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东铭 《百科知识》2013,(21):40-42
完颜亮,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王朝开国以来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有金一代以“中国天子自任”的第一人。完颜亮文武兼备,正所谓上马打天下、下马能吟诵。但就是这样一位兼有文韬武略的皇帝,死后既无尊号,更无庙号,是皇帝,未曾亡国,但却以废帝称之,谥号更是由“海陵炀王”贬到“海陵庶人”,  相似文献   

2.
古代的帝号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09,(14):52-53
帝号,即帝王的称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帝号主要由谥号、庙号、尊号和年号组成。 谥号,起源于周代。是依据亡帝生前的行为、品德和是非功过评定的一种称号,实际就是所谓“盖棺论定”的结果。“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相似文献   

3.
郑磊 《知识窗》2006,(5):13-13
西汉时,景帝刘启有14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刘德,因封在河间为河间王,死后谥“献”,故称“河间献王”。  相似文献   

4.
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代的第十三个皇帝,万历是他的年号,死后被谥为神宗。明代共有16个皇帝,万历皇帝是在位最久的,他6岁被立为太子,10岁便登基为帝。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他在父亲明穆宗的灵前即位到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去世,万历在位足足有48年还多一点。在这48年中,前10年是在张居正辅佐下的实习皇帝,张居正推行新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使万历前10年显出一片安裕升平的景象。张居正死后,万历有过短暂的励精图治时期,几乎同时进行了平定蒙古叛乱、援朝抗倭和平定播州叛乱的“三大征”,这差不多是万历四十八年中唯一值得称道的政绩。万…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尊卑十分严格,连服饰穿戴也有严格规定。如黄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其他人(除太监外)一概不能“染指”。各级官员服饰也不相同,不能乱穿。官职品级不同,衣服颜色也各异。这种制度就是“品色衣”制度。  相似文献   

6.
小鱼 《知识窗》2008,(10):21-21
最早的皇帝我国最早称皇帝的是赢政,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13岁当上秦王,在丞相吕不韦的辅佐下,灭六国统一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自己把三皇五帝的“皇”和“帝”集于一身,所以称做“皇帝”。  相似文献   

7.
观的由来     
李莉 《百科知识》2007,(1X):57-57
在古代,观指的是宫阙两旁的望楼。汉朝时期,皇帝重视道教。于是,人们将道教的庙宇尊称为“观”。东汉以后,道佛两教都很兴盛,寺、观开始并称。北魏《洛阳伽蓝记》上说:“寺观友烬,庙塔丘墟。”唐康骈《剧谈录》载:“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从汉朝以来,“观”一直是道教徒修行的地方,例如紫阳观、太玄观、玄妙观等。现在,观已经成为道教的象征性建筑。  相似文献   

8.
陈卓 《科教文汇》2020,(13):180-182
“读后续写”和“产出导向法”都是具有中国特色且有明显促学优势的外语教学方法,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为切入点,对比“读后续写”和“产出导向法”的理论背景和教学模式异同,指出各自在写作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文化》2006,(3):12-13
明朝皇帝的寝宫是紫禁城内的乾清宫。除了皇帝和皇后,其余人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妃嫔们也只是按次序进御,除非皇帝允许久住,否则当夜就要离开。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帝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因而,皇帝睡在哪里,谁也不会知道。这种设置使皇帝的安全大大加强了。然而,谁又能防备在他身边的宫女呢?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都有阶段性 ,初中、高中、大学是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 ,就是在同一阶段中 ,知识仍还有一定的阶段性。就拿初中化学来讲 ,它讲的是化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多 ,涉及的知识点多 ,如何才能教好初中化学这门新学科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 ,又考虑到教材中知识的逻辑性 ,很多教师都做了大量的探索 ,总结出了不少的好经验。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方法或方式都离不开教材和学生两方面 ,所以在教学时 ,教师要本着把“知识体系的逻辑”和“学生认识的规律”两者有机结合的思想 ,进行教学。“瞻前”“顾后”的方法能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中原古镇徐州,古称彭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文化历史。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徐州两汉文化带着浓郁的楚风汉韵,光耀古今,辉映中华。“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公元前202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一汉高祖刘邦就是从徐州走出,一统天下,开创了四百年汉朝基业。刘邦去了都城长安,而将他的侄子留封徐州,累计生活于徐州地区的汉朝诸侯王竟有20多代。生于斯葬于斯,故而徐州地下埋藏着大量汉代诸侯王的文化遗存。在为数众多的文化遗存中,徐州的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熠熠生辉.被称为中国汉文化“三绝”。  相似文献   

