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学浪潮中,里尔克是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别具一格的诗人。《豹》是他1903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这首诗描写了被关在笼中的豹子的形象,但诗人着意要表现的并不是豹子的美丽的花纹或强健的体魄,而是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哲学沉思投射到这个象征物上,使之承载更蕴藉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豹》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的前期代表作,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经典。此诗创作于1902—1903年,反映了世纪末抑郁、哀伤的情绪与心态,而且诗人创作由注重内心转向现实和客观,表现了他“物诗”的艺术新质。诗中描绘豹的目光“疲倦”到四肢“静寂”的外在表现,揭示“意志昏眩”的内在精神变化,从而深刻地表达了对个体生命处境和人类“存在”问题的感受和思考。这些都是学习欣赏此诗的要旨。  相似文献   

3.
《豹》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的前期代表作,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经典。此诗创作于1902—1903年,反映了世纪末抑郁、哀伤的情绪与心态,而且诗人创作由注重内心转向现实和客观,表现了他物诗的艺术新质。诗中描绘豹的目光疲倦到四肢静寂的外在表现,揭  相似文献   

4.
5.
雄壮威猛的豹只能在铁笼中不耐烦地晃动,生命的野性冲击着牢笼的束缚,在一千次的冲击反抗之后,还是第一千次的无奈……借助于诗人描绘的豹的生存景象,我们会想到什么?让我们顺着诗人指引的方向,遁入心灵,指向体验着的人生。在诗中,我们接触到的是:豹的目光、铁栏、豹疲倦的眼  相似文献   

6.
豹!令“百兽震慑”的豹,桀骜不驯的豹,你见过没有?见过那矫健的身影没有?而今,它正无奈地蜷伏于一首小诗里,蜷伏于一个残酷的世界里,蜷伏于一位奥地利诗人的内心矛盾和惶惑里。你看看吧,走近些看看吧!看看里尔克先生是怀着一种怎样复杂的心情,一下子把我们的视野推进“那走不完的铁栏”里。  相似文献   

7.
豹———写于巴黎动物园中[奥地利]里尔克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冯至译)豹!令百兽震惶的豹,声震天地的豹,桀傲不驯的豹,身手矫健的豹,你见过没有?而今呵,它正无奈地蜷伏于一首12行的小诗里,蜷伏于一个残酷的世界里,蜷伏于一位奥地利诗人的内心矛盾和惶惑里。你看看吧,走近些…  相似文献   

8.
豹!令“百兽震惶”的豹,声震天地的豹,桀傲不驯的豹,你见过没有?见过那矫健的身影没有?而今啊,它正无奈地蜷伏于一首十二行的小诗里,蜷伏于一个残酷的世界里,蜷伏于一位奥地利诗人的内心矛盾和惶惑里。你看看吧,走近些看看吧!看看里尔克先生是怀着一种怎样复杂的心情,镜头般地一下子把我们的视野推进“那走不完的铁栏”里:  相似文献   

9.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年),奥地利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之一。他的名篇《豹》写于1902年,用德文写成,《豹》以对“客观的忠实描写”著称,被看作是“咏物诗”创作的扛鼎之作。在论及此诗时.台湾诗人叶泥给予极高的评价.称赞它“不仅是正确地描写对象与感受.而且通过对象刻画出其内心的世界。并攫出其根源深处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今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了奥地利诗人赖纳·玛利亚·里尔克的“咏物诗”的代表作《豹》。里尔克(1875-1926)与卡夫卡是同乡,出生于布拉格一铁路职员家庭。因父母婚姻生活不和谐,他从小未得到母爱,天性敏感,多愁善感。少年时代遵从父训先就读于军官学校,因体质虚弱不适应那里的生活,中途退学,后又进入商学院,也以辍学告终。里尔克从小喜欢文学与哲学,后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哲学与艺术史。他从青年时代起开始写诗,19岁发表了第一部诗集《生活与诗歌》,从此与诗歌有了不解之缘。1896年离开故乡布拉格到德国慕尼黑学习。他喜欢旅行,足…  相似文献   

11.
敏感、多愁、脆弱的里尔克是孤独的,而这孤独时浓时淡、时轻时重,却始终无法消亡。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用孤独谱写着美丽的诗歌,用孤独展现了寂寞的美丽。在《秋日》与《豹》中,他那孤独的身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2.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篇《豹——在巴黎动物园》,是一首象征主义诗作,主要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层思索。本文从新批评、阐释学、存在主义等三个角度来重新解读。我们认为,“豹”这一意象指向向往自由和灵魂追求的物、人乃至整个人类的无限挣扎以及与现实的奋力搏击,以及终究“化为乌有”的永恒的精神苦痛与神性寂寞。  相似文献   

13.
《豹》是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一首咏物诗,描写囚禁在铁笼里的豹渴望摆脱命运束缚的深切感受。诗人借助豹这一具体的“物”,传达他对“人”的世界、“人”的生存处境的思考以及他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茫和痛苦。《豹》有不同的中译,对几种中译的翻译技巧进行探析,和不同中译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诗歌翻译追求的是情通和形似,译必须有一种能融入原诗意境的激情,才能达到形似与神似。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篇<豹——在巴黎动物园>,是一首象征主义诗作,主要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层思索.本文从新批评、阐释学、存在主义等三个角度来重新解读.我们认为,"豹"这一意象指向向往自由和灵魂追求的物、人乃至整个人类的无限挣扎以及与现实的奋力搏击,以及终究"化为乌有"的永恒的精神苦痛与神性寂寞.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那些反映社会阶层差异、贫富差距的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创佳绩,《默默无闻》正好切中了这样的命题。这部由意大利导演乌贝托·帕索里尼执导的亲情片,讲述了一个罹患绝症的父亲为三岁的儿子寻找领养家庭的故事。在此过程中,我们得以窥见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与家庭结构,窥见英国收养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更难能可贵的是,《默默无闻》不仅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它所设置的极端情境涉及人生的根本问题,它用深挚、细腻的情感揭示了一个更为本质,  相似文献   

16.
江城子 奏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相似文献   

17.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从李商隐的《无题》开始,蜡烛便成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现在人们仍然常用它来赞美那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如果说第一个用蜡烛来比老师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材了。小小说《蜡烛》是否也落人窠臼了呢?当然不。作家胡炎可不是依葫芦画瓢,他用老瓶装新酒,赋予了蜡烛以全新的含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从李商隐的《无题》开始,蜡烛便成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现在人们仍然常用它来赞美那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如果说第一个用蜡烛来比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能在猫眼里看到时辰。 有一天,一个传教士在南京城外闲步着,发现自己忘记带表,于是他问一个小孩子那时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20.
记叙文怎么写,本不是复杂的问题,也没有定式,只要便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就行。丁立峰的散文《母亲》以另一种写法给人以美的享受,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