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一些知识性的东西需要加强记忆。如何去记忆呢?我归纳了以下方法。谐音记忆法。例如,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推动下,光绪帝下诏进行戊戌变法。有些学生在记忆时会把时间记错。为了让其记得牢,我让学生反复念“1898,戊戌变法”,其“中8”与“法”谐音。这样,本来没有联系的东西,用谐音记忆法把它们联在一起,记忆效果就会增强。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整顿官吏,严禁贪污;2.颁布均田令;3.迁都洛阳;4.改革旧习,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如何记忆?首先,可把每一项归纳成一字:“官“”、地“”、都”“、学”。然后,再取谐音“关帝都学”,意为孝文帝改革措施好,连关羽都要学习。当然,关羽是不可能学习他身后的孝文帝的改革的。但这样一加工,改革的内容就成了有含义的一句话,难道还记不住吗?数字记忆法。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数字“做桥”。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条约,如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内容繁多,不利于记忆。教材编订时,编委们为了方便学生,把每个条约的内容都归纳成“了四”点。“这四”就成了记忆这些条约内容时联系的“桥”,学生可以从条约的条数上动脑筋,增强记忆的效果。我...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讲到要区分两种根本不同的妥协,并且指出列宁同德帝国主义签订布列斯特条约,是一种革命的妥协,而列宁的叛徒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干的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为了供同志们学习十大文件作参考,这里就布列斯特条约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布列斯特条约,是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在一九一八年三月三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苏维埃俄国失去了西部最富饶的、拥有四千六百万居民的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领上,失去了全国铁路的百分之二十六和全国矿山、加工工业的百分之三十三,同时条约还规定苏维埃俄国赔偿德国军费三十亿卢布.列宁把这一条约称作是最野蛮的、带强制性的、屈辱的条约.(见《列宁全集》二十九卷第四十二页)为什么列宁要同德国帝国主义签订这样屈辱的  相似文献   

3.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从中获得了大量的侵华特权,协定关税便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的100多年以来,它像一条巨大的绳索,紧紧地束缚着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 如果把协定关税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制度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有些问题是值得重新认识的。 严格说来,协定关税制度并不完全始于《南京条约》,因为《南京条约》只是这样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纳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在这里,条约使用的术语是“宜”而不是“必须”,可见,  相似文献   

4.
1850年,美英两国就巴拿马地峡问题签定了《克莱顿—布尔沃条约》。条约是美英两国在中美洲地峡冲突与妥协的产物。条约的签定对两国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结合《克莱顿—布尔沃条约》签定时巴拿马地峡的战略地位、美英两国的外交指导思想与实践、条约签定前的谈判过程、条约的具体内容和评析以及条约对两国外交的影响等层面对美英两国在巴拿马地峡争夺中的外交进行初步的论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贸易史还没有明确地划分过时期,中美贸易的“早期”,也很难表明一个明确的界限。然而,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把中国置于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之下。《望厦条约》则使中美贸易也进入了不平等的时期。因此,本文就把中美贸易开始到鸦片战争,作为“早期”。 我国学者的论文和著作,对早期中美贸易的性质,认为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居多,也有一部分论述,认为这一时期两国的经济往来,是平等的。不论哪种观点,提出结论的多,对当时两国社会情况,特别是贸易的具体情况的分析都较少。本文仅想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6.
条约适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条约国际层面的适用,具体由国际机关实施;另一方面是条约国内层面的适用,由当事国国内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别实施。其中条约的国内适用是缔约国善意履行“条约必须遵守”这一国际法义务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采取入宪方式规定条约适用,中国当前依然坚持着“逐个领域、逐个立法”的条约适用模式。学者应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一道,共同努力解决实际层面的困境,推动条约适用制度早日入宪,以更好地推动条约在国内的适用。  相似文献   

7.
1939年8月23日,在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苏联和希特勒德国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28日,两国又签订了《苏德边界友好条约》(本文把这两个条约合称为《苏德条约》).苏德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绥靖政策的破产,粉碎了英、法挑动德国进攻苏联的阴谋,并为俄国赢得了二十二个月的时间.但是,苏德条约的签订,也使苏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给国际共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及恶果.  相似文献   

