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庆祥 《收藏》2014,(4):154-155
2013年11月4日,我代表大连万达通过电话委托,成功在纽约佳士得买到一件毕加索精品《两个小孩》。消息传出,引起国内一片哗然。支持的、质疑的、冷嘲热讽的,各种声音都有。还有媒体的文章说我们是“土豪烧钱”“高价买回一件连专业人士都闻所未闻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郭庆祥 《收藏》2014,(7):154-155
  相似文献   

3.
毕加索作品     
《上海集邮》2011,(3):2-F0002
  相似文献   

4.
陈丹青  杨国亮 《收藏》2012,(6):48-51
毕加索来了。"毕加索中国大展",刚刚在上海闭幕又移师成都,2012年2月28目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包含毕加索艺术生涯中各时期代表性真迹作品,油画48幅,雕塑7件,此外还有记录毕加索生命历程难得一见的50幅高清照片,以及毕加索影像纪录片,全方位地呈现毕加索艺术作品整体脉络。同时举行的"毕加索与80年代中国新艺术"专题学术研讨会,邀国内一流艺术理论学者将来到展览现场,共同探讨梳理这些文化脉络和学术成果。我们为什么看不懂毕加索?不久前,著名艺术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应"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组委会之邀,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厅发表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机会与困境——兼谈毕加索》。陈丹青以艺术家的身份从专业角度解读了毕加索的创作和价值,为艺术爱好者上了一堂精彩的艺术欣赏普及课。"把毕加索带来中国是件好事,我们很多人‘看不懂’,是不懂他所处的时代。"陈丹青讲话中强调了解艺术谱系、艺术历史的重要性。同时将他对于社会、文化问题的见解,借助艺术探讨传达给听众。编者有幸恭听,并将陈丹青演讲整理,分享给诸位热爱艺术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毕加索一生创作的作品中,给人们印象最深的除了控诉德国法西斯罪行的《格尔尼卡》外,还有就是他画的和平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吕野 《上海集邮》2000,(9):31-31
西方现代派绘画先驱、20世纪的杰出艺术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巴勃罗·毕加索(1881-  相似文献   

7.
婕妤 《集邮博览》2012,(8):82-83
毕加索一生究竟创作了多少件艺术作品,可能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据不完全统计,他留存于世的作品包括1815幅油画、7089幅素描、3万多幅版画、1228件雕塑作品、3282件陶制艺术品、几百本速写簿以及为各种书籍所创作的难以数计的插图。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发行过以毕加索作品为票图的邮票,其中最具震撼力的,当数1937年他创作的巨幅作品《格尔尼卡》。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海岸的马加拉市,1904年起定居法国巴黎,1973年4月8日卒于法国穆然城。作为世界知名的大画家,毕加索的肖像曾出现  相似文献   

9.
1949年至1952年,现代派艺术大师毕加索应在巴黎、伦敦、维也纳举行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要求,三次为会议绘制了举世闻名的《和平鸽》。我国曾先后于1950年、1951年和1953年发行三组《保卫世界和平》纪念邮票,所有票图都分别采用毕加索创作的三幅《和平鸽》(图1)。  相似文献   

10.
董凡 《收藏界》2013,(3):117-118
有人曾说,人类的历史如果没有了大师的创造,文明将会枯竭,历史将会凝固。环预历史的长河,我们不准发现,大师的名字就像点点繁星辉映着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罗丹、毕加索、梵·高、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等等,各个领域、各个国度都充满了大师的气息。可以说,世界历史正是因为有了古往今来这些大师,人类的文明才得以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
董凡 《收藏界》2014,(7):121-122
有人曾说,人类的历史如果没有了大师的创造,文明将会枯竭,历史将会凝固。环颐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大师的名字就像点点繁星辉映着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罗丹、毕加索、梵·高、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等等,各个领域、各个国度都充满了大师的气息。可以说,世界历史正是因为有了古往今来这些大师,  相似文献   

12.
董运动 《集邮博览》2012,(10):80-81
在珠海出差期间,我有幸来到了澳门。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寻找邮局或邮市是我旅途中的最爱。到了澳门,一直心里挂念着澳门邮政总局之所在。不曾想得来全不费工夫,在澳门著名古迹之一——大三巴牌坊游览拍照完毕,沿着台阶走下来时,蓦然回首,邮政总局大楼就出现在眼前,其建筑样式颇具葡萄牙风格(图1)。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遇到过很多人,这其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他们经常问我:“你为什么学武术?”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看杂技和体操,可是我的父母说我的个子太高,很多高难动作我肯定学不会。那时候我很小,所以相信他们的话。  相似文献   

14.
季英伦 《收藏》2012,(16):20-27
瑞士的乌力·希克(Uli Sigg)、比利时的盖伊·尤伦斯(Guy Ullens)与法国的让·马克·德克洛普(Jean-Marc Decrop)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早期最重要的三大海外推手。2011年尤伦斯将退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传言甚嚣尘上,尤伦斯在二级市场频频拍卖其收藏多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2012年乌力·希克连捐带卖与香港M+艺术馆合作建立中国当代艺术馆之余还顺便回收1.7亿港元的资金,希克也因此受到中国媒体的普遍质疑。与希克和  相似文献   

15.
郎丰尚 《垂钓》2004,(4):57-57
其实,人与人之间贵在理解,而理解则来自于沟通,只要沟通好了,自然相融相通。  相似文献   

16.
蒋海梅 《收藏》2008,(9):136-145
2006年5月26日.“从奠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印象派至现代派精品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开幕。这是继“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之后世界艺术馆推出的又一重量级的西方艺术精品展。  相似文献   

17.
看懂毕加索     
《收藏》2012,(03X):52-57
【正】1《赤脚女孩》油画75×50厘米1895年毕加索是一位多产的画家,他一生的画风不断改变,他的传奇一生则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毕加索的父亲路易斯·布拉斯科是一位美术教师,得益于父亲的栽培,毕加索很早就开始接触绘画,并展露出非凡的艺术才能。1892年,毕加索进入了父亲所在的瓜尔达美术学校学习。此时毕加索接受了系统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詹夺 《收藏》2011,(4):76-78
古籍图书既具有历史文物性,又具备学术资料性,古籍收藏和拍卖市场方兴未艾,逐渐升温,古籍收藏将会是收藏界的下一个亮点。在此我们综合有关网站和网友对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总经理彭震尧的采访资料,告诉大家彭先生对于古籍收藏和拍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施安龙 《中华武术》2002,(12):32-32
一年多以前我来到中国,朋友和同事经常问我:“你怎么会学习太极拳?”他们大多认为太极拳是属于老年人的一种健身方式。到底为什么我这样一个年轻人会热衷于它呢?我想我的经历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方 《精武》2004,(2):34-35
我说的“修炼”绝不是朝三暮四、一曝十寒的偶然之举,“修炼”更不是为掌握某一种技艺,并使其成为沽名钓誉的工具而奇货可居。“修炼”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每天必须的饮食和睡眠一样,它更是你荡涤身心污垢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