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林再保 《考试周刊》2009,(26):77-77
目前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存在“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持“大整合论”观点的人主要是一些专家学者,大都主张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即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习》2010,(7):156-156
目前.中学语文课程主要是“以教为主”的“教语文”的课程样式。它在课程预设、课程实施、课程与教学评价等各环节都明显体现了“以教为主”的倾向。这种模式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挤占了学生读书、背书的时间:二是引起诸多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有的几种“整合”模式分类方法,或是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使用形式为分类标准,或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为分类依据。我们认为.首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总体定位.将“整合”模式分为“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学习工具“两大类别;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教学理念为主要分类依据.辅之以信息技术使用形式的判别标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整合”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单一而狭隘。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窄化为“教材”.甚至“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非是一些书面的材料。对于教师来说.它就是一些教学参考、教学辅助材料.对于学生来说,它就是一些学习辅导资料、习题集、习作选等。那么.课外阅读岂不就是课外书籍文本的阅读吗?这种对“课程”和“课程资源”的理解制约了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陈家尧 《今日教育》2007,(10S):41-43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制度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由此.课程内容除了有预先设计的静态的文本内容.还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的内容。所以有人说.新课程的话语体系中“生成”成为一个高频词。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在积极尝试生成性教学.可是.由于对“生成”的理解有误,出现了一些误区,甚至出现了被“生成”牵着鼻子走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十堰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开放教育人学指南”教材设计的原则和在此模式下进行开放自主学习的学生群体的显著不同特点和学习动机的分析。结合本人四年来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开放教育人学指南”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体会、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以及学生追踪访谈等积累的资料.就十堰电大“开放教育人学指南”课程教学实践与创新,分析了课程教学的层次性及目标.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以及对网上考试做出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化学的双语课程教学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娟 《考试周刊》2010,(3):182-183
“纳米材料化学”是江苏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专业大四学生的一门选修课,该门课程采用了双语教学。针对“纳米材料化学”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内容组织、教学手段和教学语言的运用等环节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吸取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合理因素.转变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理念,探索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新思路是一种有益的尝试。(1)课程目标取向的“多元化”转变.由“普遍性目标”取向发展到“行为目标”取向.再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领域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也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考场上,命题作文曾经独领风骚数十年。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以“话题作文”为代表的新型命题形式各受青睐.命题作文曾一度大受冷落。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海中坚持以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以现有的课程资源为现实基础.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形成学校特色为终极追求.以省高考方案和高考说明为重要参照.采取“定餐制”、“配餐制”和“自助餐制”相互协调补充的课程编排模式来设置学校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课程资源的优势.也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学科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黄建 《河南教育》2023,(1):44-45
“大思政课”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建好“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是理解“大思政课”的四个层面。建设“大思政课”,“大师资”是关键。创新教研活动载体、加强集体备课制度建设、通过团队学习提升综合能力,是构建“大师资”体系、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三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科目增多了.但有很多教学内容出现重复交又现象.三者处于割裂状态.费时低效。这样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抑制了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这为我们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以上分析.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进行了“语文课程资源三级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6年~2009年山东省气象局(以下简称省局)职工报名参加的多个气象远程培训班的学习情况,文中统计分析了“无学习记录”、“完成学习”、“有学习记录但未完成学习”的情况,总体平均比例分别为34.9%、25.9%、39.2%,某职工单个课程平均学习时间达17.1小时。通过学习特征分析可看出,与实际操作相关的课程完成的比例大。学习难度大、不易理解的课程完成的比例较小。本文可为今后开展远程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范式创新。“大思政课”的出场既遵循了课程发展规律、回应了思政课的现实挑战,也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最新动力。相比传统思政课、“课程思政”和“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在育人理念上的视野格局更加宏大,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有利于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要通过善用“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和思政全课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使“大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丽 《考试周刊》2011,(67):150-151
文章通过对项目教学法和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程的介绍.针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制定了以绘制“机用虎钳”和“齿轮油泵”零件图和装配图为目标的两个教学项目.“机用虎钳”作为课程教学的入门项目.“齿轮油泵”作为课程知识巩固和提高项目。并以“机用虎钳”为例,结合学科知识.制定了项目实施的任务模块.分析了此项目实施的细节,以及注意事项.为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元课程管理理论的提出基于两大背景:一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的归因.二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势。多年来.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针对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际.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多元课程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徐有芳 《中学文科》2009,(11):68-68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课程生活化”和“生活课程化”是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我们应该在物理教育中实现“课程生活化”和“生活课程化”.  相似文献   

18.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新课程以更具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从关注课程的“学术性”到重视课程的“社会性”.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知识系统”向“多元能力”转化.新课程的内容设计更多地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拉开了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充分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好课程改革攻坚战的决心。一场以“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为行动指南的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在全国全面展开。其声势和改革力度之大.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列历次改革之最,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与以往数学课改相比.本次课程改革变化之大、影响之广、反响之多前所未有。在经历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之初的“众星捧月”“一片大好”以及后来的“问题凸现”“意见四起”之后,国家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成立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着手对它进行修订。这是一次理性的回归。本文对数学课程改革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在综合专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