参加了反击普鲁士入侵的战争,并以这次战争的后期社会为背景,写出了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深刻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4.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最为人称道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以一个孩子(小弗郎士)的见闻作为叙事视角,深刻地表现去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小说以其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许多国家的中小学都把它作为经典课文,近代一百多年中倍受侵略的中国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正同学们,法国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我国人民比较熟悉的作品,它曾被选入我国中学教科书,作品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人至深。提起《最后一课》,人们就会想到作者都德这个名字。阿尔丰斯·都德(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4日),法国普罗旺斯人,杰出的爱国主义作家。都德出生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他15岁起就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一职,独自谋生。都德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母亲对文学  相似文献   

6.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虽然情节并不曲折、复杂,但内容真挚感人,摄人心魄。小说讲的是法国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听韩麦尔先生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和心境。它是一篇爱国主义小说,但我觉得它在教育学方面更有意义。现在我想从教育学的角度解读这篇课文,看看有效教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都德的名作《最后一课》是表现法国人民爱国精神的正气歌。其主要特点是能够从看似平常的题材中发掘深刻思想,表现重大主题。换言之,善于通过对人物服饰、语言、行动及心理的描写,深刻反映法国人民遭受侵略和奴役的悲愤心情,表现他们反抗外侮,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为驱逐侵略者,恢复国土而斗争的坚强信念。选材典型,构思巧妙,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而且是以一个孩子的生动自述描写人物,表现主题的,这就更易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和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基本上可以采取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自学为主  相似文献   

8.
《最后一课》课堂气氛的营构及对教学的启示辽宁凤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王坤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其深刻的爱国主义主题、生动的人物形象,强烈地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中外读者。作为教师,我更愿意把《最后一课》看作一篇生动的课堂纪实。小说记叙了普法战争期...  相似文献   

9.
都德,法国文学史上别具特色的小说家。在中国,都德最出名的作品当属《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中译本最早的是胡适译本,1912年9月胡适于上海《大共和日报》发表,译名为《割地》。  相似文献   

10.
教材一轮一轮更新,能成为传统课文,稳居宝座,也是作品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最后一课》显示了自己的生命力,都德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呢?1叙事叙什么事,也就是选什么材料,至关重要。都德写最后一课,确是抓到了一个极好的题材。这一课,就半天时间;地点,主要就是一间教室;人物,虽说教室里全是人,需要描写群像,但需要下功夫写的只有两个人物,拿一个学生作为故事叙述者,再写好一个老师;总而言之,记叙要素比较简单,写起来比较容易。《最后一课》是小说,揣测起来,都德虚构这个故事也比较容易。然而最后一课的内涵可就…  相似文献   

11.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有一段写道:“接着,韩麦尔先生……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象  相似文献   

12.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篇举世闻名的小说。重读它,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3.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也是我国中学课本中的传统篇目。全篇只有3400字,但却是一篇享誉世界、久传不衰的短篇佳作。作品所描写的情节很简短,写了一个调皮的小学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文章既没有揭露侵略者的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堂课”中。叙述的语言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朴素、明朗、简单,还常常带出一些稚气。但这篇作品却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早年上初中时.语文课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到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普鲁士.根据柏林当局的命令.这两个地方的学校将取消法语课,改上德语课。  相似文献   

15.
早年上初中时,语文课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到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普鲁士,根据柏林当局的命令,这两个地方的学  相似文献   

16.
小说《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惊世之作。该篇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摄取一个尽忠尽职的老教师韩麦尔先生在敌占区只许教德语的禁令下坚持上好最后一课的经过。作者从学生弗朗士观察体会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于对比中真  相似文献   

17.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表达了他对祖国语言价值的认识,“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由此,我们恍然悟到,语言决不就是单纯的交际工具,她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语言是人们的生命、人的意识的再现,是人们的欲望、思维、观念的表达体。  相似文献   

18.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篇举世闻名的小说。重读它,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感触颇深。我们曾经是学生,可是印象中没有哪节课像“最后一课”一样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我们现在是老师,又有谁敢说自己曾经上过的某节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呢“?一课一得”,韩麦尔先生真正达  相似文献   

19.
语言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表现形式,充满了美感。法国小说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这样写到:“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相似文献   

20.
都德的《最后一课》不足3000字,故事很简单:普法战争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异国统治者下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的命令。就在这样一个严重的时刻,顽童小弗朗士瞪着他的眼睛认真地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从这堂课上,我们体会到了国土沦丧的法兰西民族的屈辱、愤慨,深信这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屈服。小说不用泼墨重彩,只是淡淡勾勒,平平叙来,但蕴藉深沉.我们感受到了力透纸背的力量、画外的惊雷。[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