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高教和普教系统基于校园网的应用也在不断革新。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建设来提升教学水平,抢占未来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共识。因此,在当前的教育行业网络建设大潮中,如何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网络,如何为未来数字化教育发展培养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单位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教育单位在进行网络建设时一方面要准确定位建设需求、正确选择建设方案以提高网络建设效率;另一方面,在校园网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普及、储备教育信息化人才。  相似文献   

2.
推进教育数字转型与升级,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国家数字化建设的宏观指导,校园网络应当被视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座,因此必须加以关注。上海交通大学一直关注校园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程度,积累了大量经验。据此,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我校建设的实践进行回顾与总结,发现注重成效导向性、技术与管理统筹兼顾、重视部门间的合作是校园网络支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田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51-252
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和发展以电脑、网络等智能化教育工具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能力,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信息化建设的六大任务是信息化网络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产业建设,信息化政策制定。我校建校初期是一所电视大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原电教中心和网络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进一步理顺和提升了信息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教育信息化推向深入,是教育领域一个现安的、紧迫 的议题。二十多年来的经验一再表明,教育信息化是一场全面的、 深刻的变革,它是一个涉及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 育体制的,长期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复杂进程。把教育信息化 简单地看成只是技术手段的变更,甚至只是网络的连通,实在是 把它过分地简单化了。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成就有目共睹。特别是计算 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大量校园网络的建成。然而,当校园网络已 经建立起来,教育信息化的硬件环境已经初具规模的时候,如何切 实…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教育现代化、智能化和最优化,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络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搞好网络教学,网络课件的开发是关键。下面结  相似文献   

6.
日前,以“智慧共享·创新变革”为主题的2014年“三通两平台”网络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教委、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全国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主管单位、中小学校长共计300余人参会,共享“三通两平台”建设成果和应用经验,寻找教育信息化创新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出发,提出了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网络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其重要途径,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是其重要保证,同时指出了地方高校教育在信息化建设中凸显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占领教育信息化制高点,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着教育信息化观念不强、资金不足、管理干部、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以及教育信息资源匮乏,质量低下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为迎接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挑战,实现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决策,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许多学校陆续建起了校园网络系统。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型网络。本文对所在学校近三年来的网络建设和应用进行了回顾,力求在简易网络环境下探索出一条立足实际、低价实用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基础通信设施较为落后,但近10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211工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项目的建设,初步为我国的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计算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是锐捷网络服务教育的第十年。十年前,锐捷网络选择了扎根教育行业;十年来,国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在基础网络建设、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绩。锐捷网络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亲密伙伴,也在服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资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计算机和网络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教育信息工程亦被广大中小学校重视。许多学校相继以组建多媒体网络教室或校园网络为基础,以网络教学为主流,进行了一些教育教学实验与改革,推进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但是,教育信息化工程毕竟是一种新兴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冯琪 《天津教育》2008,(1):23-24
2001年获得天津市网络课评比一等奖,2007年获得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电脑教育报》发表《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指南》,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发表《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学vod体系结构模型及视线》、《中学网络安全体系模型及安全策略研究》;担任天津教委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天津市基础教育信息平台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信息化学会理事、天津市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理事……;在理论上,他提出根据对新课程及学生认知规律的理解,建立“由信息技术和网络支持的基于情景探究的教师、学生学习共同体”。31岁的张恺老师俨然是一位天津市基础教育界的IT专有。张恺喜欢钻研信息技术,更喜欢为学生上课,因为他首先是一位教师。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中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信息技术工作者在创建节约型社会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可以通过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设计,建设,信息化网络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三个阶段不断努力,以科学的发展观面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把好关,服好务,努力推动教育信患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论教育的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君 《教育与职业》2002,(7):43-43,45
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深化教育信息化过程,就是一个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领域被广泛使用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计算机及网络对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这一重要作用的认识经过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计算机刚刚被引入教育时,人们只是将其定义为计算机辅助教育(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因而对计算机…  相似文献   

16.
本在结合笔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存在的几个尚待开发领域:网络课程开发、信息技术教育培调、教学信息化系统方案设计和验收、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门户性网站,这四大领域也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实施信息化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而且探索实践的样式丰富多样,诸如网络教学、网络班、视频教学、互动课件,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WebQuest等等。多样的实践样式既说明了我们实践探索的力度,但又在另一个侧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实践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全面、深入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过程、信息技术、教育信息资源。三个基本要素中,信息技术是基础,没有信息技术就无法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资源是核心,没有教育信息资源,就没有教育信息化过程。下面以美国和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比较入手,找出差距,提出对策,以促进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城域网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持,以教育资源和软件为基础,以实现信息化教育和管理为目的,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的信息化环境的全面解决方案。对于教育城域网,我们可以理解为上接全国骨干网络、下联校园网和教育局内部网,有效辅助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信息化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今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