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辉 《科教文汇》2007,(9X):22-22
“学生的素质比与教育目标”和“教师精力和教学改革要求”是目前高等教育所存在的两个“剪刀差”。本文首先对“剪刀差”的含义及其表现做了简要说明,然后从扩招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教育目标的制定脱离学生实际、教师三个方面分析了“剪刀差”的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严格教学管理,实行淘汰制、正确对待教学和科研,给教师减压、理性的进行教学改革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小勇 《科教文汇》2014,(12):137-138
德育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在高三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科任教师个性不同,采用的教育手段往往也是不同的,其教育的效率、效果也存在千差万别。“抓两头,促中间”这是班级管理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科任教师往往只关注了优生,而忽略了“后进生”,本文则通过自身高三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关注后进生,并促进这部分学生进步。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其中80%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民转公”教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了解“民转公”教师历史沿革,对如何提升“民转公”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晓进,一名拥有168项发明、数十项知识专利产权保护的教师。在学校里,他是无人不知的“发明大王”。  相似文献   

5.
“德”乃人之本,德育则教育之本,在科技高速发展,人才激烈竞争的当今时代,抓好教育固然重要,而德育更是重中之“重”。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更是一项复杂,艰巨,细致的特殊工程。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及我校全体教师深刻领会和班主任老师的积极努力下,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做到了“七结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双师型”教师内涵,探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和培养对策,将有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很多时候,互联网就像一种奇幻的催化剂,不管“遇见”什么,都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当互联网“遇见”教育,又会邂逅出怎样的故事呢?不管你是否接受,互联网遇见教育,变化已经悄然发生,正在催生教育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8.
人类现在正在朝着“数字化”时代迈进,关于“数字化”在教育中的应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它把知识降为信息,把学习降为获取信息的技能,把课程变成程序学习,使教师职业非技能化;也有人宣称“数字化”教学削弱了教师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联系,扭曲了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理想等。那么,“数字化”教育未来发展究竟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史以来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教师人格是实现“不言之教”的隐形教育力量。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人格是人的重要方面,塑造人不能无视或忽视人之格。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教师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人格成长。可以说,教育亦应是“人格熏染人格”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线教师,应从行动上彻底改变教师“主宰”、学生“依附”的局面,以学定教,把课堂转变为“学”堂。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意义显得更为深远,这对当代的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项关键的挑战,我国对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实践相对于全球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本文从工科教师的培养着手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找到教学能力提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教育模式也不断变化,从传统教育到“互联网+教育”,教育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潮流发展趋势,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环境、教师教学环境.多功能电子教学平台环保节能、具备极大互动性,符合“互联网+”教育的潮流趋势,教师可随时随地“授之以渔”,学生则时时刻刻获得“渔”!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两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其良好的师德风范形象。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基础。作为从事马克思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的“两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同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之中。为此,“两课”教师要多方面进行道德情操的自我修养和培育。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中外历史上许多教育家的教育成就和经验为佐证,论述“师爱”的作用,并从社会主义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要求出发,探讨网络化环境中“师爱”的社会职能,认为、“师爱”可以视为与教育成败休戚相关的因素而加以强调;“教师热爱学生”应该成为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甚至应该成为教师的性格、成为教育才能的血和肉、网络化环境中应更加重视“师爱”。  相似文献   

15.
张季 《科教文汇》2014,(13):12-13
将“中国梦”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现实需要和逻辑必然。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更新教学内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以切实提高“纲要”课“中国梦”教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给我国的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把一个好的课程构想转换成学生的实际经验”。学和教是同一问题的二个方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促成的。研究性学习转变了学生“学”的方式,必然要求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唯有教师自身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促成学生学习的深刻变革。立足于我国的教育实际,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亟待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实践中,“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教育是永远不能说放弃的,教师永远不能轻易放弃每一个学生。我们要发扬“差生”的闪光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实践和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开展和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举措与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意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我们总结出了“一中心”,“四体系”的活动理论,促进了学校个性化教育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丹 《科教文汇》2008,(16):9-9
本文从教育学理论出发,结合现实例子,阐述了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教育之“魂”。为教师造就新世纪合格人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海燕 《科教文汇》2020,(12):146-147
杜威的“沟通”思想缘于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生活、社会、学”渗透了强烈的沟通理念。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师生双方通过沟通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的目的。课堂上如果师生间沟通不畅,传道、授业、解惑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最棘手并亟待解决的是课堂问题行为。但在学生主体教育理念刚起步的中国,学生在教学中基本还处于被动学的地位,若把沟通效果的考察落实到学生的改变上不切合我国实际,也存在操作上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有效教师与无效教师的课堂沟通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这两类教师课堂沟通差异的原因及策略,从提高教师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入手,去降低中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