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文静 《高教探索》2013,(1):113-117,124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2009年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和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三项指标,发现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其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投入的省级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不一.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提高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转移支付水平,明确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分担责任;欠发达地区要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在生均经费支出方面的差距,以促进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基尼系数的高职教育生均经费地区配置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利用2009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选择教育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我国高职教育生均经费地区配置公平程度的指标.发现我国高职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地区配置明显有违教育公平,生均教育经费的地区配置也有违公平。建议中央政府提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转移支付水平,地方政府要制定高职教育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拔款标准.创新投融资机制以鼓励社会资本兴办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区域不均衡性,研究采用基尼系数为研究工具,对近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存在明显关联性;近年来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没有出现明显改善,其经费投入不均衡干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或未实现有效运行.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应设立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标准,构建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投入长效机制;以创新市级财政上缴机制为抓手,集中财力支持欠发达地区;以企业投入为主,拓宽社会化投入渠道;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监控机制;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区域教育支出的不公平是导致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我国省际1996-2006年各级教育的总经费支出基尼系数和事业经费支出基尼系数进行的测算和比较发现:近十年来,中国教育经费的区域支出具有义务教育阶段变动平稳、高中阶段经费不公平程度拉大、成本分担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趋向均衡化等特点.建议地方政府加大对地方大学的投入,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指标,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成人高等资源分配的均衡状况,探讨成人高等教育财政中立性以及地方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研究表明,各地区成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绝对差距在扩大,相对性差距在缩小,总体差距和局部差距改善不明显;成人高等教育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相关性较低,财政中立性较强,但地方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努力程度还很不足。对此,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省际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在基于生均经费指标的剖后发现我国省际间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相当严重;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笔者认为,省级政府的投入努力程度不高、"省级财政不中立"是省际间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促进省际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央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制定制度激励省级政府投资义务教育的努力程度,出台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充足性标准,重视公用经费的专项拨款。  相似文献   

7.
教育经费的均衡配置是学前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研究选取了我国30个省份2011年至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学前教育阶段各项生均经费的基尼系数和帕尔玛比值,综合评价各项生均经费配置的省域间公平性,并构建理论模型考察哪些因素作用于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还不公平,主要表现为省域间经费配置的两极分化严重;代表政府努力度的一般公共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省域间不均衡程度很高;农村地区省域间生均经费投入不均衡状况比城镇地区严重;生均经费投入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部省域高,中西省域低"的区域性特征;各省域学前教育生均经费的投入结构也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都会对学前生均经费投入产生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改善我国学前教育生均经费配置情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由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获得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差距日益加大,造成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为此,需要完善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科学的财政拨款和预算制度,以确保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影响着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文章基于1995—2018年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数据和在校生数据,通过计算Gini系数和Theil指数测算了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公平性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995—2018年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公平性总体上处于"比较公平"和"相对合理"水平,且整体上更加公平了;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大于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省际差异较大,公平程度较低;全国高中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有降低的趋势。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性经费投入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空间关联性;高职事业性经费投入水平受本地区和邻接地区生产总值的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的空间聚集是导致高职教育事业性经费投入聚集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应该重视高职教育资源的省际均衡配置问题,通过快速开发欠发达地区经济,打破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欠发达省域之间"低-低"聚集的分布格局,为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使之尽快走出区域高职教育投资的"洼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省不同经济区域高职院校发展指标的比较,发现四川省高职院校大部分集中在成德绵经济区。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教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四川省高职教育要实现较均衡的发展,政府及地方财政应公平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高职院校要有所作为,示范院校要发挥辐射作用,高职教育要实行"差异化"地方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政府要力促生存型地方高职院校和谐发展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志和生存型地方高职院校是指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由地方政府创办,但由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办学投入不足,使得学校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较弱,发展非常艰难,处于维持生存状态的高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总体上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但是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错位"现象。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必须保障基于生均支出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同时加强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制保障建设,进一步调整高等教育招生名额区域分配政策,以及加大中央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础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尚处于非均衡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教育公用经费支出呈现强势、较强势、较弱势和弱势四个阶梯形分层,两极相差悬殊;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困难;普通高中教育孕育着不平衡危机。因此,要构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框架,关注教育投入的收益与效益,明确制定政府拨款标准,大力支持弱势群体,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国公办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生均事业费投入、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发现,政府投入的力度仍然不够,这表现在近几年一些省份生均经费指数几乎没有增长,个别省份甚至有所下降。不仅东、中、西地区间教育投入不平衡,地区内部,尤其是中部地区的各省市之间生均教育经费指数的差距要比东部、西部各省市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东部发达地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下降。针对上述问题,依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必要为解决我国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7-2010年某省高职院校生均教育经费收入进行分析,发现该省高职生均教育经费收入存在结构不合理、生均财政收入差距大等问题。为促进高职教育经费收入的均衡发展,实现高职教育公平,政府应提高财政支出水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结合高职教育实际完善社会捐赠制度,营造捐赠氛围,树立社会捐赠意识。学校应积极主动地开展社会劝募和捐赠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生均支出地区差异及其原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6—2006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普通高等教育支出数据,估算了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地区差异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并运用两者的分解公式对其进行了系统因素分解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高校扩招前,扩招后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分布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扩招后生均预算内投入省际分布差距进一步扩大引起的。另外,分区域分解分析还发现,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对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总体差异贡献最大,其贡献率接近60%。  相似文献   

18.
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的来源包括教育经费支出和地区间产品、服务的价格差异两个方面。在教育公平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讨论中,如果直接比较各地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研究得出的结论将失去真实性。在义务教育阶段,人员投入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投入,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城镇地区义务教育人员经费生均支出进行调整,获得真实人员投入情况,并对其差异进行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出现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较为精确的调整方法。基于大样本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借鉴国外可比工资指数法构建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人员经费价格调整指数变异性大,因此对人员经费支出进行价格调整是必要的;各省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人员投入真实差距小于义务教育人员经费支出的差距;各省份城镇地区间生均义务教育人员真实投入的差距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学龄儿童仍然获得更少的义务教育人员投入,应该继续贯彻执行对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政策。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资源配置均衡性与效率性的有效途径。生均教育事业费是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基于2006-2016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京津冀三地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差距及其与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且呈逐步扩大趋势,影响了区域职业教育公平的实现。区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均中职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河北省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弹性高于京津两市。为了推进京津冀中职教育的协同发展,应优化京津冀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建立京津冀中职教育财政法规体系;努力拓展中职教育办学经费来源;建立中职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监管。  相似文献   

20.
"边缘化"是一种分析社会弱势群体及其问题的范式.以广东省为例,对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进行分析发现,在制度安排上,从产生之初,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便先天不足,办学基础十分薄弱;在资源配置上,国家扶强的政策导向及地方政府的投入不足又使这些高职院校处于明显劣势;在社会认同上,这些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对其认同总体趋向不明确和不稳定.针对此,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重点扶持和宏观调控努力规避和化解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边缘化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