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员恨他,农民恨他,房地产开发商恨他,采矿者恨他,挖石取土者恨他,渣土车司机恨他,搞汽车修理的人恨他,开饭馆的人十艮他,土杂商店经营者恨他……在与滇池有关的利益链上,他的“敌人”几乎举目皆是。张正祥,这个被各界仇恨的63岁老农,多年来,因为他的不断的告发,告停了160多个环滇池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2.
颁奖词: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相似文献   

3.
备受关注的央视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2010年2月12日晚揭晓。获此荣誉的人物是: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照顾残疾家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朱邦月、多民族孤儿的妈妈阿里帕.阿里马洪、小岗村村民的贴心人沈浩、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义务守护滇池环境的农民张正祥、给高原盲童带来光明的使者萨布利亚·坦贝肯(德国)、“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宋文骢。何东旭、陈及时和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则荣获集体特别奖。  相似文献   

4.
滇池晨曲     
正住在滇池边,每天早晨,我都去滇池边的小径上晨跑锻炼。在中秋的滇池边慢慢跑着步,感到昆明早晨的空气很冷凉,近日接连下了几夜雨,真的就感到秋风萧瑟、秋露冷凉如霜了。夜幕逐渐拉开,晨曦渐露,卧在滇池西边的"睡美人"——黛青的昆明西山逐渐清晰起来,睡卧得越来越远,好像是攒着地方挪着窝睡,跟谁生气或者开玩笑的样子。随着太阳慢慢升高,滇池边逐渐温暖起来。西山森林、滇池边的竹林垂柳芦苇,都清清爽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钩稽了吴梅村写作《滇池铙吹》时的生态与心态,揭示出这一组《滇池铙吹》乃是他精神肉体身家性命全钳制于顺康之际五大案之中的无奈之作、违心之歌,骨子里还是明亡不甘还是仇清反清,同时也纠正了一些因对吴梅村身心遭际缺乏应有了解而滋生的妄评与谬说。  相似文献   

6.
元明清时期滇池水利的修建与昆明城发展的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滇池地区水利的修建,从元到清在滇池水利中形成了两大工程:一是滇池泄水工程;二是灌溉水利工程。元明清以来,昆明城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它的发展中,是以开发利用滇池及周围土地作为基础,特别是以降低滇池水位的方式进行的。历经元明清三代数百年掠夺式的开发,滇池污染加剧,面积减少,生态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7.
"人进水退"是千百年来人类与滇池互动演进的根本特点和总体趋势,也是滇池治理思想的核心和主流。从"人进水退"到"四退三还",滇池治理经历了从适应性治理、征服性治理到建设性治理的转变。不同的时期,滇池治理思想不同,路径选择各异,结果大相径庭,但是,滇池从未被驯化,更未被征服。"四退三还"是对"人进水退"的扬弃与升华,代表着滇池治理的新方向,也是走向"诗意栖居"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一起去滇池玩。在我的印象中,滇池太出名了,有关滇池的描写数不胜数。它躺在昆明的西山下,是国家第六大淡水湖,湖面波光粼粼,周围群山环绕,河流纵横,沃野千里,风光秀丽,又有名山景区,是自古以来吸引众多游人游览的"高原江南"。到了昆明怎能不到滇池看看?  相似文献   

9.
人与水对土地的争夺是滇池水域发生变迁的主要历史动因。自元代开始,人类疏浚滇池出水口,围海造田,降低水位,获取大量农业用地;筑堤建坝,填湖建房,不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同时,滇池也在极力与人争夺土地,使滇池周边时而为农田,时而为水域;使昆明城不时受到水患的侵扰。在人水争地的过程中,滇池水域面积显著缩减。  相似文献   

10.
正"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古往今来,蓝天白云、水天一色、群山掩映的昆明滇池风光令多少人流连忘返,沉浸在这诗与远方的空灵之境。然而,近些年来,滇池的美却大打折扣。曾经,滇池具有360度无死角的美景,在任何季节都有独特的秀山丽水。明代诗人范汭曾有诗曰:"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而如今,夏秋之际的滇池令人望而却步——近20多年来,每年夏天,滇  相似文献   

