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陌生化”.是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中提出的艺术原则。他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陌生化技巧就是将习惯了的客观物象、既定的符号“陌生化”。是重视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质疑。陌生是相对于习惯、传统而言.其主张是通过加工把人们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使读产生陌生、新鲜、奇特感。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进一步了解的强烈愿望。本中提到的语教学“陌生化阅读”的基本意思就是:使语阅读教学变得陌生一些。因此。语教学的陌生化阅读,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所作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足巨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施静 《成才之路》2009,(33):71-72
“陌生化”这一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他认为在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中.那些太司空见惯、太熟悉、毫无新鲜感的事物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只有通过对语言的“陌生化”,如对语言形式进行颠倒、重组、留白、强化等处理。才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2,(6):8-8
《语文建设》2012年第5期刊登刘祥文章指出,“陌生化”理论源自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是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艺术能使人们对生活和经历产生新鲜感。这一现象的产生,带来了意象派诗歌对生活的陌生化和语言的陌生化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所谓“陌生化”,是针对习惯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潜意识化而言的,指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却又熟视无睹的事物用一种异于常规的手法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陌生化”是一种不断更新人们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打破思维定势,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让习以为常而毫无新鲜感的东西变得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成为人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陌生化”正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俄国形式主义是盛行于20世纪初的一个重视文艺形式,强调文艺自主性,推崇"陌生化",主张从文艺内部来研究文艺的独特规律,并以建立一门独立、系统的文艺科学为己任的文学流派。文章阐述了其文学性和陌生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并着重分析了陌生化的内涵、意义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概念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起初主要是作为俄国形式主义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后来发展到整个学艺术界,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陌生化技巧就是将熟悉的客观物象、既定的符号经验.经过艺术家的处理产生的艺术形象以异于熟悉的面孔呈现在观面前。对于学创作,通俗地说.就是让表达异于常见的形式,使表达的内容,给读以从未谋面的陌生感。  相似文献   

10.
项挥 《文学教育(上)》2009,(21):119-119
“陌生化”的概念是20世纪初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之陌生”,即指摆脱习以为常的惯性化的思维制约,采用创新的方式,使人们即使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够有新的发现,从而缓解甚至彻底走出审美的疲劳状态。“语言陌生化”,简而言之,就是语言的变异和创新。以此理论为指导,我们对于文章语言的锤炼就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这个词语最早是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在其纲领性的宣言《词的复活》中提出的。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重要成员之一的什克洛夫斯基,是从克服人的感觉自动化这一角度提出陌生化问题的。他认为,动作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带有机械性,对于多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在开始的时候会用"感受"来接受它,但渐渐地就会对它习以为常,最后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理论源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他指出:陌生化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齐在《心理学纲要》中指出: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     
陌生化又译“奇特化”、“反常化”。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的与“自动化”相对应的术语,是使艺术作品增加可感觉性的各种手法的统称,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理论一直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和德国戏剧美学家布莱希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陌生化"理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具有一种将熟悉、众所周知的对象反映为奇特的、陌生的机制,不同之处是前者探讨艺术本质论,后者区分了戏剧与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陌生化"理论一直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和德国戏剧美学家布莱希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陌生化"理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具有一种将熟悉、众所周知的对象反映为奇特的、陌生的机制,不同之处是前者探讨艺术本质论,后者区分了戏剧与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作为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学和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奇异词"这一诗学概念在理论内涵上颇多相通之处,但二者在理论语境和宗旨、理论内涵的深广度和理论构建的特点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俄国形式主义者的"陌生化"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奇异词"理论既有继承又有深化和发展,但又缺乏亚氏理论的辨证性而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当今的文艺理论研究应该客观审视二者的理论内涵和成就,公正地评价它们各自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使其继续为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俄国形式主义主张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以是否具有文学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准,并为此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将陌生化视为解释文学性的关键。陌生化的实质在于求变,陌生化的目的在于使作品获得可感性,从这个意义上,俄国形式主义是接受美学的真正前驱。  相似文献   

18.
一、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与实践“陌生化”是由俄国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提出来的。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相似文献   

19.
"陌生化"是由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他主张向旧的规则宣战。这一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新颖和出奇,如能在写作中很好的利用"陌生化"思想,培养学生在写作角度、遣词造句、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增添作文自身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升学生写作欲望,从而使学生愿写、会写。  相似文献   

20.
《边城》是沈从文描绘湘西下层普通民众独特生命形式的成熟之作.有别于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湘西土地上原始自然的生活形式天然地具有陌生化效果.此外,作者创造性地对文学语言、故事情节、叙事结构这三方面进行陌生化处理,进一步增强了读者对边城这一化外之境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延长了对作品唯美意蕴及隐含意义挖掘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