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音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专书复音词研究,对于展示一个时期复音词的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动词、名词、形容词三类分析《吴越春秋》中的支配式复音词,分别从语义、词性方面分析《吴越春秋》中支配式复音词的构成特点,从而总结出《吴越春秋》复音词在构词上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很多学者对早期汉语专书中的复音词作了定量———定性式的研究,得出大量可信的数据和可靠的结论。把这些数据搜集起来,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早期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其中单音词发展总趋势是其所占词汇总数的百分比逐渐降低,复音词发展总趋势是其所占词汇总数的百分比逐渐升高,复合词中的联合式和偏正式是最能产的两种构词方式,早期汉语中名词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3.
"教化"考     
张德文 《职大学报》2009,(3):114-115
"教化"一词始见于<荀子>.荀子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儒家的"教化"理论--政府应设人以法令制度、道德教育改变民性即"起伪""化性"善化民风.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汉语的词汇中,有一种特殊的复音词——偏义复词,是颇值得重视的一类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用两个单音节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而组合成的一个复音词,但是在使用时,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了这个复音词的词义,而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在这个复音词的意义构成上巳失去了任何作用,即失去了它作为单音词时的实在意义。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许多词条所引的始见例,较词条实际产生时代晚,有的晚出一二百年,有的晚出一两千年,这不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必要对这些词条的例证进行补证.利用中古汉语<高僧传>等语料对<汉语大词典>中20多条词语的始见例,进行了补证,以期有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大型辞书的修订.  相似文献   

6.
<俄狄浦斯王>和<红楼梦>两大悲剧跨越时空却拥有近乎雷同的整体魔幻隐喻叙事结构,三层象征隐喻诗意结构负载三种功能和三重意蕴,以此传达了近似的生命悖谬意识和宿命观.在表现悲剧精神这个巅峰意义上,<俄狄浦斯王>、<红楼梦>实践着相似的悲剧审美诗学,彰显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终极认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郭注特点及对比<尔雅>原文,发现了郭注多双音节词的重要原因:一是语言系统内部原因,包括词汇系统本身的变化、语义系统的发展及语法系统的发展;二是语言系统外部原因,包括<尔雅>体例的不足和文体修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指出探析<离骚>的结构,不应越出其抒情诗本位,脱离文本,应当回到<离骚>本身,从文章学角度分析其结构.<离骚>具有"自我"双重性、诗境不统一、男女角色互换、"求女"贯穿全篇等特征,据此可将<离骚>结构分析概括为:一条"求女"主线、二段、三层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古汉语是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该领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该项研究之中。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古汉语复音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就中古汉语复音化成因这一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用"螳臂"、"沙虫"二典,喻指弱者与强敌对抗,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典故用在镇辽20余年,战功煊赫的李成梁身上很不妥当,而用在明末一度降清、旋即反叛的李成栋身上则很合适.康氏在文中用了"委婉"修辞手法."能疑"见于贾谊<论积贮疏>一文中,今人训释各不相同.我认为"能疑"是"罢拟"的简写,它音、义均同"睥睨."是单纯复音词中的叠韵联绵词."远方"亦见于贾氏此文中,它的含义恰与字面意义相反,实指京畿近处.贾谊在文中也用了"委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1.
从作者创作思维的角度考察,<红楼梦>在人物的安排与描述,人物的出场次序、出场方式的设计,人物命运的走向,作品的结构布局和情节线索的开合等方面均表现了曹雪芹逻辑思维的深度和理性处理艺术形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审美发生的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能否与审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本文从间隔和模糊两个方面探讨<蒹葭>一诗的审美距离的生成方式.间隔主要是指<蒹葭>通过对时空距离的突出和强化,使诗歌的形象之美,情感之美更深刻更浓厚.模糊主要是就<蒹葭>创造意境的方式而言,<蒹葭>所达到的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艺术效果与其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家>在不同时代都能吸引读者进行多角度的阐发,说明<家>是一部具有巨大的"召唤结构"、蕴涵挖掘不尽的丰富意蕴的经典作品.它的意义结构不是限定的、封闭的,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系统,具有极大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现存的较完善的上古语言材料之一,其词汇的组成与古今汉语有同有异,从其共同之处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发展的延续性,从不同之处又可以看出上古汉语的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在近、现代汉语中已消失,但在一些方言中仍有残留,比如《诗经》词汇中比较突出的重言词就可在玉溪方言中得到印证。重言词在《诗》词汇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诗》共有复音词九百余个,重言词就有三百五十九个,占三分之一多,通过重言词我们可以窥视到上古汉语词汇的一斑。  相似文献   

15.
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典型的资合公司,其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不仅关系到公司本身存在和发展,而且关系到股东的切身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本文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西方国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先进经验,认为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有关股份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极不完善,进而提出了完善的指导思想及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具体立法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现行<公司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多媒体网络环境特点,从<心理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结构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等方面介绍分析<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三国志平话>中有以下描写:汉帝外孙刘渊把晋怀帝抓获,处死在刘禅庙前,并以此祭祖.不久,晋国灭亡,刘渊即汉帝之位,全书至此告终.这与<三国志演义>的结局有所不同. 刘渊是五胡十六国之汉的建国者,在北齐·魏收的<魏书·匈奴刘聪传>中有所记载(刘聪为刘渊的儿子).唐·房玄龄等的<晋书>中有传.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三国志平话>的结尾是根据<晋书>编写的.<晋书>有两、三种建安坊刻的宋元刊本存世.但是,<三国志平话>的"编者"不仅仅是依据<晋书>,还依据以<晋书>等改编的<资治通鉴>乃至<通鉴记事本末>编写了<三国志平话>的结尾部分. <三国志平话>的"编者"还从<晋书·刘元海(刘渊)载记>中把龙神的因素加到关羽的形象中.起初,关羽和刘渊的形象是表里一体的关系.在<晋书>的刘渊形象中,以发现玉玺这一情节为关键,早已被注入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中的关羽形象.归根结底,刘渊的须及爱读<春秋左氏传>的因素从关羽形象中袭出,而关羽的龙神因素则从刘渊形象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在漫长的使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致使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出现了很多差异.其中重要的差异之一,就是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之一.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对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有重大理论意义.对汉语词汇复音化现象,人们早有认识,但是对产生这复音化的原因,人们的认识却有分歧.概括起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语音简化说”,认为“汉语同音词太多,耳治易生误会,所以除了用后起的四声别义的方法加以补救外,较古一点的区别方法就是把单音词化为复音词,”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对汉语史的研究.另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词语的双音节化才导致了语音系统的简化.”而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则同时出现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方面,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的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是语音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另一方面,王力先生又认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必然越丰富越纷繁,即使语音不简化,也不吸收外来语,汉语也会逐渐走上复音化的道路的.”对同一语言现象,竟有如此多的分歧这势必影响对汉语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有必要澄清这一理论问题.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对汉  相似文献   

19.
敦煌汉简文书口语性较强,复音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已基本成熟。其中偏正式复音词数量最多,有692个,占全书复音词的59.35%。和先秦汉语相比,敦煌汉筒正语素已经由先秦时期多为涉及人或事物的名词性语素,发展为涉及动作、行为方面的动词性语素。  相似文献   

20.
<英雄>在人物形象和叙事方式上颠覆了传统的秦王与刺客形象以及传统的叙事方式,它是视觉盛宴与色彩象征的交织,是个体生命与集体生命的对立,是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的冲突,是艺术境界与人生境界的融合.影片的内涵在情节的推进之中,逐步体现、深化.这些视角的切入,将有利于更好地解读<英雄>本身的文化意蕴以及在当下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