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现成的社会力量发动反清城市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战争事业”的主要形式。对它如何评价,是辛亥革命军事斗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史学界相当普遍的看法是,城市起义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老课题,但很难适用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并认为它是单纯的军事观点和冒险主义的主要表现。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
试论北美独立战争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75年到1783年的独立战争是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之一。它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是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在世界史研究和教学中,北美独立战争始终是引人注目的问题。近年来,美国史学界围绕战争起因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且出现了否认战争必然性的趋势。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对拿破仑的评价,中外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拿破仑的历史将不会结束,也永远不会全部写成。”评价拿破仑产生分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拿破仑战争的不同看法。拿破仑的政治生涯同法国的对外战争紧密相连,他被称为“马背上的罗伯斯比尔”。因此,正确地分析拿破仑战争,就成为评价拿破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法国对外战争的性质有个转化问题,至于什么事件是战争性质转化的标志,看法颇为分歧。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4.
在如何评价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问题上,我国史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作为依据.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更为彻底,马克思从来也没有说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保守的,那些认为英国革命具有保守性的人其实是误解了马克思的话.还有人指出,之所以对马克思的话产生误解,是因为翻译出了问题.最后这种意见针对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7卷<评基佐<英国革命为什么会成功?>>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史学界定论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一称谓提出质疑,认为此称谓颠倒了战争的性质,与战争的实际不相符合,应将这一长达10年的国内战争称之为“第一次国共战争”。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问题,从1978年以来,史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先后发表约40余篇文章。各持己见,众说不一,但归纳来看,有三种提法。即封建政权说;两重性政权说,农民政权说。所以存在意见分歧,我们认为:一是在阐述问题时,有所脱离农民阶级的具体事实;二是在于分析该问题时所持的标准不同;三是立论点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一致。现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提出以下粗浅的意见。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李自成起义几乎同时发生.由于它们发生的背景不同,导致其性质不同,影响也相去甚远。作为全新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英国此后便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迅速崛起;而作为传统的农民战争,李自成起义并没能促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依然在封建社会里沉沦。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史学界关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问题讨论中,出现了一些分歧。一是认为十八世纪末的法国革命比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彻底,英国革命具有保守性;二是认为英国革命同法国革命一样彻底,不具有保守性;三是认为英国革命比法国大革命更彻底。分歧的产生主要是对于衡量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标准的理解不一致:1,衡量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标准主要是看摧毁封建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程度,还是看革命后生产力发展的迅速与规模?怎样理解革命与生产、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英美战争是美国史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国内学者也对这场战争的起因、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论证。本文对第二次英美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持肯定的态度,不同意美国史学界一些人认为第二次英美战争是“白打了一仗”这一观点。本文认为第二次英美战争对关国的政治、经济有决定性的影响,并确定了美国日后的茛农方向、  相似文献   

10.
1812年俄法战争,规模巨大,影响深远,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重大的战争之一。对这次战争的性质,苏联史学界都一致认为,俄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它决定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各族人民的命运”;“这场战争以1812年卫国战争这个名称载入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俄国军队对西欧各国从拿破仑的暴政之下获得解放起了决定性作用”,等等。我国史学界也有人持同样的观点,如“战争是拿破仑发动的,拿破仑是进攻  相似文献   

11.
史学界在研究前秦攻东晋、金打南宋,蒙古族人灭宋、满族人灭明等几次大的民族战争性质如何判定问题时,发生了争议。有些人强调以发动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作为判定性质的准则;有些人强调“战争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作为判定性质的根据。有些人则以“少数民族的社会性质及战争的目的”作为判定的标准和尺度。由于着重点不同,对上述民族战争性质判定的结论便大相径庭。与民族战争相关联的民族英雄问题。也由此出现分歧。一般认为只有在抵抗民族压迫中作出贡献的人物才算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2.
史学界在研究前秦攻东晋、金打南宋,蒙古族人灭宋、满族人灭明等几次大的民族战争性质如何判定问题时,发生了争议.有些人强调以发动战争的“动机和目的”①作为判定性质的准则;有些人强调“战争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②作为判定性质的根据.有些人则以“少数民族的社会性质及战争的目的”③作为判定的标准和尺度.由于着重点不同,对上述民族战争性质判定的结论便大相径庭.与民族战争相关联的民族英雄问题,也由此出现分歧.一般认为只有在抵抗民族压迫中作出贡献的人物才算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在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种主张,一种认为太平天国是农民战争,其根据是当时中国社会基本封建社会,阶级基础是农民,打击的对象是清政府。第二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市民运动。第三种观点认为是一次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农民革命。  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太平天国主要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出身农民家庭,参加运动的主要是农民阶级,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南京实行的政策基本符合农民利益,打击的对象是封建地主、清政府、贪官污吏,因此它是农民战争,但又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带有反对…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史学工作者总是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的重要标志之一。资产阶级革命如果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就被认为是革命不彻底。笔者认为: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衡量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发表不少有关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有些看法很有见地,但有些看法则值得商榷。如有的文章过分夸大十七世纪英国革命和十八世纪法国革命的某些特点,甚至把它说成是整个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规律,以偏概全;把共和国说成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政权的临时产物和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6.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问题是我国史学界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以往对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问题的探讨,大多是从革命的形式、革命摧毁封建主义的程度以及革命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定性问题,通过分析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经济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法国更为彻底。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与彻底,可以帮助我们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更好地为社会转型积极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隋末杨玄感起兵性质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波澜壮阔的隋末农民大起义中,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于大业九年(613)六月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起兵反隋。对杨玄感起兵的性质,史学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杨玄感起兵是一次人民起义。  相似文献   

18.
十六世纪初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旗手马丁·路德为历来的史学家们褒贬扬抑、誉毁悬殊。有的认为,他的功大于过,应于基本肯定;有的认为,他过大于功,应该否定。但这两种评价在不同程度上都认为他最终成为“革命叛徒”;即使其中有人认为不能笼统地说他是“革命叛徒”,但还是认为他确有“叛卖人民的行径”。因此,马丁·路德最终成为革命叛徒,似乎是我国史学界的定论。笔者认为,对现在国内史学界通常认定马丁·路德是革命叛徒的三条依据(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动摇、镇压农民运动的帮凶、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一书中的断语,应该作阶级的、历史的分析,全面地、准确地理解革命导师的论述。如果我们把马丁·路德及其活动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加以考察,似乎不能得出马丁·路德是“革命叛徒”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会党的性质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的性质、作用及其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关系等问题,史学界看法极不相同。本文试图就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会党的性质、作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会党的关系略加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一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主要是长江流域的哥老会和闽粤一带的三合会。两者都是天地会的支脉。而湖南的哥老会又是长江流域哥老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哥老会的性质是什么?要明确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它的基本成份和结社宗旨。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三年,我国史学界发表了有关辛亥革命的文章一百多篇,提出了不少新见解,研究了一些新课题,成果是相当可喜的。现仅就三个主要方面,介绍如下。一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一直为中外学者所注意。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史学工作者不仅同欧美、日本和苏联的史学家有着很大分岐,而且内部意见也不统一。一九八二年四月,在芝加哥举行的北美亚洲学会第三十四届年会上,台湾的张玉法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并且否认其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他的理由是:在辛亥革命时,中国资产阶级的人数还很有限,没有形成一股阶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