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咚咚咚",教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进",推开门的不是学生,而是小伟同学的家长。只见他怒气冲冲地说:"徐老师,你出来一下。"我心里一紧,出什么事了?看到家长的态度,估计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安排好学生上自习后,就去见家长。我还没开口,家长就生气地说:"你的班规合理吗?"我一愣,说道:"您说说,有什么地方不合理?"家长说:"中午小伟没有佩戴胸卡,被学生会查到了。听孩子说,你们班的班规规定,不带胸卡,每次要给班级每个学生买一个雪糕。这一算,最少得25元钱。"  相似文献   

2.
杨姗姗 《班主任》2012,(6):46-47
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至唱反调;还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王炎 《家庭教育》2009,(2):11-11
天津一家长来信说:我的孩子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小帮手,很自立。老师说她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非常喜欢她。但是,回家以后她就完全不是这样了,什么事情都要找我,写作业要我陪,明明会组的词非要让我帮她。像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学生。这真让我感觉迷茫,又有些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4.
办公室内张老师正在训斥三个没完成作业的学生,“今天下午放学前必须重新抄写50遍,否则……”王老师怒气冲冲地闯进办公室:“反了,反了,上课迟到,竞敢顶嘴,这课我不上了。”周老师接话:“何必与这些山猫野兽一般见识,昨天我班的王同学乱扔纸团,我让他吃了,家长居然还找到学校,真可恶……”校园内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  相似文献   

5.
赵莹 《班主任》2012,(6):50
正我曾教过一个叫陈强的学生,在学校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他父亲是某单位老总,手下几百人。我几次给陈爸打电话,他都说自己忙不开,革草说上几句就挂,一直不肯面谈。我仔细分析后得出,他确实很忙,但不至于连见一面的时间都没有。不想见面主要是因为"面子"问题,在单位能管几百人却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可能是羞于见老师或以前因为孩子的问题挨了不少批评,受刺激了。怎样才能让他愿意和我见面呢?灵机一动,我想到,作为老总,找他办事的人一定很多,我何不"求"他一回?于是,我打电话给他称有事相求,  相似文献   

6.
程方平 《班主任》2021,(2):61-64
在通常情况下,家长是学生的背景或影子,在班主任和家长缺少有效沟通时,家长与学校或班主任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学生维系的。而中小学生在很多方面不可能成为教师和家长充分理解、沟通与配合的纽带,所以,家长和班主任良好关系的建立,还需要二者之间更多地直接交流。如果班主任感觉家长对自己设计的教育工作不配合。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讨论的案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主渠道,是学生、老师、家长相互了解的平台。一次成功的家长会会对学生起到不可估量的教育效果,会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加理解,更加支持,同时也会使老师掌握更多的学生的特点,使之教育更具目的性,效果更好。这就要求召开家长会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科学性,要讲艺术,重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期,笔者随镇教研室到各校参加听课调研活动,其间我听了这样一节数学课。首先是复习,其次是引入新课,第三步是重点难点讲解,然后进行巩固整节课教师问得妙,学生答得准,课堂气氛自然不错。可偏偏到最后,准备小结了,教师一看表还有3分钟,就说"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时班上一位同学举了手,这个时候老师通常  相似文献   

10.
每学期、每月、甚至每星期,我们总要给孩子们写一些简短的评语,以此来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可以说,它是孩子学习的“缩影”,是孩子生活的“镜子”,也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中介。应当说:适宜的、及时的、富有启发式的评语有助于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以增强幼儿改进学习的信心。因此,如何写好每一次评语,对我们老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写“评语”,写评语又有什么艺术昵?我认为:  相似文献   

11.
反馈     
倪振民 《教育》2006,(1):63-63
在苏州,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因为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所以家长便拿老师撒气.打了老师。这个事件的发生尽管只是少数,而且表面上是教育问题,但折射的却是一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青岛一中学教师的文章:“当今学生不缺沟通,不乏激励,少的是管教。”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学生欠管教”的讨论。文中所列举的种种情况我也遇到过,我也曾有过迷茫。但有18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我,更多的是在寻找对策:一是教育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教育方式要适应变化的情况;二是家庭、学校、社会都希望学生成才,他们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当社会试图用同一种激励、赏识的模式来规范学校教育,而学校按照这一模式实施后发现不见效,想严格管教学生又得不到理解,尤其是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时,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3.
曾看过一个案例:有位老师曾经喜欢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上签字,可是自从得知一个学生的家庭处境后,便取消了这一做法。这个孩子的父母是菜农,他们起早摸黑,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懂事的孩子回家后,总要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衣烧饭等。  相似文献   

14.
梁晓 《师道》2012,(Z1):50-51
一开学到期中的那一段时间,文杰的成绩像滑铁卢一样,飞速下滑。作业潦草,还时常有空着不做的,上课也懒洋洋,成绩不用"一落千丈"来说,"一落十丈"是绝对有的。  相似文献   

15.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烦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喜欢拖拖拉拉。要么回家以后总是喜欢先想着玩,把作业拖到很晚才完成;要么喜欢边做边玩,极易受外界的干扰,非得在家长的不断督促下才去做;要么作业做得倒是很快,但是匆匆忙忙,字迹潦草,粗心大意,错误百出,应付了事;要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忘到脑后。根本不做作业。孩子为什么不想做作业,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下面的案例能为陷入困惑与烦恼中的家长,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笑声 《江西教育》2005,(7):90-90
日前,在朋友家见到一对从北美回来探亲的年轻夫妇,由于职业习惯,闲聊中谈及那里的学校教育。他们说北美的老师与学生只有年龄、知识、阅历的差异,他们的相处毫无拘谨,可以挽胳膊、搭肩、击掌、像朋友。每个新学年开始,新任老师的第一堂课必是介绍自己——年龄、学历、性趣爱好,生活习惯乃至喜欢的颜色、饮食嗜好、喜欢什么样的人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严纯长 《农村教育》2004,(12):40-40
在教育板块中家庭教育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可以说,没有强有力的家庭教育作保障和补充.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学校教育,我们看到,在许多城市里,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家长,在对孩于的教育方面.在学校教育之外又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补充.他们密切配合教师的工作.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进行监督和辅导,他们尽其所能为孩子作“智力投资”等等,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育才小学开展的“家校对话”系列活动,采取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对话形式,架起学生、家长、社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这不仅有利于凝聚学生、家长的智慧和社会的力量,推进学校管理创新,也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并矫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家校沟通给学校带来的是活力,给家庭和学生带来的是实惠。  相似文献   

19.
不要找借口“工作忙”多数家长不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往往借故于“工作忙”等原因。建议这样的家长,要改变与老师沟通的态度,明白积极配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傲家长的“天职”。主动走近老师,是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中,就孩子的学业、品德、行为等问题,老师约见家长,是在所难免的.如何约见家长,如何与家长有效地沟通,如何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与效益,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