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加2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中,有趣的热学题很多,下面精选几例,供赏析. 1.(北京海淀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暖气供暖、汽车发动机冷却,常用水作为工作物质,这是利用水的_较大的特点. 2.(武汉市)去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缓解早情,我省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破),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贵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拉.这些小冰拉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为雨.汽降落到地面上. 3.(黄冈市)“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肖象富 《物理教师》2007,28(7):30-31
设计一个以学生解题时出现的错误为内容的物理情境,要求学生辨别正误,找出错因,做出正确解答.这类纠错类阅读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有利于学生正确知识的形成和深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材料阅读题的基本形式是:给出一个物理问题的情景,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计算量不大,但思维量大.这对学生提出了较好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下面对近  相似文献   

12.
彭惠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11):29-31
1 信息题的特点信息题的题于是以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技中的某个事件、问题为情景提供一些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它以新材料作为物理问题的新载体,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试题中的问题与哪些物理知识发生联系,应该用什么物理规律、物理模型解决问题,不是一目了然,但解答信息题的过程一般并不复杂,可归纳为起点高,落点低。求解信息题需要的是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备一定的洞察力及迁移应用能力,而无须(也无法)作相应的“题海战术”。  相似文献   

13.
中考阅读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一般情况下,题目只说物理现象、情景、实验过程等,不说涉及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目,认真分析、解释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研究实验的过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人物理已经成为当今物理教育的一大趋势,人物理阅读题的编制一般有三个层次:①感知层次,较多指向知识层面,让学生体会内隐的人价值。从生活、社会、自然、经济、化、历史、科技等领域剪辑具有物理情景的字或图片材料中抽象出物理概念,体验知识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中考热学     
探究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六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合作。《新课标》要求同学们经历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因此,探究题成了近两年各地中考的重点。电是以后中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17.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所必须的能力”.为此。近年来各地中考以信息为载体考查相关物理知识的“信息题”频频出现,而数据表信息题更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地的中考也在逐步渗透课改的精神.二次函数试题作为中考中的一个热点和重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往,中考中二次函数的试题以求它的解析式为主,往往是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面积等知识来求解.而近几年各地的试卷中,出现了许多有关二次函数的阅读理解题.  相似文献   

19.
吉临荣 《物理教师》2003,24(2):50-52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那么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考查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呢 ?现列举几道好的中考题供大家参考 .1 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物理教学的首要能力目标 ,图 1可把现象观察的内容作为试题 ,只要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可以找到许多与物理相关的知识 ,体现“生活即物理”的思想 ,也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戴着“物理眼镜…  相似文献   

20.
阅读理解型题.内容丰富,异于常规.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题中给出一段材料,学生经过阅读,加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出解答.这类题一般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