8.
国民待遇原则是TRIPS的几个基本原则之一。只有把TRIPS中的规定和《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的规定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原则的含义。我国在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后 ,认识这一点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这是十年前的事了。我清楚地记得,在上完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南京条约》后,为便于学生理解为何列强要通过《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及《中法黄埔条约》攫取新的特权,我事先让学生展开想象,英国商人刚来中国初开的通商口岸。会遇到哪些问题或困难?这作为一道作业上交批阅。我脑子里原先想的是,只要学生能讲出三五个问题就行了。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 15页以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 ,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应是 185 6年 10月至 1860年 10月 ;而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则是在1860年 11月。这样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则不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因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第 3 1页练习题第一题的答案就不应把中俄《北京条约》列入。中俄《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吗?$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尹国涛  相似文献   

11.
试论《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被日本打败,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本文拟就《马关条约》给中国近代航运业造成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学术界,有许多学者把“雅尔塔体制”和“冷战格局”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并不加区别地随意使用。这不仅使得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战后国际关系时有失严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混乱和误解。笔者认为,战后国际政治舞台上并不存在一个影响世界40多年的雅尔塔体制,在二战结束冷战爆发之后不久,雅尔塔体制就已被冷战格局所取代。雅尔塔体制是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就加速反法西斯战争、处置法西斯侵略国、维护战后和平而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条约的统称。该体制基本上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意愿,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东西方剑拔弩张横眉冷对的冷战才是战后40余年国际舞台起伏跌宕的根本原因,也只有冷战才准确地反映了战后国际局势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 15页关于《北京条约》的赔款是这样表述的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 80 0万两白银。”我认为这一提法是不妥的。据《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第 12 5页载 :中英北京条约 (续增条约 ) :“再今所定取偿八百万两内 ,二百万两仍为住粤英商补亏之款 ,其六百万两少裨军需之费 ,载此明文 ,庶免棼纠。”很明显 ,在清政府向英国赔偿的 80 0万两白银内 ,不仅仅是军费 ,还包括了英商损失费。如果按照课本的表述 ,人们就会错误地理解为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赔款总数将达到 180 0万两白银 ,因还有英商损失费 …  相似文献   

14.
不平等条约研究的新拓展──评《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郭汉民李育民同志所著《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一书已于1995年9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深入研究和全面论述中国近代条约制度的学术专著。全书共12章,凡37万多字。作者把西方列强强迫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一、甘肃举人《请废马关条约呈文》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二十三日(公历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由清廷主和投降派首领那拉后派往日本求和的李鸿章在日本马关签订了卖国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之后,引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和抗议。当时余栋臣领导四川农民起义,就提出了反对割台赔款的口号?主张抵抗到底,驱逐外国帝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类:单项选择题、列举题、连线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形式变化不大,但出题思路更新很快。下面结合题型,谈谈解题思路。单项选择题【解题指导】单项选择题跨度大、综合性强,考查同学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归纳等能力。一般单项选择题有以下几种:直答法,即看到题目就可直接做答。例:割香港岛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马关条约》分析:这种题一般考查同学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用排除法。就这道题而言《,望厦条约》是与美国签订的《,黄…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习》2005,(9):35-35
一、关于签订《南京条约》的学术观点:材料一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他们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办法。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耆英等人,知道战前广东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现在把关税明文规定,岂不是一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5%,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洋洋得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些概念或史实相近、类似,同学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混淆,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既快又准地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此类历史知识进行了收集分析,现将整理的部分易混史实罗列出来,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复习提供有益的帮助。1.1841年1月,英军侵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军舰可以出入通商口岸《天津条约》规2.;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3.美国在《望厦条约》中获得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特权;法国在黄埔条约》中获得可以在通…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以来,中西之间由交冲而交往的过程,本质上是西方人执条约以范围中国的过程。由于条约体现了西方人的利益、利权、意志和规则,所以,执条约以范围中国,其历史内容正是西方人用条约来改造中国。而本无条约传统,从而本无条约意识和条约知识的中国人则在这个过程里被条约所拖拽,一步一步地进入了由欧西立范式的世界秩序之中。与之相因果的,是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被动变化和深度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五年八月,社会党提倡把反对日韩条约作为目标,由该党青年局、总评青年对策部、社会主义青年同盟为中心,国王、全邮等主要产业部门工会等五十五个团体参加,组成了“反对越南战爭、阻止批准日韩条约青年委员会”,日韩国会以后,“反战青年委员会”这个简称就成了它的正式名称。后来参加过激的游行示威,特別是在一九六九年的国际反战日示威斗爭中,多数人被捕,因此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