12.
皇帝的性生活什么样?现在中国的大多数人大约不太知道。可是我们却都知道,皇帝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众多男人对皇帝的性生活艳羡不已,却不曾思考皇帝的性生活是否真的健康和幸福,以及这种艳羡下的深层心理动机。拥有“后宫三千”不等于幸福 从表面上来看,皇帝的这种“性独霸”和“性垄断”是来源于动物界的“性独占”,也就是在一个群体中,最强壮的雄性占有所有的雌性。或者说,皇帝在发挥雄性动物的本能方面,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其实不这么简单。“幸福”是一个被动语态的表述。只有被皇帝“幸”(只有皇帝的性交…  相似文献   

13.
打开初中的数学教科书,我们可以看到质数的定义: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除了1和它自己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因子,这个整数就叫做质数。因此,质数(又叫做素数)就是2、3、5、7、11…,其中2是唯一的偶质数。高中的数学教科书,也是采用同样的定义。两者都有“排除掉1”的条款,即规定1不是质数。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想过:为什么要有“排1条款”?或者更基本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定义?如果将“自然数的集合”与“大自然”互相对照,那么“质数”(不可分解)就相当于“原子”(本义是不可分割)。古希腊哲学家的原子论认为:万物都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永恒不…  相似文献   

14.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维护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怎样更好的发挥这一工具的最大效能,是每一个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知识界对“科学”和。技术”的界定汗牛充栋,纷繁多样,但是对这两者与法的关系的探讨还不充分。本文就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怎样正确理解和对待三者的关系做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天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这位在生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皇帝,在死后留下的陵墓依然扑朔迷离,成为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难破解的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明文记载了地宫中藏有“金雁”、珠玉”、翡翠”等珍宝。地宫内随葬品  相似文献   

16.
“中”是一个重要观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中”这个概念中国由来已久,是尧舜禹时代就有的思想,经孔子“祖述”过来加以弘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田野 《知识窗》2011,(12):60-60
申不害原是郑国的一个小吏。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灭亡后,申不害寄居在堂兄家里.弃“道”从“法”,开始研究新的治国策略。这一研究就是21午。申不害对堂兄说:“日后如果能够东山再起.我一定要报答你的恩情!”堂兄笑了笑,说:“报答不报答没有关系,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8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很多人的名字起得相当搞怪.生造字、冷僻字常常让人“畏名如虎”——皇帝们.连起名都追求“与众不同”“超人一等”呢!  相似文献   

19.
刘绍义 《知识窗》2014,(11):43-43
翻开《辞海》及各种版本的《名人名言录》,都把“知识就是力量”归属于培根名下。就连学校的教室里、图书馆的墙壁上,也在这句名言的下面写上了“培根”两个字。其实,“知识就是力量”是咱土生土长的国产货。  相似文献   

20.
张艳  于秀 《科教文汇》2009,(2):261-261
“语法化”问题是当今语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不少知名学者对“浯法化”的特点、动因等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许多方面都还有待深入研究。“语法化”偏重于涪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它带来的不单是语义上的虚化,还带来了浯音上的弱化、语法搭配上的泛化、语用上的淡化等。汉语中词根的词缀化就是这样的一种过程。作为词缀的那个语素最初都有实在的意义,是实词,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它们大都经历了“有意义-意义半虚化-意义完全虚化”的过程而虚化成为真正的词缀。现代汉语典型的词缀“老”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由实到虚的过程,因此,它最能反映出汉语实词的语法化过程本论文主要从“老”的虚化入手来亏察语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