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速摄影机定点拍摄了2000年全国竞走锦标赛女子20 km竞走比赛前7名运动员的技术影片,并采用"TYF-2"型影片分析系统对影片进行解析,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程(10 km)的一个单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当今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共性技术特征.结论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腾空时间为(48.8±9.8) ms;重心上下起伏距离为(6.0±1.3) cm,7名运动员身体重心的最高点均出现在支撑腿脚尖离地时,身体重心的最低点出现在垂直支撑时;前腿在触地瞬时的膝角为181.0°±2.0°,垂直支撑时膝角为185.7°±3.4°, 并保持157.0 ms的膝关节完全伸直状态,直至过渡到身体重心垂直面;优秀运动员均采用"足踵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着地技术,以及后蹬腿脚尖离地技术,符合当今世界竞走运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和研究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期间技术动作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对宝鸡市国家田径竞走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4名女子运动员训练期间的竞走技术进行影像拍摄和生物力学分析。通过训练发现:运动员步幅显著增加,步频逐渐降低;单步腾空时间、身体重心和头顶垂直位移都有显著性增高;躯干角度与膝关节角度达到标准;后蹬阶段踝关节的角度变化与着地脚仰角度均有明显增高。4名运动员的步幅、步频发展趋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步幅大,步频小的特征;没有明显犯规动作,但腾空时间较高,处于模糊腾空时限;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薄弱,运动幅度不够理想,需要在以后的训练中着重加强针对性练习。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运动录像解析仪”,对1988年全国春季竞走比赛,不同组别各项前三名和部分犯规运动员的竞走技术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研究,指出了竞走腾空过程与合理腾空的时间,以及我国运动员腾空时间过长的原因,等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及时总结和推广我国竞走技术训练理念与方法。方法以我国优秀运动员竞走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三维定点摄像法和影像解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对中国竞走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2007—2008年中国男子竞走运动员平均步长增大4 cm,女子步长增大3 cm,腾空时间缩短为0.06 s;2011年男子平均步长又增大3cm,女子步长又增大3 cm,腾空时间缩短为0.05 s。中国竞走运动员步长增大、腾空时间缩短;髋起伏距离与大腿夹角、重心起伏和步长相关度分别为-0.456、0.822和0.548;高水平竞走运动员髋部摆动速度后摆阶段大于前摆阶段。结论竞走技术运动学原理是"近固定正钟摆运动"和"远固定倒钟摆运动"的单支撑附合钟摆周期性运动的项目;我国竞走经历了"小步幅、快频率"平动技术风格阶段和垂直转动技术风格阶段,形成了大步长、腾空短的"复合钟摆运动"三维转动技术风格;髋部起伏与大腿夹角和步长高度正相关,与重心起伏负相关,髋的动作幅度越大,运动速度越快,步长越大;高水平运动员后摆阶段髋部跟进快,前摆阶段加速能力强,支撑阶段髋部速度低损失率增大了步长和大腿夹角,降低重心起伏,增大了动作幅度,优化了竞走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全国竞走锦标赛暨奥运会达标赛"男子20 km竞走比赛冠军陈定的技术结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结合第30届奥运会的速度变化特征、各段落速度与总成绩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陈定的技、战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单步腾空时间、支撑腿膝关节角度在着地、离地瞬间,相比过去有较好的改善;身体重心垂直位移稍有加大,在竞走技术上仍然存在小步幅、快步频的特点。而运动员保持连续长时间高速度快走的竞技特征,是确保比赛获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外优秀20 km竞走运动员运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竞走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但是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失利,使我们意识到中国竞走运动员技术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技术当中的不足。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三维定点摄像、影像解析等方法对参加2009年国际田经联合会竞走挑战赛的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在影响腾空判罚类指标中,研究对象的腾空时间没有差异,但是,中国运动员技术的实效性不好,主要表现在头顶起伏的距离过大和离地瞬间膝关节角度较小;高水平运动员极少出现屈腿犯规,俄罗斯运动员支撑腿的反弓获得了更好的视觉表象,有利于重心的位移;中国运动员小步高频的技术风格有所改变,大步幅运动员同俄罗斯运动员存在步频上的差距;俄罗斯运动员最重要的技术特点是摆动过程中膝关节角度较大,这个指标决定着摆动效果,对运动成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取11名现役山东省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使用二维高速摄像,采用APAS和Dartfish动作解析软件对竞走动作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山东省多数运动员速度损失率和身体重心及头顶垂直位移波动较大,但离地踝角和踝关节角速度较为合理。少数运动员髋关节伸展不充分,导致步频过快,步幅过小。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竞走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摄像及录像解析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 ,我国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步长、步频、着地角及支撑腿各阶段的膝角合理 ,但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偏大 (>5cm) ,并且单步腾空时间在模糊腾空时限 ,如果竞走技术不连贯、协调、轻松 ,容易造成犯规 ,需要在以后的训练中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以国际田联规定的竞走定义为依据, 采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的方法对高红苗在1994 年全国竞走锦标赛和1995 年世界杯竞走赛的竞走技术进行诊断。技术诊断结果如下: (1) 高在10km 赛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步长, 且步长与步频合理; (2) 高的单步技术中腾空时间处于模糊腾空时限。躯干前俯角较大, 身体重心上下起伏较大, 存在被判罚腾空技术犯规的可能性; (3) 高的单步技术中前脚着时脚掌与地面的仰角合理, 支撑腿至垂直部位的膝角正确。  相似文献   

10.
