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看客”是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人物群像,由此衍生出的“看”与“被看”二元结构是其基本主题模式。莫言《檀香刑》依循鲁迅的批判精神,把“看客”形象升华到了更高的艺术层次。比较分析二者笔下“看客”形象的异同,透过“看”与“被看”之间的权力关系,凸显“看客”形象的审美价值及其对于文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看客"这一形象经常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出现,它包含了丰富的意蕴。《孔乙己》中每个看客代表了不同的阶层和每个阶层的思想状态。鲁迅先生借"看客"形象来揭开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东西,透过"看客"看社会。鲁迅在《孔乙己》中塑造了一群经典的看客形象,代表着不同的阶层的特点,透过看客我们看到了社会中人们心灵被荼毒的程度,透过看客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万象、人间冷暖。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封建社会下传统包办婚姻的典型受害者。鲁迅先生没有简单的把这个人物作为批判吃人传统礼教的工具让她自生自灭,而是赋予她不屈的反抗精神。其中包括祥林嫂的"逃"与"撞"、祥林嫂的"捐"、祥林嫂的"疑惑",从为生存而反抗,最终上升到对命运的反抗。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22,(1):14-18
“看客”是鲁迅小说文本中的主要意象,意象特征、启蒙意蕴、角色特征是其在叙事中的三个重要方?。看客蕴含鲁迅先生对启蒙与革命的深沉思考,暗结鲁迅先生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尼采狂人式的批判精神。他以速写的方式勾勒看客之形,塑造看客形象,通过剖析看客的精神和心理,揭示看客文化存在的普遍性,呈现看客文化深广的影响,突出“写意”目的,凸显角色典型化特征,以更直接的笔触实现“为人生”而艺术的启蒙主张。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刻画孔乙己性格,在小说中五次写到孔乙己的"脸色",这些"脸色"描写,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悲剧性的旧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写的是一个人,我们却可以从一个人看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6.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实质上是指对某种无意义存在的发现与质疑.体现在小说中就是无所不在的"吃"."吃"不仅具有鲁迅所认可的生理学功能,也关涉着整个的中国文化.在"吃人"到"吃饭"的转变中,折射出鲁迅对于重"精神"的国民性批判的深入反省:它仅在理论层面上是有效的,在实践上,制约着"精神"出场的"铁屋子"首先是"身体化"("谋生"、"吃")的文化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7.
"吃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中一个常用的比喻词汇,它总是和鲁迅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因为是他在<狂人日记>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吃人"问题,更因为它常常被认为是鲁迅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所做出的独特发现和惊人概括;所以,在众多的鲁迅研究者那里.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塑造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文学形象——阿Q。长期以来,阿Q因为其性格中展示出来的精神胜利法而成为人们批判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对象。然而,本文另辟蹊径,以事实为基础,从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处世心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等三方面分析了当今社会阿Q精神胜利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对存在于国人身上的奴性、精神胜利法及看客心理做了深入地剖析和猛烈地抨击,并对造成国民劣根性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彻底的否定.他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造就现代人格的历史要求,至今仍是我们异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正>"看与被看"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看"的分析,包含他的许多思想。让我们从鲁迅的一篇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说《示众》——这也是一个街头小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喜剧,一起去探讨鲁迅先生的"看客"。《示众》中对街头小景的描写始终围绕着一个"看"字。先是大家看犯人,然后犯人也看大家,最后,大家相互之间看。"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看来看去,没有什么好看的了。什么地方突然有几个人同声喝彩,他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于是又都赶着去看。原来一个车夫摔倒了,又很快爬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阮籍诗歌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儒家“比兴”的方法已经不能解释他的诗歌。这是因为外在严峻的政局,阮籍不能直抒其意,造成了他的诗歌结构的封闭性。他采用“寄言出意”言说方式,运用与当时流行的道教有关的语汇,构筑了一个象征的世界,使他的诗歌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现实在他的诗歌中,大多是记忆的醉片,并不是写实的,而是为诗歌中的哲理服务的。因此,造成了阮籍诗歌和儒家“比兴”解放方法的错位。这是阮籍诗歌难以理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早年的林语堂服膺钱玄同的意见,认为中国人是根本败类的民族;进入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对国民性的看法有了较大的转变,虽然仍然采取批评的态度,但锋芒已不毕露,且多有赞赏。更重要的是,他对“国民性”认识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即不是以“一元论”而是以辩证的态度进行理解。晚年,林语堂对于中国文化及其人格的欣赏往往大于批评,肯定往往大于否定,表现出复归的倾向。林语堂对“国民性”的认识对于新世纪中国文化乃至于人类文化的建设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第一,“和平”、“容忍”与“和谐”等内涵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对话”的主调。第二,“知足常乐”与“诗化人生”的人生观,对于冲破物质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迷雾,十分必要。第三,理想与梦幻、奇思与妙想、放逸与优雅,这些灵心对于克服当下过于现实的人生困境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从约翰·司各脱·根纳的“自然”哲学观出发论述了厄里根纳的有关美学思想 ,认为厄里根纳是欧洲中世纪一位不容忽视的美学家 ,我们应重新认识和评价欧洲中世纪美学  相似文献   

14.
画家的看的方式是指导其创作的重要手段,影响画家视觉方式有多种因素,绘画的“看的方式”可归纳为若干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皎然一生深受如来清净禅的影响。皎然诗的诗味在于指向诗歌内在的禅意的悠远的心境,从而在整体风格意境上表现出清悠的特点。受如来清净禅影响,皎然为中国诗史创造了一个新的意象,即表达禅意的悠远的心境的月,这一新的月意象的出现在视境和心境上都打破了传统的月意象所隐含的"感物(事)"模式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城堡”与“迷宫”-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论集》共收仵从巨十余年在国家级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的13篇论文,《论集。作者以勇敢、严谨的态度,涉足别人不敢涉足的学术领域,满怀对人间关怀的激情,用坚持真理的精神,走进萨特、昆德拉、冯尼格、海勒等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们的“迷宫”式的“城堡”,对其强烈的关注“人的存在”的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创新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在众声喧哗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界显示了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获得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和<废都>获准再版的消息引起读者和研究者对这位著名作家的再度关注.他写小说"借鉴西方文学的境界",探讨"如何用中国水墨画写现代的东西",其得失无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和新文化的建构,还是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中“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是对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我们要努力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温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理论,坚定我们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决心。  相似文献   

19.
曹植诗歌之“骨气”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植的诗歌具有“骨气奇高”的特征,但对于这个特征的理解颇多歧义,笔认为,在曹植一生追求理想并屡遭失败的过程中,他面对骨肉相残的现实所表现出的或顺从权势,或抗争灾难,或沉溺痛苦,或超脱尘外,以及任性而行和持性而作等矛盾对立是其诗歌“骨气奇高”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形成这个特征的根本原因是他的儒道互补的人格和对风骚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20.
“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命题。在阳明那里,“心”即“良知”,一种绝对的生成的道德自觉准则。与此“心”相应,“意”非意识,而是“良知”之“致”,进而“物”则为“良知”所直贯而来的具体的道德性行为。所以,“心外无物”展示的是:具体的道德性行为离不开主体的“良知”。阳明、儒家通过具体的道德性行为把“他者”纳入到主体的“良知”中来。这是一种道德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