11.
一、滇池不同水域鲫鱼形态学特征和水质状况对沿滇池湖岸、入湖河流(包括盘龙江、松花坝和牧羊河)和滇池流域的鲫鱼种群和水质的调查发现,位于滇池入湖河流盘龙江的源头牧羊河的鲫鱼在形态、体色上与滇池湖区的三倍体鲫鱼都有很大区别:牧羊河的鲫鱼个体较小、体形细长、通体金黄;滇池湖区的三倍体鲫鱼个体较大、体形宽厚肥满、体色较深呈青黑色、灰黑色,而且很多鲫鱼脊柱扭曲变形。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08,(19):F0003-F0003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地处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濒临高原明珠——滇池。学校占地面积70余亩,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绿化率达61%。设计招生规模5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8个班,小学36个班。学校硬件设施一流,每间教室都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相似文献   

13.
采集滇池水华及湿地水体水样进行微囊藻毒素的提取,通过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检测经湿地净化后水体和滇池水华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对动物的影响.比较得知,滇池水华水体中的毒素浓度较高,为高毒水体;湿地外周水体毒素提取液的毒性较水华水体低得多,为有害水体;而湿地净化水体毒素提取液则表现为无毒性.结果表明,湿地对滇池水体的净化具有明显作用,对滇池水生生物及周边动物及人类健康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论通过对滇池流域范围内的四区三县中运用抽样方法获得的980个调查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分析形成。关于滇池环境保护与人的生活的认识,大多数居民对滇池的环境保护与昆明发展前景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但对滇池保护的认知强烈程度与自身利益有关,了解和反映滇池环境保护信息的第一途径是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5.
《新文学史料》一九八三年第三期刊载题为《追随一多先生左右》的回忆录,作者称是“朝夕追随”晚年闻一多,写的又是他“耳濡目染”的事实。似乎其文可作信史。然而,从文章看,未必可信。如该文说:闻一多牺牲后,“云南人民把它(指闻先生的衣冠——笔者注)安葬在五百里滇池旁的西山,与著名的音乐家聂耳(云南人)的坟并列,俯瞰滇池,倍  相似文献   

16.
滇池流域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其自然环境承载力已达最大边际,加上对滇池进行污染治理,发展低碳农业就成了共识.滇池流域发展低碳农业既有资源环境、区位、中央和地方政策以及时机上的优势和机会,但也面临土地、资金、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化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对此,要结合昆明市环境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积极推产业结构布局,创新和改革土地政策、投融资以及农业管理的体系,以此实现滇池流域低碳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37年抗战爆发后,昆明成为大后方物资与人员流动的重要枢纽。战时状态下,人员与物资运输的压力空前增加,滇池水运因此由日常体系向战时体系转变。以传统运输方式为主的滇池水运不仅有效补充了国际运输通道所不能覆盖的民用物资运输,还及时疏散了昆明市内的内迁人员。战时滇池水运的繁荣是临事性应对下运输模式回归传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滇池地区湿地观赏植物种类丰富,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在滇池地区有湿地观赏植物65科,174属,235种,具有较高观赏、生态及其他实用价值.根据调查结果就滇池湿地观赏植物种类和应用情况及其在湿地和水景中应用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滇池流域是长江上游水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地理节点,自古以来是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门户。元初首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的赛典赤·瞻思丁在主政云南的6年中,主持修建了滇池流域系统性水利工程,这不仅是滇池流域系统性水利工程的肇始,也是当时中国西南边疆地区水利之首,奠定了滇池流域随后600余年的水利格局,对边疆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兴修水利——治理环境——发展农业——稳定社会——支撑驻军——稳固疆域,最终实现边疆安定发展的事实上的逻辑。传统史学往往将水利作为屯田和农业发展的一种辅助手段,忽略了水利肇始的社会背景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水利在历史上是一种主导因素,通过水利来实现边疆治理也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本研究对边疆治理与水利建设的历史互动进行梳理,同时考察滇池流域水利建设的逻辑关系以及水利建设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影响,从边疆治理的角度来认识元朝初年滇池流域的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20.
尘尘旅行记     
这个假期我最开心了!先是跟爸爸妈妈去了云南,紧接着,又随妈妈去了内蒙古大草原。不管是去云南,还是去内蒙古,对我来说都是很开心很难忘的。云南——一个被人叫做彩云之南的地方,一听地名,就知道那准是个很美丽的地方。到了昆明,我们先去滇池。滇池很大,据说方圆有五百里。可是滇池很脏,上面漂着一层绿绿的东西。听爸爸说,那是因为好多工厂把污水排放到滇池里,原来干净的水就被污染了,真可惜啊!如果我还有机会再去滇池,我希望到那时,那儿的水已经变干净了。后来我们又去了大理。大理有苍山、洱海,还有一座古城。在大理,姑娘都叫金花,小伙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