腾空犯规是我国竞走枝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和国际重大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有关数据的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支撑时间与摆动时间不平衡,人体重心垂直位移过大以及战术运用和体力分配不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立体定点定机摄像与解析、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技术动作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认为:我国优秀男子、女子竞走运动员目前的技术特点仍是在采用高步频的竞走技术风格;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均采用“足踵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着地技术,以及后蹬腿脚尖离地技术,符合当今世界竞走运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important kinematic variables in elite men's and women's 20 km race walking. Thirty men and 30 women were analysed from video data recorded during the World Race Walking Cup. Video data were also recorded at four points during the European Cup Race Walking and 12 men and 12 women analysed from these data. Two camcorders operating at 50 Hz recorded at each race for 3D analysis. The two main performance determinants of speed were step length and cadence. Men were faster than women because of their greater step lengths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adence. A reduction in step length was the initial cause of slowing down with later decreases in speed caused by reductions in cadence. Shorter contact times were important in optimising both step length and cadence, and faster athletes tended to have longer flight times than slower athletes. It was less clear which other kinematic variables were critical for successful walking,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joint angles. Differe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for some key variables in men and women, suggesting that their techniques may differ due to differences in height and mass.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关键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6mm高速摄影机进行比赛现场单步技术动作拍摄,拍摄频率为122幅/s。采用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室影片解析系统,对国家竞走集训队运动员王妍、谷燕的竞走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王妍、谷燕竞走技术符合国际田联新竞走定义。  相似文献   

14.
竞走比赛中多种客观因素对裁判员准确判罚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裁判员对判罚尺度的掌握及对各种技术的认同,将对竞走运动的发展及对运动员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东河  申健民 《体育学刊》2003,10(4):118-119
通过极点对青少年竞走技术影响的调查分析,对竞走比赛中是否存在极点、极点反应对竞走技术有何影响等进行研究,为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竞走运动员的饮食与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阐述耐力性运动项目——竞走的能量代谢和营养的特点,以及训练和比赛期的饮食安排与营养补充,为改善竞走运动员饮食与营养状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竞走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好坏取决于技术,因此我们在竞走训练中,柔韧性和协调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提出几点建议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8"好运北京"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运动员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录像解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08"好运北京"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运动员分段比赛名次和分段比赛速度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竞走战术安排包括:"领先走"、"跟随走"、"变速走"和"以我为主"4种位置模式;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基本都采用"以我为主"的战术安排.比赛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有匀速走、变速走.结论:采用"以我为主"的整体战术模式以及匀速走的战术安排是当前竞走比赛战术安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运动员形态与竞技表现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30届奥运会50公里竞走项目运动员从身体形态特征、年龄特征、地域分布特征、速度分配特征、战术应用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公里竞走项目运动员身高、体重以及克托莱指数均处于增长的趋势;30岁以上年龄运动员数量增多;世界优秀50公里运动员主要分布在欧洲,其次是亚洲与美洲,50公里前8名竞走运动员平均速度曲线呈V型,跟走和领走是50公里竞走项目主要的战术特点.建议今后对此项目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日常训练主要进行速度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