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遗的数字化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护及传承的重要手段,地方性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工作上有着地缘关系、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将非遗保护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对地方性高职实现传承文化、服务地方、特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在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数字化传承中做到了基地化、课程化、规范化等"八化",对高职院校非遗的数字化传承工作具有示范性。  相似文献   

2.
江南丝竹是非遗音乐中传承工作进展较为成功的品类,自2006年江南丝竹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今,江南丝竹社团也随之逐步完成了规范化和体制化转型。苏州地区江南丝竹社团是地方传统音乐的传承载体和传播组织,社团多元且与时俱进的传承模式和发展策略、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是江南丝竹传承有道的重要因素,这些经验对于我们非遗音乐及其吴地传统音乐社团的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社团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促进高职校园素质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目前高职学生社团管理中还存在着传承性差、活动策划单一等诸多问题,这影响到高职社团建设的成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高层设计,引领传承,抓好"两个转变",搭建"微管理"平台等创新途径来保证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重要源泉,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文章以此为背景,探讨非遗传承在高校教育中的创新发展,提出以非遗活态传承为特色的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论证了非遗活态传承有助于非遗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创新,同时对文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背景下,将地方非遗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有效提升班级管理、促进非遗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地方非遗缺失,为了发挥地方非遗的育人功能和丰富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建构富有地方非遗特色的班级场域,增强基于精神文化的班级非遗主体认同,将中小学非遗主题班会资源开发列入班级制度文化管理,组织班级参加非遗实践活动等是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代化趋向。基于中小学学生与生俱来的文化底色开展班集体教育对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地方文化传承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高职院校学生的非遗创业实现非遗的良性传承,是促进非遗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学生非遗创业为研究核心,谈讨高职院校学生非遗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归纳基于非遗传承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策略,旨在帮助实现非遗传承和大学生就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非遗"广东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大力挖掘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不仅使学生学习到本土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而且也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本土院校为例,就如何发挥地缘优势,结合地方音乐资源,创建学校特色文化,探讨国家级非遗"广东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和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传承和发展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 《教育与职业》2015,(8):113-115
高职学生社团活动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创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学生社团存在着传承性差、活动策划单一等问题,社团活动相对封闭,与社会、企业、行业之间脱节,严重影响社团活动的成效.文章从分析高职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社团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提倡非遗传承的大环境下,吴地传统音乐社团数量较多,社团建设也日趋规范化。本文将从吴地传统音乐社团中选取三个不同品类的成功社团(分别为太仓五洋丝竹乐团、虞山琴社、光裕书场),主要从其社团性质、传承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它们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音乐社团模式,推进传统音乐的活态化传承。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与实践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高校图书馆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优势,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与特色,将图书馆传统与非遗文化、大数据时代下非遗电子文献资源以及资料中心建设相结合;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全球化趋势下找准定位,依托高校图书馆特有的贮存、传播知识与文化创新性平台功能,建设专业化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播渠道,以助力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是非遗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非遗文化传承日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文章结合非遗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承的政策背景、内涵研究、保障机制对非遗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承的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是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担当向高职院校保护和传承非遗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均强调了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2]为了更好地贯彻文件精神,作为贵州省15所省级“双高”校建设单位和“首批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院校”,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民族地区非遗特色和传承实践,进行了高职院校在传播、传承、创新非遗文化中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起到传承文化、促进学生发展及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制度不完善、活动缺乏创新、运作资金和场地不足、社团指导教师配备形同虚设等问题,需要健全社团规章制度,鼓励社团开展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各种资源支持,提升社团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外在表达。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文化变迁、主位客位、文化功能三大宏观视角,以及组织功能、经济结构、现代文化、生活方式、人口结构5个微观角度出发,对川东体育非遗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审视,立足于制度解构、内容整合和文化再生产三维度,提出川东体育非遗传承的框架:重视多行为主体参与,建立健全体育非遗动态进入与退出机制;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营造以体育非遗为核心的文化生态;形成体育非遗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地方文化具有保存历史文化记忆、传承弘扬民族传统、增加地方情感认同等重要价值,在其原生环境严重破坏且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加强高职学生社团的创新传承作用尤为重要。应通过完善创新传承机制和支持保障条件、开展原型调查和情节二次创作、推进创新传播传承和交流提升等办法,提高高职学生社团创新传承地方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社团在学生管理中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存在,是院校开展各项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作者以所在的旅游管理系专业学生社团为例,分析和认识了专业社团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对专业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更好地发挥专业社团在学生就业竞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遗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群体是非遗传承的主要力量,如何吸引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参与文化传播,成为非遗创新传承的关键。非遗信息视觉化作为文化传承的新形式,有利于传统文化振兴,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非遗的情感认同。但当前非遗信息视觉化存在生存空间挤压、内容过于形式化、保障机制缺失、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非遗传承人要探寻非遗与时代的关联,关注文化内涵的传达,完善资源整合,丰富文化传播形式,让非遗文化以视觉化形式得到活化传承。  相似文献   

18.
泉州传统文化手工艺人具有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勇于创新和严谨细致等职业品质,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通过在思政课程中融入、专业课程中渗透、实践实习中培养、校园文化中熏陶、校园媒介中宣传、非遗传承中弘扬、校园活动中培养等途径,将泉州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全面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20.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