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是 2 1世纪的主人 ,他们不仅需要具有为社会做贡献的真才实学 ,更需要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人格健全 ,和谐发展是他们学习的需要 ,是社会对未来参与者素质的要求。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高校提高育人质量 ,全面推进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因此 ,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现代健康的概念不仅包括身体健康 ,而且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 ,而且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因此 ,只有当一个人的身…  相似文献   

2.
谈谈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 ,其心理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将以什么样的面貌跨入新世纪 ,而时代的特征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素质走向。面对新世纪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素质结构中显得更为重要 ,心理教育将显得更为迫切。一、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1 .心理卫生教育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健康 ,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 ,还应有健全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在现代的健康概念中 ,人的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并能充分发挥这几方面的能力。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指出 ,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物…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如何,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养。当前关注大学生的新闻中,发现大学生自  相似文献   

4.
一、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高校学生健康心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此健康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及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及道德健康。”据这个定义,健康标准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总之,现代健康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身心健康。作为天之骄子的高等学校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健康的体质,更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之中,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而且可以使人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疗效应,可有效缓解人的紧张心理.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掌握体育锻炼的类型和强度,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人不仅要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大,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往往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他们虽然在生理上逐渐成熟,但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因此,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不仅影响其学业,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适应问题。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致使他们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从而产生心理障碍.为了减轻因受生理,心理、社会、就业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压力,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是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不仅需要具有为社会做贡献的真才实学,更需要健康的心理.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定义以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策,从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误区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跨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成人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学习心理是他们进行正常学习的保证.由于主体生理发育、疾病、人格、认知和应付方式、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学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产生学习目的上的混文凭心理.学习过程的松散性与非竞争性心理,学与用不相符合的矛盾心理,导致成人大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这对于进一步培养高层次人才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教育中要重视成人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把成人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工作、生活和谐统一起来,重视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性,以及采用有效的教育途径来加强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其学业,还可能影响到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适应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环境变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86):121-122
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生理与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健康的身体必须有良好心理状态作为基础,不健康的身体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快速生理与心理变化时期,也是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体育教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成长,从而为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围绕如何在初中体育中融入健康教育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是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都应保持良好状态。这是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说明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对健康的重新认识促使人们为达到真正的健康而进一步努力,他们逐渐意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与功能不仅仅只是健身,而且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学校体  相似文献   

15.
集体动力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和塑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综合性强的、高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是当代高校的一项主要职能。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大学生的特殊性:大学生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生理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处在青年期向成人过渡的中间时期.其人格也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动荡阶段.我们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大学生的人格健康、积极、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步认识到健康教育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当今健康教育和传统学科有很大差别,它不仅关注学生躯体疾病的防治和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而且更多地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健康教育知晓问题,关注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发展。学校应更注重健康  相似文献   

17.
关注健康,让“心”飞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终于告一段落,但给人们留下的记忆却是异常的惨痛。而在马加爵之前,大学生硫酸泼熊、微波炉烤狗等事件让整个社会不仅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疑问,同时对我们的教育也产生了疑问,大学生究竟怎么啦,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而一些教育专家与心理学专家则认为,要预防此类事件的重演,我们除了要对教育方式和体制进行反思外,同时还必须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世界,引导他们打开封闭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内涵赋有新的认识,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提高健康教育实行健康促进,推进素质教育,有其重要意义。一、健康与素质健康,在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叫HYGEIA,她的名字派生出HYGIENE———“卫生”一词[1],中国早有神农尝百草为民治病的传说,现代健康的概念为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有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现代的医学模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疾病谱的变化已表明与心理、环境、社会因素有关,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失逐步上升,在疾病康复中除医学治疗,还不断调整病人心态,…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变化要求个体要具备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本文分别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初步探讨了加强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内容和途径,认为高校应该尝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