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文字如美酒香茗一般讲究品评、咀嚼、品尝、回味,在把玩中领略其中的滋味。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内容,还要关注语言的表达,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去赏析、品味、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比较难的就是写景类课文。其中,走进文本,进行情感体验难度尤甚。作为教师,面对写景类的课文我们要思考: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这首先就涉及到写景类课文的一般教学价值取向问题。笔者认为一般的写景类课文,突出的教学价值有三:意境、语言、情感。那怎样紧扣这三者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正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比较难的就是写景类课文。其中,走进文本,进行情感体验难度尤甚。作为教师,面对写景类的课文我们要思考: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这首先就涉及到写景类课文的一般教学价值取向问题。笔者认为一般的写景类课文,突出的教学价值有三:意境、语言、情感。那怎样紧扣这三者进行教学呢?一、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黑格尔曾经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促进学生对课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朝廷举行绘画考试,主考官出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题目让考生们画。其中一个考生画了这样一幅画:几只美丽的蝴蝶绕着马蹄翩翩起舞。“好画,好画!”主考官赞叹不已。“踏花归来马蹄香”,马蹄上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蝴蝶跟随飞舞,无须画花,却有力地把一个“香”字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5.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二个春天,还在部队任团副政委的黄英杰发现,部队开展革命人生观教育时,许多干部战士对枯燥的政治说教形式感到头痛,黄英杰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想到1949年,解放战争的炮火,把自己从湖北省宜昌市孤儿院解救出来,使自己12岁便成了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信息含量大,因此我们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只会东碰一下、西摸一把,使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浮光掠影。如何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扎实训练,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在宜昌市的一次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研讨会上,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一文,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在《集外集(穷人)小引》中称赞苏联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今天我们借用这段话来夸赞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也是十分恰当的。《荷花淀》很少肖像描写和心理描绘,却用了几乎占全篇文字二分之一的人物语言,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以水生女人为代表的农村抗日妇女的群像。 一、朴实无华,意味深长 《荷花淀》的人物语言往往用语不多却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能充分揭示人物心理。当水生女人听水生说要到大部队去的时候,心头尽管震动很大(表现在手被芦苇划破这个突发性的细节上),但文章只用了一句话表示水生女人对这件事的反应:“你总是很积极的。”只七个字,就表达了水生女人对丈夫的支持。语气是嗔怪的,这就更恰如其分地揭示了那种似怨非怨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8.
以语言描绘促悟情入境兰州市七里河区教研室陈秀英语文阅读中的情境教学要注意从需要出发,因材而异。应针对儿童特点创设情境,达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动情晓理,凭借情境理解词语,运用情境训练语言的目的。在整个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描绘起着促其悟情入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而言,古文学习,可以说是老大难问题.由于年代久远,字词句较为艰涩难懂,所以有的学生对古文兴趣不大,认为死记硬背,没意思.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乐学好问,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个大挑战.何况在八年级的课文中,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继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后,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0.
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了赏花人的赞美;树,之所以茂盛,是因为有了栽树人的赞美;学生之所以自信,是因为有了老师的赞赏……——题记我并非好读书之人,当卡纳基的《人性的弱点》被很多人宠爱时,我心生好奇: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魔力深深吸引人呢?我开始试着去揭开《人性的弱点》的神秘面纱。这本书没有动人的情节,没有幽默的语言,更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它却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弱点,如一面警钟时刻提醒作为教育人的我。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画师,要求学生以最经济的笔墨,画出最多的骆驼.一位学生在卷上密密麻麻地画出了一群骆驼;另一位学生为节省笔黑,只画了许多骆驼头,还有一位学生一笔勾出两座山,又在山谷中勾出一头骆驼,后面跟着一头骆驼只露出半截身子,其余都隐在山后了.  相似文献   

12.
不管我们写什么作文,人物几乎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很多情况下,人物和事件都是靠语言活起来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写好人物、写好精彩人物参与的事件,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努力做到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说白了,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描写好人物的语言,就可以显示出人物  相似文献   

13.
其实,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一个多月前就回到国内了。先前流传的消息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蒙卡达将军估计他还在最偏僻的地方,所以在官方正式宣布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已经占领了沿海两个省份之前,一直不相信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受“重在考察学生的记诵与积累”教学评价的影响。古诗教学被边缘化,出现了重阅读轻古诗的不良倾向。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讲讲一抄抄一背背”这一层面上,原本意蕴隽永的古诗教学变为一种对学生的“惩罚”。  相似文献   

15.
<正>杨绛先生《老王》一文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历来是大家关注的关键句,“她究竟在愧怍什么”是大家研究的核心问题。反复阅读作品可知,杨绛愧怍的是她在与老王交往的过程中感情付出的不对等:老王待她如亲人,而她待老王只是比对其他人多了些关心,并没有把老王当亲人。在老王送给她香油和鸡蛋之前,杨绛在与老王的交往过程中内心是平静的,只是同情老王,善待老王,关心老王,在物质上时不时接济老王。在老王送给她香油和鸡蛋之后,杨绛的内心不再平静,而是经历了“抱歉—不安—愧怍”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6.
李肖莉 《广西教育》2010,(1):61-61,64
文道结合是我从教十年一直追寻的目标。我认为,体现“文道一体”的语文课,是依托文本的语言文字去感受、领悟、体验情感,进而领悟文章思想内涵的课,这样的课“缘情而悟道”,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相似文献   

18.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2.朗读、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时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中的叙事性文本,多运用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反映人物。其中,人物语言也是作者精心着墨。学生学语文,则应当抓住这些,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实现理想的读懂文本。  相似文献   

20.
林玉凤 《家长》2021,(1):89-90
本文深入剖析了优化阅读课堂的导学策略,体现文本语言品悟与表达训练有机融合,加强语言朗读、研读、训练和积累,逐步提升学生阅读情感,促使学生深化个性,解读文本内涵,推进阅读实践深入发展,提升语用创造能力,凸显了文本阅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