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既要揭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着眼于改进工作、服务社会。从1987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舟山渔场休渔期仍在滥捕》第一篇批评报道到今年,笔者已经连续跟踪呼吁保护东海带鱼资源13年,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及瞭望周刊、海洋世界等全国2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呼吁文章100余篇(次),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务院批准设立东海产卵带鱼保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宣部下发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8月9日至8月16日,中宣部、中国记协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期“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专题研讨班”,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等领导和专家、学作了主题发言,来自中央新闻单位和全国各地媒体的82位同志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家形成的一个共识是:中央非常重视舆论监督。当前,对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收”还是“放”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把着力点放在改进上,在改进中更好地加强舆论监督,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效果,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主建设和政治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本报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完善舆论监督的意见》的同时,结合本报“要闻加周刊”的特点,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服务周刊·消费热线》、《新闻周刊·社会热线》、《工会周刊·劳动法维权热线》等专栏的作用,抓住带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均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社会民众不具有任何的言论自由,更罔论以舆论监督政府的权利.随着近代报刊在华的产生、发展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传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时人开始以报纸为舆论之机关.①《申报》对“杨乃武案”的报道正是诠释了早期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在这宗案件中,《申报》作为外商在华创办的营利性民间报刊,充分发挥了报纸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政府施政过程中进行监督的功效,借助公众舆论的力量影响案件的发展和审判结果.《申报》对此案的报道开启了近代报刊舆论干预社会生活、监督政府施政行为之先河.  相似文献   

5.
《深圳商报》自今年2月13日至3月4日.连续发表了20多篇关于“海南旅游上当记”的系列报道,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许多人认为,《深圳商报》能够关注社会热点,反映群众呼声,积极地进行舆论监督,正确体现了报纸的职能。这使我考虑到新闻媒体如何进行热点报道的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热点。由于热点的形成原因复杂.牵涉面广.人们的认识往往很难统一,所以热点引导一直成为新闻界的难题。去年,北京一个调查机构受几家报社的委托进行读者心理调查,发现占近60%的读者认为报纸办得如何主要看热点新闻报道得如…  相似文献   

6.
加强舆论监督,这是党的十三大赋予党报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去年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报纸上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抓不可;只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么,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是大有可为的。南方日报一如既往,以正面报道为主,同时注意抓好批评报道。去年除每周一期的《读者来信》版坚持以批评报道为主外,在一版刊登的批评报道共101篇,其中有8篇登在头条位置。这些批评报道见报后,有关的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认真调查处理,绝大多数都有了处理结果。尤其是对某些领导干部的消极、腐败现象的揭露和批评,密切配合了全省开展的以廉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随着我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热的降温,又悄然兴起了一股“系列周刊”热。这种系列周刊,除有单独的刊名外,在内容上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一经问世,便受到读者的青睐。曾在国内率先创办星期刊的中国青年报,去年以来在淡化星期刊的基础上,又增办了《青春热线》、《经济蓝讯》、《社会周刊》  相似文献   

8.
去年9月27日—11月22日,《河南日报·经济信息周刊》以“本报特别报道”形式,在一版显要位置连续推出了9篇报道。其中8篇的题目分别是:《零点:我们在郑州火车站“打的”》、《晚七时三十分:在郑州10大商场》、  相似文献   

9.
湖北日报于1997年11月3日刊登的记者调查《蓄洪区内白沙滩围垸岂能冲填造地》,1998年2月2日刊登的追踪报道《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应按政策规定办事》,分别获得全国省级以上党报舆论监督一等奖、二等奖。这两篇舆论报道,着实起到了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促进实际问题解决的作用,因而得到新闻同行的充分肯定。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强化党报舆论监督的指导性,舆论监督就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杨世龙 《新闻窗》2005,(5):53-54
去年三月份以来,《贵阳日报》在坚持搞好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的同时,积极履行舆论监督职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每个星期天的要闻版上刊发一两篇比较有分量的批评报道或问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引起广泛关注,贵阳日报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也随之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以下简称《考上大学》)这一新闻,1988年8月8日在《江西日报》第一版刊登后,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新华社8月14日向国内外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全国30多家报纸8月15日转载了这条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月14日晚联播节目也转播了。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去年第35期和36期连续两次对此稿进行了评述。王求晓夫妇收到了来自全  相似文献   

