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生成,更注重教学的有效性,而教师教学的精心预设,精彩生成,将成为新课程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结合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相似文献   

2.
预设与生成,对立统一于课堂教学中,两者如同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弹性预设能促进有效生成。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学情分析、解读教材进行弹性预设,抓住弹性预设"可变"的特点进行预设、展开教学。课堂上及时捕捉生成资源,根据预设给予回应,让预设促进精彩的生成,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充分预设的课堂教学不厚实,如无本之木;没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没生机,如无源之水。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在教学中,应怎样正确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呢?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意外"无处不在,教师如何对预设与生成进行科学的调控,使之转化为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一、重构教学预设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这就要求我们为生成性教学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促进有效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成功的物理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预设为生成播下了种子,自身也在生成中升华。下面我以“走进分子世界”教学为例,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颓废的。认真预设,就是负责;精彩生成,才够优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留白”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课前预设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我认为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  相似文献   

9.
教学需要有预设,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教学预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课堂生成是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预设要促使生成,并给意外生成留有空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  相似文献   

10.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普遍认为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理想与追求,这反映了人们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然而,无论是教学的预设还是生成,二者均有其优势与不足,并具有各自的适用域和使用度。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人们不能片面地肯定或否定其中一方面。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的是精心的预设与巧妙的生成,综合把握预设与生成,充分整合二者的合理之处,找到实现二者和谐共舞的路径,并用于指导实际课堂教学,是构建灵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课前预设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我认为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颓废的。认真预设,就是负责;精彩生成,才够优秀。  相似文献   

12.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则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价值观、教学目的观的转变。课程价值、教学目的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使教学预设有效生成,教师就要走出两极对立思维,辩证地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具有宏观预设的研究能力及随机调整预设的教育机智,始终关注生成状态,创新教学过程,追求对教学预设的超越,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刘明霞 《小学生》2013,(7):75-7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逐渐趋向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教学预定效果,就要做好预设以及生成间关系,活跃课堂教学,成功预设数学教学方案等。本文对当前数学课堂遇到的困扰,针对预设与生成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笔者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不仅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本文针对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弹性"预设"是生成教学的基础,动态"生成"是预设教学的精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追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相辅相成,即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为前者的提升.物理教学中若没有预设,课堂将一定程度失去有效性;同样教学中没有生成,课堂教学成果将出现效率不足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教学的含义、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的关系,研究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教学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的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因此,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已成为课改进行中的研究热点。新课程改革从新的层面、新的角度阐释了预设与生成的含义及特征,指出课堂教学的实质是预设与生成的整合,只有掌握教学实践中预设与生成整合的策略,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优质课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矛盾。在通常情况下,这对矛盾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认为预设严谨不一定生成有效,预设不够肯定生成会不足。研究表明,预设是对文本的关注。生成是对人本的关注。教学预设是学习生成的基础,没有好的预设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预设可以让教与学的活动按课前的安排有序地运行,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工作,是对教学的理性的思考和布局。当课堂生成出现时,老师的合理引导,不但能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还能达到尊重学生、保护其创新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预设中体现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把握;生成里反映课堂信息的交汇与碰撞,展现师生的智慧与灵动。  相似文献   

20.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处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正确理清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明确预设与生成这二者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联系,将这二者辩证统一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有利于促进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然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干扰着这一发展,为此,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关预设与生成的适配做出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