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美是什么?从字典上解释:"好看"、"令人满意的"、"得意".美学界众说纷纭,但无论哪种说法,美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一种心理愉悦感受.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在不断地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同时也在欣赏美.  相似文献   

2.
一盆鲜花,会使我们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九寨沟的山光水色,会使我们流连往返……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的活泼少年,渴望美、追求美成为这一代人的时髦。但什么叫美?美在哪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加之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所以总觉得自己周围的事物都那么平凡,没有什么美的光彩。其实美好的东西并不都是炫人眼目的,许多事物的美就藏在平凡的外表…  相似文献   

3.
反映论美学走向终结。实践论美学与后实践论美学的出路在于类哲学的引导。“美是什么”难以索解,并非因为提问方式有什么问题。“美”这个词可以多义使用。美属于人类精神活动范畴,“美是愉悦”是对美的恰当定位,这一观点曾经长期被指责为唯心主义主观论,是不公正的批评。动物有前美,与人的美相联系又相区别  相似文献   

4.
秀出真的美     
【活动理念】 随着花季的提前,现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美的热爱与追求日益明显,透过他们的行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然而今天的孩子,受影视媒体以及时尚潮流的影响,往往不会界定什么是真的美。通过对他们进行美的引导,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对美有更丰富的认识。认识到美是自然与纯真,美是心灵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一盆鲜花.会使我们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我们奋发阳上的力量;九寨沟的山光水色,会使我们流连往返……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的活泼少年,渴望美、追求美成为这一代人的时髦。但什么叫美?美在哪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项双语活动,更是一种富有想象力挑战性的再创造过程。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实现原文美的再现,这就需要翻译审美主体(译者)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地认识美、发掘美、再现美、创造美。本文就文学翻译实践中的美的再创造进行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引导儿童体验和发现美,什么是美? 在美学中所讨论的“美”,并不只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好看,漂亮。“美“所指的是一种广义的美,它包括多种审美形态,如优美、崇高、悲伤、喜悦.还包括丑和荒诞。艺术和美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音乐所特有的美呢?"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论述什么是文学语言、音乐美的实质、具有音乐美的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中外优秀作家对文学语言音乐美的重视;重点论述文学语言的流畅美、和谐美、整齐美和回环美。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什么是美?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为美,认为羊长得肥大就美。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个字。如果把这两种看法统一起来,就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相似文献   

11.
汤玲玲 《新疆教育》2012,(15):170-170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说,它有三个目的:①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②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特别轻松愉快;③给予学生以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低俗的;同时给学生以基础的音乐知识,使其有一定的自学钻研能力,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如怎样感知到音乐形式的乐曲中气质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多声部的美,以及时音乐的探索、内涵感情的体会等等。总之,它是以“美”为核心,随时地进行美的熏陶,是进行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音乐教育对丰富学生生活以及开发学生智力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媚,即动态中的美。它是一种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以反映事物变化、变异为己任的新闻理所当然地更追求动态,强调动态,尊崇动态。新闻动态之美,不失为新闻智者竭力追求的一门高超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物理之美     
刘蕾  罗瑞志 《考试周刊》2013,(31):125-125
物理的美是一种理性的美、客观的美,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那么的自然、简洁、和谐与美满。物理之美的本质是自然之美。大自然之美不断地滋养着物理之树茁壮成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物理热爱者探索世界。  相似文献   

14.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不是什么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有其确定的客观内容.数学美是数学理论的特征之一,在学习数学的概念和解题的活动中,如果发掘其中美的因素,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每每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股温馨浪漫的气息总是扑面而来。《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本文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发现它的美,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美呢。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华章》2011,(35)
美术教学,它始终离不开“美”与“术”.美与术,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然而,现行的一些美术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轻视美,片面地理解术,为画而画,忽视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真正目的;抑或是片面地追求美,为美而美,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何让美术课体现出其学科的品质,让“美”与“术”得到完美融合,笔者以为,应该用美的规律来锻造美术学科的本质.什么是美的规律,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垂钓蝴蝶     
美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美?有的人说自然才是美,有的人把它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有的人又说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美,似乎没有明确的定义,连哲学家柏拉图也说“美是难的”。小读者,你觉得呢?如果你心中还没有答案,就让我们带上问题,文海泛舟,一同去追寻美的踪迹,探寻关的奥秘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首要价值就是审美价值,否则它不可能成为文学作品;人们欣赏文学,也就是感受美,体验美和欣赏美。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因此教师须运用自身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起学生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  相似文献   

19.
罗湘  吴冬 《四川教育》2007,(11):16-16
"对于我们的眼睛,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意大利雕塑家罗丹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拥有一颗发现美、感知美的心灵。教育者只有自己拥有较高的审美修养,才能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作为一名班主任,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审美修养呢?  相似文献   

20.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