12.
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于去年11月23日登台亮相,并于今年元旦正式创刊。该报一推出就是对开32版,版面分焦点。业界、IT、财经、管理、评论和生活七个部分,由发行量达150万份的《南方周末》报社承办,自然秉承《南方周末》全国性的信息采集力量和广告发行资源,对财经类报纸市场的冲击力绝对不可小觑。 在北方,经营得较成功的财经类报纸《中国经营报》去年10月宣布招兵买马,在新的一年里增办16个大版的《财经周刊》,从而使之成为周二报。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报的杂文栏目《求实篇》自1984年创办以来,激浊扬清,仗义执言,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新闻界的好评,并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喜爱它的读者打开报纸先看这个栏目,如果哪天它没有出现,忠实的读者还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求实篇》刊载的文章经常被报刊转载。吉林的《杂文选刊》几乎每期都有几篇,重庆晚报副刊辟有《杂文选粹》栏日,据该市作者反映,一段时期,该栏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各类新闻媒介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积累了成功经验。一批以舆论监督为主的专栏在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中应运而生,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栏目,在社会上产生了重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深刻分析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在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中央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基本规律和作用机制的准确把握,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新闻出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23日《新华日报》“党的建设”专版登载了笔者采写的经验报道《传道授业的壮丽画卷》,全文2700字,并加了短评。这篇报道从初稿到见诸报纸,先后修改4次,其中凝聚着编辑同志的心血,使我受益非浅。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文章不怕改,多改出佳作。这篇报道的源头是,8月上旬,在南通市委召开的党建工作会议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和发展,那些走进市场,完全靠读者认可生存发展的报纸,与社会和群众的脉搏贴得更紧。于是,报纸的舆论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作用更加明显。1998年,朱镕基总理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对舆论监督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鞭策。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特色,运用好这个武器,可以使报纸在社会和经济的改革进程中发挥出极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期,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长治日报在实践中,注重搞好报纸舆论监督和党政监督机关的结合,共同建立联动机制,使舆论监督有权威、力度大、效果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去年3月初,长治日报编委会按照中共长治市委的意见,讨论制订了《长治日报关于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报道计划》。为了按质、按规定保证计划的实现,报社抽调7位工作扎实、作风正派、水平较高的编辑、记者组成“舆论监督工作室”,由总编辑王占禹直接领导、直接指挥,并在长治日报、上党晚报两报一版分别开辟了《瞭望哨》、…  相似文献   

19.
赵泓 《中国出版》2012,(15):31-33
近年来,为适应传媒发展格局的变化,保持市场优势地位,报纸改版之风盛行,改版周期也一再缩短,改版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报纸的生存常态。《深圳特区报》于2010年9月和2011年11月先后进行两次改版,重新调整了版面结构和栏目组合方式,通过构建"3(新闻、财经、副刊)+X(理论周刊、艺文周刊、乐活周刊、创享周刊、博闻周刊、阅读周刊)"模式和整合大副刊板块《人文天地》,为报纸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拓展了报纸的深度,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一、加大评论,力求把新闻做深做透  相似文献   

20.
仁义 《传媒》2002,(6):1
《羊城晚报》刊登了一篇《市委书记推动舆论监督》的通讯,《报刊文摘》分两次进行了转载。说的是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上任伊始,狠抓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事。 吕日周书记上任第三天,就向《长治日报》领导下达了“新闻监督令”。此后他又把报社总编辑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拿着报纸批评说:“这是一份由无能总编无能编辑无能记者办的一份无能报纸!”批评之严厉,措词之激烈,实属罕见。为何说“无能”,报纸上少有或没有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他要求《长治日报》:批评报道必须天天有,必须追根求源找到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